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
【摘 要】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啟發式教學是一種新型而高效的教學方法,其在開發學生思維以及激發學生興趣等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意義。在啟發式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課堂中心地位,教師起著引導與服務學生的作用,這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改革與創新,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顯著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聲樂教學;主動性;運用策略
音樂專業學生而言,聲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其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聲樂技巧,而且還要求其在表演中能夠投入感情并做到真情流露。只有這樣才能呈現出一臺聲情并茂的表演,才能引起觀眾的心理共鳴,最終達到完美的舞臺效果。然而,現階段我國高校聲樂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不僅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得不到自由的發揮,其對聲樂作品的理解也不深刻,在表演中也就無法做好真情流露,最終舞臺效果來看也顯得非常空洞、乏味。經過實踐研究發現,啟發式教學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開發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程度,真正做到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發揮出其在學習方面的主觀能動性,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以及提升我國高校聲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啟發式教學法的基本涵義
所謂“啟發式教學法”就是指由教師充分發揮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來完成課堂目標的教學方法。在啟發式教學法中,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會得到激發,其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也會得到充分的突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起到組織者與引導者的作用,大部分課堂任務都會由學生自主完成,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二、現階段,我國高校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校聲樂課堂教學中,不同的聲樂作品在內容、風格以及表現手法等方面是不同的,其需要學生根據其不同的特點來選擇適當的表演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將作品中包含的思想以及情感呈現在舞臺上。另外,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興趣愛好以及表演風格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之處,這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夠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而,現階段我國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還是比較傳統,很多教師依然采取理論講解以及表演示范為主的教學方式,在忽略作品以及學生之間差異的情況下完全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這樣一來,學生們對課堂知識的接受效果參差不齊,其也無法真正理解不同聲樂作品中的內涵,也就無法熟練掌握并運用發聲技巧以及歌唱技巧。上述情況的出現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聲樂水平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必須不斷改革創新并尋求新的教學方法。
三、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起到的作用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啟發式教學法能夠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各自的學習需求而制定出合理的學習目標,保證學生不會因為目標難度過大而產生抵觸及放棄的心理,這樣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習中不斷提升。另外,啟發式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其能夠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并為學生營造一種積極、舒適的學習氛圍,讓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有著良好的促進意義。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啟發式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將學習當做一種有樂趣的事情,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質量都有著很大的意義。
(2)活躍學生的思維。
啟發式教學法比較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其主要是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目標的情況下開展教學活動,真正做到由“教”向“學”的過程轉變。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來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可以將自己對聲樂作品的理解與看法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教師可以通過競賽搶答、游戲、分組探究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學,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并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其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于提升學生在聲樂學習方面的自主創新意識以及探索精神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3)提升學生的聲樂知識儲備。
聲樂知識具有抽象性以及復雜性等特點,且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邏輯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很多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其學習效果與質量往往不盡如人意。教師采取啟發式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學會“理解性記憶”的方式,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而且可以在引導學生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幫助其擴充知識的掌握層面。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提升其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最終幫助其構建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
四、啟發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在歌唱中調整氣息的運用
學會用正的方法來調整自己的氣息是學生在聲樂教學課堂中應該重點學習的部分,其對于學生在舞臺上進行歌唱表演的時候起著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特定的情景讓學生進行發聲練習,讓學生在特定情景的啟發之下,很自然地學會正確的發聲方式。學生們在這種情景啟發式的教學方式下,可以迅速掌握調整呼吸的要領并發出好聽的聲音。另外,學生通過對特定情景的理解與感受,可以使自己的身體在練習中處于放松狀態,使其腹肌在訓練過程中變得更加富有彈性,進而使學生通過均勻地調整呼吸來呈現出更好的舞臺效果。
(2)在聲音練習中的運用
傳統的聲音練習方式是由教師挑選幾首旋律比較簡單的歌曲來讓學生進行反復的聯系,以達到提升學生對連音以及跳音的掌握程度,但是這種方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與抵觸心理。教師可以利用啟發式教學法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而形象的比喻,如將口中發出的聲音比作風箏,通過對“放風箏”的特點研究來學會控制發聲的力度……這種形象的比喻方式可以使學生得到啟發,進而使其發聲技巧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3)在情感啟發中的運用
情感是聲樂作品中的靈魂,評判聲樂作品表演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看其能否將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呈現給觀眾,觸動觀眾的內心深處并引起觀眾的思想共鳴。教師可以利用啟發式教學法增強學生對聲樂作品的理解,促使其在表演中將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出來,并達到理想中的表演效果。例如,在練習《保衛黃河》時,教師需要將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其創作時的心理活動講述給學生,讓學生得到心靈的啟發進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最后通過鏗鏘有力的氣息來展示出作品的磅礴氣勢。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聲樂教學在豐富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情操以及促進其全面發展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與意義。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將聲樂學習當做一種樂趣,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讓其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聲樂知識與技巧。這種教學方式實現了“教”向“學”的轉變,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改革與創新,其對于提升我國高校聲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意義。
【引用文獻】
[1] 單宏健. 啟發式教學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 北方文學, 2017(2):108-108.
[2] 苗香蕊. 啟發式教學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民族博覽, 2017(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