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李勇 劉江偉 許洪杰
摘? 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山西省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基本情況、動機、種類、功能及使用運動類APP鍛煉的時間、頻率、地點進行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和建議。旨在推動山西省大學生合理科學地使用運動類APP,使運動類APP在促進大學生體育健身意識和形成正確體育價值觀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并為推動全民健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山西省大學生? 運動類APP? 現狀? 調查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b)-0088-02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全民健身的熱潮不斷高漲,新思想前沿的大學生是移動互聯網的主體,也是健身產業的主體。大屏幕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成為了大學生的日常必備品,安裝在手機和平板電腦里的運動類APP打破傳統運動模式,開啟了大學生運動健身新模式。運動類APP深受大學生的喜歡,在大學生這個龐大的群體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互聯網+體育”推動了體育的快速發展。以“互聯網+體育”為背景,對山西省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對大學生進行愉快的大學生活有一定的意義,促進終身體育的發展,希望運動類APP在山西省大學生的體育鍛煉中發揮更大作用。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山西省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現狀為調查對象,對山西省100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在圖書館、中國知網等平臺上搜集資料,并在呂院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山西省高等院校眾多,根據研究需要,選擇范圍涵蓋本科類、專科類,最終選取了山西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呂梁學院、運城學院、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5所高校作為被試高校,每所高校200人。共發放問卷1000份,最后回收950份,有效問卷910份,回收率為95%,有效率為95.79%。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 10.0和EXCEL數據處理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
1.2.4 專家訪談法
切實了解山西省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現狀,得出較為真實的的結論。
2? 結果與分析
2.1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情況分析
2.1.1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現狀
通過調查可知,大學生正在使用運動類APP的占77.8%(708人),大學生曾經使用的占12.31%(112人),大學生從未使用的占9.89%(90人)。大學生使用過運動類APP占90.11%,隨著大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增多,手機應用程序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人數不斷增加,運動類APP已經深入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2.1.2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基本情況
山西省大學生中,男生使用運動類APP占53.90%(442人),女生使用運動類APP占46.1%(378人),男生使用運動類APP軟件的人相較與女生多,可見男生對運動類APP更感興趣,使用運動類APP的數量多。
2.2 大學生運動類APP的獲取途徑
根據調查可知,自己通過上網了解運動類APP的占56.34%(462人),別人推薦的占30.49%(250人),從其他渠道獲取的占13.17%(108人),隨著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學生對微信、微博、QQ等使用度越來越高,軟件里的一些廣告是關于運動類APP的,大學生通過此方式進行初步了解,然后下載使用。
2.3 大學生選擇運動類APP動機的調查
山西省大學生選擇運動類APP的動機中,健身的占40.85%(335人),獲取體育信息的占18.54%(152人),娛樂好玩的占7.32%(60人),跟隨潮流占15%(123人),關注朋友動態的占5.49%(45人),結交新朋友的占7.32%(60人),打發閑暇時間的占5.49%(45人),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呈現多元化趨勢,大部分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主要目的是健身,體育鍛煉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學生可以在運動類APP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健身指導視頻,為大學生學習健身知識帶來了很大方便。
2.4 大學生經常使用運動類APP種類的調查
山西省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種類多,選擇范圍廣。調查發現,運動類APP產品中,微信運動為最常用的運動類APP,有40.24%(330人)的人使用,其次為悅動圈、KEEP、咕咚、樂動力等,不同的運動類APP有不同的功能,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類APP,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
2.5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功能情況
