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時代憲法修正案總結了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描繪了新時代中國改革和發展的宏偉藍圖,新時代背景下的憲法修正案以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為政治基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完善了“三位一體”領導體制;新時代憲法修正案的核心內容是依法治國、依憲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新時代憲法修正案的重點是構建科學的權力結構與運行機制。
關鍵詞 新時代 憲法修正案 依憲治國
作者簡介:王海建,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石油分公司,企業管理處(法律事務處),研究方向:法治宣傳。
中圖分類號:D9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170
2018年3月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是繼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之后,再一次對1982年憲法進行修改。此次憲法修改適應了新形勢,確認了新成果,作出了新規范。自2004年憲法修改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生了很多新成果,需要憲法確認與固定。同時,新時代產生了新的指導思想和新的社會主義藍圖,也存在新的、更為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問題形勢。種種這般,需要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決策作出新的憲法安排。正確理解新時代憲法修正案的要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指導和引領意義。
一、新時代憲法修正案的基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一)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地位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與時俱進的理論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品格。“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是我們黨的鮮明特征和根本優勢,也是我們黨高度理論自信的體現”。“我們黨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的基礎”。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們黨在結合中國的實踐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十八大后,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逐漸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在黨的十九大上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領導黨,黨的指導思想對國家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黨領導國家的方式是把黨的意志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的意志。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憲法,就是把黨的指導思想上升為國家指導思想,是依法執政、依憲執政的具體表現。
(二)進一步明確黨的全面領導地位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并不能停留在口號上。在全面依法治國的今天,黨的領導地位應當由憲法明確規定。現行憲法在序言中多次強調黨的領導地位。進入新時代,憲法新的修改不僅保留了原先憲法序言中黨領導地位的條款,并進一步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入憲法正文第一條。
在憲法正文中首次開宗明義強調黨的領導,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理論的運用和發展,是對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面對新形勢而對執政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此條文的增加,是貫徹落實了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的精神。將關于黨的領導地位的條文放在憲法第一條,且緊隨國體規定之后,具有統領總括的含義,表明黨領導的是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面性。同時,也體現了黨的領導的時代性。將黨的領導地位寫入憲法第一條,是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一步認識,是新時代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體現。
(三)完善“三位一體”領導體制
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的領導體制——政治上黨的總書記是領導核心,法律上國家主席是國家象征,軍事上“黨領導槍”是基本原則。為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我國逐步形成了“三位一體”的領導體制,即中國共產黨的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委主席)、國家主席三個職位均由同一個人來擔任。現行憲法規定,國家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但是,黨的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沒有任期限制。此次憲法修改,將“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規定刪除,確定為“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進一步完善了“三位一體”領導體制。
新修改的憲法將國家主席任期不超過兩屆的規定刪除,是為了完善現有的體制,更好的發揮“三位一體”領導體制的優越性,“對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更好發揮憲法在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國家根本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二、 新時代憲法修正案的核心:依法治國、依憲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
(一)依法治國和憲法實施并舉
憲法修正案(2018)在依法治國和憲法實施方面主要有三處修改:將“法制”改為了“法治”、將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更名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確立憲法宣誓制度。
1.從“法制”到“法治”
1982年制定現行憲法是就將法制建設作為國家的任務之一,其明確規定“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之后,憲法歷經多次修改于1999年憲法修正案中,正式在憲法中明確提出“依法治國”概念,提出我國實行依法治國,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新時代憲法修正案則進一步認識清了“法制”與“法治”的關系,將“法制”修改為了“法治”。
從“法制”到“法治”不僅僅是一個字的修改,更是治國理念的升級。法制,指的是法律制度體系,其目的是解決有法可依的問題。而“法治”內涵則更為豐富。第一,必須有科學、完整的法律體系,即法制。第二,就是法律至上,即法律在實踐中得到嚴格的執行,而不是將其束之高閣,成為擺設,要形成規則之治。第三,就是良法之治,實踐中被嚴格執行的法律應當是“好”法,而不是違背公平正義的“惡法”,目的是要確保良法善治。新時代憲法修正案將“法制”修改為“法治”是對國家未來的發展設置了新目標,作出了新規范。
2.從“法律委員會”到“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1982年規定全國人大下設“法律委員會”等委員會,承擔研究、審議和擬定有關議案的職能。為了加進一步強憲法監督,提高憲法實施的成效。新時代憲法修正案在其前加入“憲法”二字,成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憲法的實施與監督進行了頂層設計。《決定》針對當前存在的規范性文件“不規范”的問題提出,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發帶有立法性質的文件。這是我們黨就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和合憲審查進行首次規定。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新時代憲法修正案將“法律委員會”更名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化,更是職能的賦予,是有效的落實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的有效途徑。
3.憲法宣示制度
憲法宣誓制度是法治國家普遍采取的制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規定了憲法宣誓制度:“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新時代憲法修正案落實黨的治國理政思想,正式以國家最高法律的形式明確憲法宣誓制度。
憲法宣誓制度,首先是公開,是向公權力的所有者,也即人民公開承諾。其次,向憲法宣誓,表明權力來源于憲法,所有掌握公權力的人都在憲法之下,都要遵守和服從憲法。公開進行憲法宣誓,最終目的是讓每一個人內心信仰憲法,履行憲法使命。
(二)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征著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信仰,彰顯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
憲法是一國公民的共識,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通過憲法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能夠憑借根本大法的地位有效整合社會意識,形成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系統的有序和穩定,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基層。
三、新時代憲法修正案的重點:構建科學的權力結構與運行機制
(一)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監察體制
監察委員會是國家監察機關,其設置是新時代憲法修正案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在21條修正案中,涉及監察委員會和監察職能的條款有11條之多。
新時代憲法修正案對監察委員會的規定,一方面,是對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前期成果的確認。改革必須于法有據,尤其是關于國家權力的改革更要于憲法有據。源于2016年12月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試點取得了積極效果。為全國范圍內的反腐敗提供了可供復制的模式,因此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成果應當在憲法當中予以肯定。另一方面,為進一步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國家監察體系制度提供憲法依據。國家監察體制初步確立,仍然有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為后續的改革和立法提供憲法依據。
(二)明確地方立法權的憲法地位
新時代憲法修正案就設區的市的地方立法權進行了確認。
2015年,我國在修改《立法法》時賦予了設區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此次憲法修正案將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正式入憲,一方面,有利于設區的市依照憲法法律的規定,根據本地區實踐需要,制定區域特色的地方性法規,對區域內存在的治理和發展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法律解決方案,有助于提升地方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從憲法法律的高度規范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行為,避免地方立法權被濫用。憲法修正案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不得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同時,還明確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報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方能施行,明確設區的市立法活動應當受到監督。
參考文獻:
[1]光明日報評論員.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四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上重要講話精神[N].光明日報,2017-08-03(1).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8.
[3]葉青.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憲法保障[J].求是,2018(10):54.
[4]吳潛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N].光明日報,2018-03-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