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波
【摘 要】環境影響評價的意思是對設計規劃的建設項目進行可能導致環境影響實施的分析預判以及評估,做出相應的預防和應對舉措,實施跟蹤調查的模式和制度。現在,我們國家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高速時期,各項環境因素能否達到環境建設項目的規定,一定要根據環境質量的結論來證明,環境評價體系中各個環境條件能否達到工程建設項目的要求,一定要通過環境監測結論來證明,所以環境監測在整個環境評價體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環境監測;評價體系;經濟發展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環保已經成為大家日益關注的話題。隨著人們自身素質的不斷在增強和對環境影響生活的不斷認識,環境監測也被提上了日程。有效的環境監測無疑會對我們平常的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可以對我們生活的環境提供有效的評價數據,讓人們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所處環境的具體參數如何,明白環境的重要性。當然,在我們分析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作用前,首先應該對環境影響評價的具體概念和涉及層面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只有這樣,我們在理解環境監測的重要作用是才能有據可依。
一、環境監測的工作內容
環境監測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是以環境為對象,運用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技術手段,對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關的組分,進行定性、定量和系統的綜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環境質量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它是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環節,貫穿于環境影響評價的整個過程。環境監測分析有兩大特征:一是以統計學為基礎,由互相滲透、互相結合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所組成。二是為社會服務,有效的環境監測分析數據是環境監測的主要產品,各類環境監測數據,充分反映了大氣環境、水環境、噪聲環境以及各類生態環境的環境容量、背景濃度,將為各類環境規劃、環境質量和環境評價提供基礎數據,為環境質量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是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和制度。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時期,各種環境因素是否滿足環境建設項目的要求,則必須由環境質量監測來表明。環境評價體系中的環境要素,是否滿足建設項目的要求,也必須由環境監測結果來表征。因此,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中,具有非常獨特的重要地位。
二、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在環境監測中,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干擾限制,致使監測頻率低、監測點位不全等現象時有發生,從而使獲得的監測數據不具代表性,某些監測數據結果不能準確地反映環境的實際狀況。同時,由于時間和經費的原因,環境評價單位對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的一些監測工作進行壓縮或省略,為了趕進度,監測單位對于某些監測項目的分析未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如固體廢物或土壤的監測分析本應在磨碎后自然狀況下進行風干,但為了省時間而采用烘干。此外,在生態環境監測方面,由于方法、技術及數據表述形式等方面的不足,造成該工作目前處于空白狀態或無實際運用價值,大多數項目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只是走形式。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監測數據準確性不高,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環境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從而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質量。
三、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作用
總的來講,環境監測對環境影響評價是的作用是很大的。當然,他們也不是完全的包含關系,從本質上講,這兩者共同作用將成為環境保護的依據。具體來講,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如下:
1、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監督功能
對環境影響評價體系而言,可有多種方法對環境影響評價進行監督,但其環境監測,則是一種最基本的監督方法。項目建設后,對環境影響的結果是否具有環境可行性,是否滿足區域環境區劃的要求,就必須要有科學的數據來證明,而可靠的科學數據來源于環境監測數據;項目建成后,大氣環境是改善還是惡化、水環境是好轉還是逆轉、噪聲環境是否發生變化、生態環境是否產生時空變更,這都要由環境監測數據來表達、證明。
2、環境監測是環境評價的基礎
環境評價是以環境監測為基礎,當每一個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首先要對該項目建設地環境要素分析,項目擬建地是否具有環境容量主要指大氣環境、水環境、噪聲環境以及生態等要素的環境容量);當項目建設后是否帶來新的環境影響和變化;項目擬建設地是否具有環境可載力。為了說明這一系列問題必須有環境現狀監測數據來表明,該地域的環境質量具有可行性,大氣環境中污染物濃度小于區域質量標準,水環境質量滿足功能區要求,噪聲現狀達到功能區要求。只有具有準確的環境監測基礎數據,才能表明該地域具有環境容量,方可建設。
3、環境監測是是環境影響評價的主線。
在項目建設方進行項目建設之前,要委托環境影響評價部門進行評價,然后評價部門就要對項目建設地點的環境進行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評價,確認項目是否適合在該地區進行。而且,在項目建設完成的一段時期后,仍然要對項目給環境帶來的變化進行監測,再對監測結果進行評價看對項目建設后的環境監測結果是否符合建設前的預測。
此外,當項目運行后依然應該對環境變化做適當的監控,因為這些數據將用來支持環境評價,以此來說明此項目的建設并未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也就是說此項目可以正常運行。
四、環境監測與監察兩者之間的關系
在目前的環境答理體系中,環境監測是支持系統,而監察則是執法系統,二者要互相協助。首先,環境監測不但要給監察系統提交監測數據,并且也可以評價環境監測的結果;監察系統一定要把環境監測當做自己開展工作的前提,只有利用好可信的環境監測數據才可以有效的使用自己權利。其次,環境監察系統對于監測數據高標準的要求已經是影響環境監測工作繼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環境監測系統一定要清楚的明白,只有給環境監察系統做出高效的服務工作,環境監測系統的作用才能被體現。
環境監測和環境影響評價都是為達到環境保護目標而創立的兩個學科,都是我國環保制度中的重要組成。對于它們之間的關系,應該這樣理解:環境監測是實施環境影響評價的前提,同時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估中有較為重要的監督作用,一定要充分理解環境監測的重要意義,圍繞環境保護這個工作核心,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重要性更具體的表現出來。
五、結束語
環境監測貫穿于整個環境評價中,是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基礎,同時也具有較強的監督功能,只有認識到環境監測的重要性,切實做好環境保護這一主題,真正體現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意義,為我們的生存環境作出良好承諾,才不會構成環境資源的掠奪。
【參考文獻】
[1]方玉果.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J].化工設計通訊,2019(05):231-232.
[2]劉秀梅.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9(12):219.
[3]鄭露.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作用[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0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