山西省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常用功能中,記步及記錄其他運動數據的占44.15%(362人),健身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占22.56%(185人),了解體育賽事相關信息的占13.78%(113人),社交的占11.34%(93人),其他的占8.17%(67人)。山西省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主要功能是記錄步數和其他運動數據,真正進行健身指導和學習運動技能并不多。大學生健康理念的不斷增強,方便、快捷的運動類APP吸引了很多的大學生,但用運動類APP進行健身知識、技能學習的人比較少,應加大運動類APP的推廣力度,使大學生運用運動類APP更多的進行健身知識、技能的學習。有13.78%的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了解感興趣的賽事信息,方便及時參加鍛煉。只有一小部分的大學生通過運動類APP進行社交。其他方面,有部分大學生具有從眾心里,滿足自我表現和認同的心理。
2.6 大學生使用可穿戴設備情況
大學生運動類APP用戶使用的智能運動設備,以智能手環為多見,占總數的69.76%(572人),主要是智能手環成本相對較低,較易攜帶,購買與使用方便。智能手表使用的人占6.71%(143人),智能手表價錢高,大學生的生活費有限,使用的人較少。智能手機的占17.44%(50人),智能手機屏幕較大,攜帶不方便,大學生使用的也較少。
2.7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鍛煉的情況
2.7.1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鍛煉時間的情況
山西省大學生日均使用運動類APP,在20min以內的占37.8%(310人),20~40min的占42.07%(345人),40~60min的人占11.59%,60min以上的占8.54%(70人),40~60min和60min以上的人數比較少。大學生日均使用運動類APP的時間較少,大學生閑暇時間,會使用購物類APP、社交類APP等,運動類APP并沒有完全普及,還有較大的推廣空間。
2.7.2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鍛煉頻率
山西省大學生中,有10.96%(90人)的大學生利用運動類APP每周進行鍛煉,有40.12%(329人)的大學生每周4~6次的鍛煉,有37.93%(311人)的學生一周鍛煉1~3次,有10.96%(90人)的大學生偶爾鍛煉。大學生一周內經常使用運動類APP進行體育鍛煉。訪談中了解到,有一些大學生非常依賴運動類APP,關注朋友圈動態成為大學生的一種習慣。“互聯網+體育”推動了體育運動的快速發展,通過運動類APP等方式大學生與體育有了更直接的交流。運動類APP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運動中去,借助于運動類APP的科學指導,大學生群體選擇更加健康且合理的健身方式。
2.7.3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選擇健身地點情況
通過調查可知,室內是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主要場所,室內占比68.13%(512人),室外占比37.56%(308人)。于北方天氣,空氣污染等原因,選擇室外運動的人減少,選擇室內運動的比例不斷增加,以各類健身俱樂部為主。
2.8 大學生對運動類APP的看法
2.8.1 大學生運動類APP的優點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可以隨時記錄跑步、健身、騎行等運動數據,運動完畢后會顯示運動里程、運動軌跡、時間、消耗卡路里等數據;可以提供適宜的運動方案,鍛煉時間、地點自由;大部分運動類APP有朋友圈這一項功能,可以曬成績,互相點贊,對運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鍛煉習慣的養成。
2.8.2 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缺點
大學生認為APP使用的過程中廣告過多,給他們造成了一些困擾;許多大學生對運動類APP的界面不滿意;運動類APP出現專業名詞時,部分大學生不了解其含義;運動類APP的種類多,在性能和特點方面大同小異,可以相互替代;運動類APP的定位不準確。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山西省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現象普遍,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大部分學生選擇運動類APP的動機都是積極、健康的。
(2)山西省大學生常使用的運動類APP為微信運動、悅動圈,主要是記錄步數和運動健身數據,進行體育知識技能學習的比較少。
(3)山西省大學生使用的智能運動設備,以運動手環為主;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較為頻繁,但日均使用時間少,室內是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的主要場所。
3.2 建議
(1)政府要針對運動類APP出臺相應的法規,為運動類APP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2)開發商要加大運動類APP的研發力度,線下與線上相結合,提供多樣化的健身服務功能,滿足大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優化運動界面;運動類APP更加準確的記錄運動內容;運動激勵機制更加完善,多增加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在廣告方面,要創新廣告形式,減少廣告投放次數,增加閱讀的次數。
(3)大學生應發揮主觀能動性,科學合理的使用運動類APP。
參考文獻
[1] 劉美秀.河南省居民運用運動類APP健身現狀調查[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7,43(2):142-144.
[2] 王蘋.地方高校大學生健身類APP使用現狀調查研究[J].運動,2018(18):43-44.
[3] 劉英琪.長春市大學生運動類APP使用情況及對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4] 李楠,王小剛.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行為影響的調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學生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2,3(7):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