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笛飛 陳黎明
[摘 ? ? ? ? ? 要] ?為激發小學生的識字、寫字興趣,指導他們更多更好地學習漢字,以教育部頒行的《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300字)為字頭編寫了兒童視角的《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該字典充分運用對小學生識字、寫字、組詞、造句等的調查結果,并通過分析第一學段學生語言運用特點、生活經驗、身心發展特點,汲取漢字字典編寫的相關經驗與教訓編寫而成。從小學生字典編寫的現狀、編寫原則及凡例,總結《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的編寫體會。
[關 ? ?鍵 ? 詞] ?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編寫原則;凡例
[中圖分類號] ?H163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3-0202-0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學生應該“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1]會使用字典成為課程標準規定的當代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實用技能。字典是漢字學習者步入書本世界的鑰匙,一本好的字典會使漢字學習者受益終生。本文主要從小學生字典編寫的現狀、編寫原則及凡例三個方面,談談《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的編寫體會。
一、小學生字典的編寫現狀
觀察分析表明,現行小學生字典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成人化現象嚴重,真正適合第一學段學生使用的字典寥寥無幾。有的學生字典與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相違背,尤其不適合第一學段學生使用。具體說來,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字典在體例及式樣上較為刻板拘謹,插圖少,離直觀形象有一定的距離,而且大多內容龐雜,使字典重量和體積過大,不像電子工具書那樣方便攜帶。
2.許多字典在編寫上還存在注解中有被注的字、望形生義等現象,列舉的釋義、例詞、例句存在繁冗雜亂、表述抽象等現象,超出學生的認知、理解范疇。
3.大多數學生字典在內容上設有五筆字編碼,使用者對這一內容感到生疏,沒有實際效用。
4.現有學生字典呈現給使用者的漢字學習方法較為匱乏,對學生的筆畫順序、執筆姿勢和坐姿指導不力。
鑒于此,我們試編了《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力求通過這一嘗試改變目前學生字典的編寫現狀。
二、《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的編寫原則
調查研究表明,小學生字典應是一本既能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掌握應學基礎漢字,又能成為其繼續學習漢字得力助手的工具書。我們試編的《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是一本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相契合的工具書,其編纂目標是全面、規范,力求用廣博的內容引領兒童規范認讀、規范書寫、更好發展。據此提出《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的編寫原則。
(一)以《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為字頭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附《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中提到,“這些字構形簡單,重現率高,其中的大多數能成為其他字的結構成分。先學這些字,有利于打好識字、寫字的基礎,有利于發展識字、寫字能力,提高學習效率。”[1]這些字,不僅具有“三率”( 重現率、使用率、構字率)高的特點,“應作為第一學段教科書中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且符合周有光的“漢字效用遞減率”[2],符合漢字運用和學習規律。掌握好這300個構型簡單的基本字,對奠定漢字學習基礎、進一步提升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完全可以作為《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的字頭。
