摘 要:在藝術設計類專業項目化課程教學中運用小組學習法,對小組的合作學習能力、時機和內容選擇、分組模型、師生關系進行實踐研究。
關鍵詞:小組學習;學習能力;項目化課程;分組模型;師生關系
小組學習法是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把學生按照一定的分組模型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方法。它通過合作分工讓組內各成員相互依存、共同學習,加快了學習速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實行小組學習法,旨在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合作研究精神,為學生的主動發展、自主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文中提道:“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了——他將越來越多地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觀點,而不是拿現成真理的人,他必要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由此可以看出現代教師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協同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激勵學生主動發展,而這正是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所要求的。
多年來,藝術設計學院在教學中使用了大量的小組學習教學法,下文筆者將就如何在項目化課程教學中運用小組學習法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1 合作學習能力形成的漸進性
學生正確運用小組學習手段展開學習也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也就是說,小組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對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有基本的要求。高職學生通常在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創新精神、競爭意識、承受能力、主動學習等方面有所欠缺,但這也是小組學習所需的關鍵能力。因此,我們應從整個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入手,漸進式地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步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2 項目化課程中小組學習時機和內容的選擇
小組學習是在小組成員素質、學習能力相對均衡的基礎上展開的合作學習。合適的小組學習既能夠讓學生合理運用伙伴式學習形式,對同伴產生依賴心理,相互督促、學習,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個人責任心,使其在小組中發揮自身作用,這體現出了小組學習的教育功能。
按照心理學構建主義原理,在不同類型和不同難度的課程中,小組學習形式的選擇、小組學習目標的確定、任務的設計都是基于生源素質而展開的。高職教育中專業課程作為完整職業行動能力培養的主要載體,小組學習方法的運用是在學生擁有基本專業能力的基礎上展開的。
藝術設計學院專業課程教學中常會引進一些真實的市場項目,這些項目化課程對學生技術能力和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對小組學習時機的選擇十分重要。一般在教學中要先對完成項目所需的基本能力進行一定的訓練(個體學習為主),然后進行項目化小組學習。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家居裝飾工程設計課程為例。該課程一半左右的課時主要是家居裝飾工程概念方案設計、標準化制圖、電腦效果圖制作等方面的個體學習,剩余課時采用以項目驅動的小組合作學習。當然,在前面的學習中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設計一些小組學習環節,以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小組學習時機和內容的選擇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3 項目化課程小組學習的分組模型
傳統的分組模型只考慮不同小組之間的均衡,這樣會因小組內成員之間參差不齊,影響小組學習的效果。如此既不能激發每個成員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出現少數成員能力不足而“打醬油”的情況,影響整體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所以分組模式的設計也十分重要。
項目化課程分組模型設計一般建議采用M=A(1+a)+B(1+b) +C(1+c)……的分組模型(M為項目化學習總體要求,A、B、C為不同的小組成員,1為學生獨立完成項目能力,a、b、c為學生自己專長)。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家居裝飾工程設計課程為例,學生成員必須具備獨立完成項目的能力(1=概念方案設計+標準化制圖+電腦效果圖制作+方案展示)。在此基礎上,小組成員可以根據各自專長和興趣進行任務分配,這樣小組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按照全面性原則,針對課程中一部分基本能力不足的學生,把他們選出來組建小組,單獨給他們布置學習任務,降低項目難度,讓這些學生也得到發展。
總之,項目化課程小組學習應綜合考慮項目達成度和學生基本能力兩個要素,兼顧全面發展的原則。
4 項目化課程中小組學習中師生關系
“學習是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產生,而不是在教師的說教中產生,教師是一個更好的學習者。”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由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一般情況下,解決方案沒有對錯之分,基本都是稍好或稍差。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樂意探討,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樹立“我能行”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主動自覺地發展。
應鼓勵學生在“錯誤”中學習,教師不要害怕學生犯錯誤,學習中的“錯誤”會成為有效的經驗,進而轉化成方法能力。實踐告訴我們,“錯誤”大多時間會比教師的指導更加有力而生動,這是學生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系統思考問題和反思能力的機會,是下一個教學循環的良好開端。同時,應以“錯誤”為契機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 王鋼城,高玉岱.個性化思維建構教學的思考與實踐[M].山東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胡盛騎(1970—),男,湖南湘潭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