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琴
【摘 要】近年來,貴州省烏當區的文化設施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文化設施的數量明顯比以前增長了許多,但是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通過對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現狀的研究,分析總結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探索出一條適合烏當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路徑,并給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問題與建議
一、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現狀
文化基礎設施是文化服務的載體,也是當地民族文化發展與人類進步的標志。所謂文化設施,就是為群眾提供的文化學習、交流的平臺;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陣地。國內按文化設施的功能進行分類,文化設施共分為八大類。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精神消費,政府在文化設施建設上面也越來越重視,近年來,烏當區的文化設施數量不斷增加,各類文化設施建設相比以前均已得到改善。
1、博覽文化類.博物館:(俊民·蜂彩世界蜜蜂博物館、渡寨鄉村音樂博物館等共4個);美術館:(雪涯美術館、天海美術館、知更鳥美術館等共5個)。
2、社會文化類。圖書館:(烏當圖書館、烏當新添圖書館共2個);文化站:(烏當區文化館、創新社區居民活動中心等共15個);文化場地、文化館:(烏當區文化館、龍乾武術文化館);群眾文化廣場:(柗溪河文化園、順新社區居民文化廣場、水東文化廣場)。
3、藝術文化類。影劇院:樂灣國際——3D影院、新光里天幕國際影城、華夏國際影城、星空影城保利溫泉巨幕影城共4個。
4、文化市場類。圖書城:(孔學堂雜志社);專業藝術學校:(貴州天籟藝術學校、華鷹美術學校等共8所藝術學校)。
5、文化產業類。游樂場:(蘋果兒童游樂園、貝兒樂兒童樂園等共有7個兒童樂園);網吧:(星帝網咖、紅云網咖、洋洋網吧、共創網吧等共30個);歌廳(KTV):(新搖籃、融匯量版、新碼頭音樂酒吧等共20個);文化產業園區:(烏當土司文化園、新光里文化創意園)
6、歷史文化類:(歷史建筑:烏當橋、古林寺)
7、新聞出版類:(貴陽市烏當區新聞出版(版權)局、貴州省委當代貴州雜志社、晚晴雜志社共3個)。
8、廣播電視類:(廣播電視、廣電網絡、文體廣播站等共有11處)。
二、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文化設施不完善。政府是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領導者與推動者,雖然烏當區政府在文化設施建設方面也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但是政府把重心放在了數量的增加上面,使得烏當區的文化設施建設出現了“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導致了烏當區很多文化設施的質量無法滿足群眾的需求。很多文化館里面的環境設施差,其他大型基礎配套設施不齊全,例如很多活動中心沒有活動器材,或者是里面的活動器材數量較少,無法滿足群眾的需求。
(二)群眾文化意識淡薄。群眾的文化意識淡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文化的認識程度不深,觀念落后,無法有效合理的利用文化基礎設施,使得很多文化場所無法發揮作用。有的甚至出現了館內無人、場上無活動等一系列問題。二是部分群眾文化意識較低,使得他們對文化基礎設施不保護的同時反而加以故意破壞,導致很多文化廣場或者活動中心的文化基礎設施大面積的損壞。
(三)文化設施管理人才滯后、素質不高。缺少專業的管理人員,或者管理人員較少,使得大部分文化設施不能全面地發揮它的效用。管理人員多數均不是專業人員,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兼職人員,而且它的招聘人員準入機制不完善,知識結構與年齡結構不盡合理,里面的工作人員學歷低。缺乏統一的編制與管理,使得工作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不高,比較散漫,整體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
(四)政府投入資金不足、利用率低。政府對文化設施投入的資金無法供其正常的運轉,例如,博物館因為缺乏資金無法開發新的文創品與衍生品;圖書館無購買圖書的經費,許多文化部門由于缺乏資金無法開展大型活動,文化設施場所工作人員的工資較低,無法調動其積極性,不能更好的為人們服務。由此可見,政府的資金投入對文化設施的運營與利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烏當區政府對其文化設施投入的資金較低,不能使其完全發揮自身優勢,導致群眾對文化設施的利用率無法提高。
三、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的建議
(一)完善文化設施的建設質量。河北大學馬列教研部副研究館員邵艷曾在《保定市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中提到“我們要不斷提高現有文化基礎設施的科技含量和綜合化效益。要為用而建, 不要為有而建。要提倡設施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不僅要數目達標, 還要質量達標。力求實現各類文化基礎設施的多功能、綜合化兼容性并舉, 發揮社會資源的最大效用, 切實解決農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問題”。如果文化設施的質量跟不上群眾的消費需求,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反而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與財力,我們不僅要把文化設施的數量提上去,更重要的是讓文化設施的質量跟得上群眾的消費需求,在文化設施建設方面我們不能只重數量,而忽略了質量,因此不斷加強現有文化設施的后續建設,使得文化設施能真正為民服務,提高利用率。
(二)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在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領導與宏觀調控作用,加大政府的監管力度。在烏當區文化設施項目建設上,政府應有相關法律法規支持,同時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社會資金對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后續的文化設施建設與使用中,政府也應該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保護文化基礎設施的完整性,對于有些文化設施保護意識不強、素質低下的居民,應采取強有效的法律措施制止其對文化設施的破壞,保證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三)提高文化設施工作人員質量。嚴格篩工作人員。在工作人員的招聘中, 要重視對工作人員的篩選, 制定完善的招募程序, 從應聘者的個人素質、學歷、工作態度與動機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 提高工作人員的質量。同時對工作人員要定期培訓,培訓中要明確培訓目標,同時制定獎懲政策,激勵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服務質量。對于文化設施的管理人員,不僅要注重個人的素質、學歷等,還要注重他的專業領域是否與其所從事的工作領域相匹配,專業的管理人員對于文化設施的運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拓寬文化設施建設資金來源。對于文化設施建設資金,大部分由政府出資,因此政府要根據烏當區各項文化設施建設指標要求,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的直接投入或者是補貼,加大烏當區文化設施的后續建設,保證文化設施建設能順利進行。其次,政府應鼓勵外來企業者的項目投資,鼓勵社會資金的加入,拓寬文化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
四、總結
文化基礎設施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加強烏當區文化設施的建設,是提高烏當區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保障。在烏當區文化設施建設中,烏當區政府應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從各個方面加強烏當區文化設施的建設,提高人們的文化消費意識,使文化設施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滿足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龔春明, 萬寶方.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農村文化建設:現實困境與發展路徑[J].世界農業, 2014, (07) :179.
[2]邵艷,鄧堯.保定市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2(24):193-194.
[3]馮謙.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 2006:6.
[4]何強,程敬華.齊齊哈爾農村文化建設:現實困境與路徑重構[J].理論觀察,2018(0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