(二)適合第一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第一學段學生具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但情緒不穩定、自控力不強。因此,學生字典的編寫必須充分考慮這一特點,力求抓住其眼球、激發其興趣、培養其習慣。除此之外,還應結合其語言應用實際及口語表達習慣,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記憶的“組塊理論”以及“前理解”的相關知識,在內容設置上既注重豐富多元,又貼近現實生活、饒有趣味,尤其在說解時要充分開發與利用兒童熟悉的語言材料,在準確、合理、規范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兒童化的語言,讓他們“用自己的話”為每一個基本字創造例句。“兒童視角”應成為小學生字典編寫的基本原則。
為維護字典的嚴謹性,在說解時還應盡可能規避“注解中有被注的字”[3]的現象。
(三)為學習漢字提供理論與方法的指導
先哲有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理想的小學生字典,不僅要說解好各個字頭,以幫助他們辨明字形、讀準字音、把握字義,而且要為他們進一步掌握更多的漢字奠定基礎。因此,小學生字典在說解好現代漢語基本字的基礎上,還應融入豐富的漢字學基本知識(如漢字起源與演進、漢字字理等),相關的識字、寫字方法,相關的組詞、造句、“串字成文”知識等。
三、《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凡例
根據上述原則,確定了如下《現代漢語基本字字典·凡例》。
本字典是以教育部頒行的《識字、寫字教學字表》(300)為收字范圍的小型語文工具書,兒童視角是本字典最大的特色。本字典的正文部分包括字頭、拼音、繁體、部首、漢字結構、造字法、筆畫數、筆順讀寫、構字、構詞、造句、釋義、謎面、字話、提示、知識窗、詩句、串字成文、學法與教法。附錄部分包括《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漢字筆畫的書寫順序》《300個基本字涉及的部首名稱表》《基本字組字》《基本字韻語》《寫字歌》《坐姿歌》《運指歌》。
(一)字頭
1.字頭選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的《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
2.字頭用較大字體,全部字條按漢語拼音音序排列,按四聲順序排列。同音字按筆畫由少到多排列,筆畫相同的按第一筆筆形橫、豎、撇、點、折的順序排列,依此類推。單立字頭的輕聲字,排在去聲字之后。
3.字頭之后依次列該字的拼音、繁體、部首、漢字結構、造字法、筆畫數、筆順讀寫等內容。
(二)字形
1.為給學生提供規范的書寫參照范本,全部字體設置為楷體(GB2312)。
2.為方便辨別對照,字頭后附繁體字。
3.為便于全面掌握漢字的各項屬性,字頭后標有部首、漢字結構、造字法、筆畫數、跟隨式筆順、筆順讀寫、構字、辨異、提示、知識窗、串字成文等與漢字字形相關的內容。
4.“筆順”采用跟隨式、筆畫讀寫式兩種呈現方式。
5.“構字”是對基本字生成的合體字的列舉。
6.“辨異”是對容易混淆的字加以對比和區分。
7.“提示”是將易錯字形進行標示,如“被”,左邊是衤不是礻。
8.“知識窗”是將漢字的古字形等知識呈現給漢字學習者,如“冊”,古字形像是編串起來的竹木簡,并附上相關圖片方便使用者理解。
9.“串字成文識字”是根據串字成文識字法,把那些容易與基本字相混淆的漢字編成句子,形成一個意義完整的語言環境。
(三)注音
1.字頭均按國務院1957年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批準的《漢語拼音方案》規定,依據普通話的語音系統,用漢語拼音字母注音,四聲標調。
2.所有拼音一律小寫。
3.多音字中的常用字音排在前面,不常用字音排在后面。
(四)釋義
1.本字典以第一學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現代漢語常見、常用義和常見古義為釋義范圍,凡屬該范圍的詞義和語素義,均列為義項。
2.義項不止一個的,分條釋義,用①②③等表示。
3.多音字在釋文前標注拼音,用拼音引領不同的釋義。
4.各基本字的釋義之后有常見用詞舉例,方便使用者理解其含義。用法舉例中被解釋的字用“~”代替。例與例之間用“—”隔開。
(五)其他
1.字典正文附有與基本字相關的插圖。
2.“構詞”依據“7±2”的組塊理論,將第一學段學生常見、常用的、詞頻較高的詞進行列舉,這些詞包括二字詞語、三字短語、四字成語等,例詞數在5~9個之間。
3.“造句”是在實際調研過程中讓三年級學生“用自己的話”為基本字造句,編者通過篩選與匯總,摘錄語言表達通順的句子作為字典例句。
4.字典正文中的“詩歌”選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所規定的“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75篇)”。
5.“謎面”是與基本字相關的謎語。
6.“字話”是與基本字相關的逸聞趣事。
7.“學法與教法”是漢字研究者在文獻中提到的針對某個漢字學與教的具體方法。通過廣泛搜羅相關文獻,將這些科學實用的方法整理到字典正文中。
希望這本小字典可以幫助第一學段的小讀者打好漢字學習的基礎、培養對漢字文化的熱情;可以幫助小學語文教師開展更為生動活潑的漢字教學、豐富自身的漢字學修養;可以為國民漢語文化素養的提高略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周有光.中國語文縱橫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王力.龍蟲并雕齋文集[M]//理想的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80.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