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探究情境教學法在“部編本”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首先解讀了相關概念內涵,其次分析了情境教學法在“部編本”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可行性及應用價值,最后提出了情境教學法在拼音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部編本教材;小學語文;拼音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入或創設生動和具體的場景以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更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認知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
一、情境教學在“部編本”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
(一)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情境教學的運用提供了基礎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記憶上以形象思維為主,想象力豐富,對事物的好奇心強。情境教學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促進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的發展。其所要求的創設“多樣化”情境,滿足了學生在愉悅、趣味的環境中學習知識的愿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思維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情境教學在教學情境中將學生的語言和非語言、認知和情感活動充分結合起來,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教師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學習中,寓教于樂,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二)“部編本”小學語文拼音教材的特點為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提供了可能性
“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于2016年開始投入課堂使用,與舊版相比,“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在拼音教學內容上進行了全新的編排,總體上呈現出兩大新特色。一是在拼音聲母部分全部采用完整的情境圖。部編本教材將21個聲母分為六個完整的情境圖呈現,且每一幅都以相應的事物表形或示音;二是音節帶聲調,并且增添兒歌幫助學生鞏固音節。與人教版拼音教材相比,部編本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均帶聲調,此外,在原有基礎上又增添新兒歌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音節。部編本拼音教材所體現的這兩大特色完全符合情境教學法運用的要求。情境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借助情境,通過情境來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最終促使他們能主動、快樂的學習。因此,教師完全可以借助“部編本”拼音教材的完整的情境圖、拼音帶聲調的優勢,以情帶學,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的進行。
二、情境教學法在“部編本”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幫助學生準確拼讀,提高課堂拼音教學的效率
小學生尤其是低段年級的學生由于認知水平發展的局限性,對拼音的感知和認讀能力較弱,容易產生學習上的心理困難。情境教學法依據文本內容和特點所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符合教學規律,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讓學生在這些生動、形象的情境的幫助下快速學會拼讀,最終形成自主、準確的拼讀,提高了課堂拼音教學的效率。
(二)創設課堂氛圍,提高學生拼音學習的積極性
受小學生好動、好奇心理的影響,倘若教師的拼音教學是平淡、無趣的,教師一味讓學生機械記憶,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情境教學法通過在課堂上創設與文本內容相符合的多樣化情境,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快樂學習,讓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做學習的小主人。多樣化情境的創設改變了課堂沉悶、乏味的氛圍,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和愉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激發學生的想象,有助于學生思維和智力的培養
教育教學的主要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任何教學都不能背離這一目的而進行。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而情境教學所創設的故事情境、畫面情境等充分迎合了他們心理和思維上的這一特性,調動了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情境中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在情境教學活動中,教師發揮主導,用一根無形的“線”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從而促進智力發展。
三、“部編本”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一)妙用“部編本”完整的情境圖創設故事情境進行字母教學
“部編本”拼音教材改變了以往單幅圖呈現字母的方式,13課拼音全部采用了情境圖畫面,且每一幅圖畫都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借助這些完整的情境圖并結合故事情境進行教學。例如,在導入第一課的拼音《a o e》時,教師可以設計故事情境:春天的早晨,一只大公雞在綠油油的青草地上展開翅膀,尖尖的嘴巴朝向天空,大聲地鳴叫著“o o o”,河邊的對面,一個穿著花裙子、扎著小辮子的小女孩站在青色的木板上,張開嘴巴,傳出一陣陣“a”的歌聲,歌聲把遠處的白天鵝吸引了過來,它轉過頭,看著湖里自己美麗的羽毛,陶醉地欣賞著自己的倒影。教師通過設置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不僅一下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讓學生在聽故事中體會到拼音學 習的樂趣。
(二)巧借“部編本”音節拼讀豐富、靈活的特點鏈接游戲情境趣味拼讀教學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部編本”小學語文拼音教材與人教版相比全部帶上了聲調,且相對于舊版,部編本的拼讀內容十分的靈活和豐富。例如韻母“ie”的拼讀,舊版只用聲母“d”與之相拼,部編本則采用了“b、p、d、j、q、x”六個聲母,不難看出部編本的編寫者希望學生能通過大量拼讀識字的意圖。基于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游戲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拼讀比賽,利用學生好動和喜歡游戲的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先做好引導者的角色,教習學生兩拼、三拼音節的讀法。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小組比賽、同桌合作的形式,設置“闖關爭奪賽”,看相同時間內,哪一小組和哪一桌同學讀對的音節最準確且數量最多,數量最多的那一小組或那一桌可以獎勵小紅花或者小紅旗。教師通過游戲并給以獎勵的方式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游戲情境的創設也能夠讓學生在趣味化活動中體驗到拼讀的樂趣,愛上拼音。
(三)利用兒歌和角色體驗情境的創設鞏固音節教學
“部編本”拼音教材在修訂人教版六首兒歌的基礎上,另外增設了4首,兒歌內容朗朗上口且形象性強。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拼音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些兒歌,帶領學生在誦讀兒歌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圈讀所學音節。同時,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教師除了讓學生多誦讀兒歌之外,可以根據兒歌內容形象鮮明的特點創設角色體驗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更加深刻記憶和理解音節。例如,在教讀《說話》這一課的兒歌時,學生需要記住和鞏固huā(嘩)、gū(咕)、 ?gā(嘎)、guā(呱)等這些音節,教師可以在兒歌誦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每組選出一個同學,讓其分別扮演小溪流、小鴿子、小鴨子、小青蛙,并讓其根據拼音模仿各自扮演角色說話的聲音。通過這種角色體驗情境的創設,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強化了對兒歌內容和所學音節的記憶。
總之,大量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情境的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情境,積極創設情境趣味拼音教學,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促進思維和智力的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常丹丹.情境教學在初中散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2]吳夢思,呂沙東,黃耘.部編版小學語文拼音教材文本解讀及教學思考[J].讀與寫,2018(10).
作者簡介:龔淑玲,女,1994年生,江西宜春人,2017級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