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田
摘 要:高職院校服裝工業樣板課程內容復雜,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并不明顯。文章對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從以職業崗位為依據的課程結構設置、層層遞進的教學內容、高效的課程教學模式、全面綜合的考核方式、CAD軟件應用五方面,論述了數字化背景下高職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改革方法。
關鍵詞:數字化背景;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
一、前言
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中,服裝工業樣板是核心課程,更是整個生產實訓環節的主體部分。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制板已經成為服裝領域主要發展趨勢。另外,服裝CAD是最早的服裝數字化技術,為此,各個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服裝CAD課程,但部分高職院校在該課程教學中與普通課程并不差異,導致數字化技術與服裝工業樣板課程的結合受到影響。
二、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急需完善
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服裝款式和消費變得更加多元化,大眾審美要求也日漸提升。為此,高職院校中的服裝結構類專業課程教學也需要與這種變化相適應,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據相關調查內容顯示,很多高職院校中的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內容變化更新很遲緩,急需相關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完善。
(二)教學方法沒有改變
高職院校服裝工業樣板課程的教學,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作為一項技術課程,其教學方法應該以探究型和討論型為主,來實現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先進設備引入力度不足
在新技術以及新設備的推動下,社會得到了更多進步和發展機會,但在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應用上,卻顯示出明顯的滯后性。例如,部分高職院校在服裝CAD課程教學時,將其當做一門普通課程進行講授,使該項應用技術和服裝結構、服裝工業樣板課程之間的聯系性無法展示出來。除此之外,部分高職院校在網絡課程建設上幾乎處于空白狀態,讓最終教學效果受到了嚴重影響。
三、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改革設計
(一)課程結構
目前,整個服裝行業對服裝工業樣板師的崗位要求,主要集中在服裝CAD的熟練應用上,以完成打板、推板以及工藝設計等工作。除此之外,制板師和推板師是中小企業主招的崗位,各個高職院校在課程結構設計上,應該以現實市場為根據,對其崗位知識和技能進行針對性教授,并將崗位要求展示出來,確保知識技能體系具備完善性特點。除此之外,各個教學工作者還要將知識技能和數字化CAD技術結合點展示出來,對服裝工業樣板課程結構進行重新設定[1]。
(二)教學內容
高職服裝工業樣板課程內容具備很強的綜合性特點,信息量極大,很多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具備良好的主動性,研究能力也較弱,進一步加大了教師的授課難度。因此,在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上,需要以循序漸進原則為主,做到由淺及深,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更容易接受相關知識。除此之外,在該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基礎性理論實踐,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知識點,讓理論學習成功過渡到實踐訓練。在實訓內容安排上,也要做到循序漸進,由簡單向復雜變換,逐步提升學生的實訓技能。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將項目教學重要性展示出來,通過新的案例和項目,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讓學生在分析案例或者是活動開展上,掌握各種形式的服裝樣板制作理論和制作技術。
(三)數字化教學模式
為了避免傳統手工制作工程中時間長等弊端,降低學生成績分化程度,數字化技術應用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將CAD軟件作為一種樣板制作輔助工具,在課程講授以及實訓訓練等環節中進行應用,最終實現CAD技術和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的全面融合,提升教師授課以及學生學習的效率。
(四)考核方式
在具體課程考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結合到一起。在此過程中,過程性考核內容主要涉及到課程互動、課程競賽以及課外能力拓展等等,還可以將學生在每一節實訓課中的表現綜合在一起,得出平均成績。而終結性考核主要是對學生知識技能學習應用等情況進行了解,以企業實際生產為主,對工業樣板進行制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整個樣板制作過程進行模仿,并讓學生獨立完成所有樣板操作[2]。
四、數字化背景下高職服裝工業
樣板課程教學改革方法
(一)以職業崗位為依據的課程結構設置
根據具體的服裝工業樣板課程知識技能需求分析,整個課程教學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全面結合,此時,服裝工業樣板基礎認識模塊顯得尤為重要。該模塊主要包括服裝工業樣板基礎知識、樣板制作基礎以及服裝型號、樣板推檔原理應用三部分內容。在實際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外,還要與實際操作情況聯系到一起,做到從實踐中滲透知識點。該實訓聯系模塊主要包括五大樣板實訓項目,即褲裝、襯衫、夾克、西裝和大衣,而且每一類實訓項目均會涉及到CAD工業樣板制作以及CAD推碼板塊。在學生實際訓練中,教師應該將企業具體操作要求明確出來,讓學生嚴格執行,為他們今后發展奠定基礎條件。
(二)層層遞進的教學內容
從基礎認識模塊角度來說,服裝工業樣板制作基礎單元可以通過CAD技術,制作一些簡單的樣板,如裙裝工業樣板等等。例如,教師可以在淘寶上選取結構單一的西服裙,讓學生在該類工業樣板之中進行制作,并與相關知識點結合在一起,對不懂的問題進行重點討論和研究,讓學生對各個制作環節進行熟悉。總的來說,工業樣板推碼屬于該項課程教學的一大難題,教師在教學上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讓學生先對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進行思考,逐漸延伸到服裝推碼上,教師還可以借助于相關理論演示,幫助學生利用CAD技術對原型進行放大縮小操作,將知識遷移效果展示出來。在該項實訓之中,可以根據企業提供的多種品類服裝進行CAD工業樣板制作,將教學環環相扣的特點展示出來。
(三)高效的課程教學模式
為了與新形式的教學內容和數字化教學相匹配,課堂教學模式也應該做出相應調整。教師在操作和演示過程中,應該將學生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通過控制學生電腦,讓他們對具體的操作步驟進行詳細了解。通過該過程,學生操作練習可以由手工練習改成上機練習,所有作業項目都需要通過電腦來完成。在點評環節上,教師可以選擇課堂抽取和課外抽取相結合的方式,課堂之中要確保作業點評及時性和科學性,利用電子版點評提升學生的參與力度,避免低效率等現象出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發現學生在實踐操縱環節之中的不恰當之處,提升他們的課堂專注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3]。
(四)全面綜合的考核方式
通過過程性考核以及終結性考核,學生對課程綜合掌握情況可以全部展示出來。在過程性考核上,除了課堂參與程度、出勤率之外,還要在內容設計上體現出豐富性特點。具體來說,課堂活躍度可以通過小組競賽等內容得到展示,進而實現死板知識向有趣競答環節轉變,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另外,教師在作業以及問卷批改上,可以將錯誤問題在CAD之中進行記錄,在第一時間發送給學生,將互動性和及時性特點展示出來。在課外拓展上,教師可以要求部分學習能力強的人,對服裝制作款式進行拓展,并將此作為加分項目。終結性考核則采用企業真實工作項目為考核點,以此來完成對學生綜合知識應用能力的鍛煉。最后,教師可以適當降低終結性考核的分數占比,進而將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大幅提升。學生最終的期末成績,可以由企業工作人員和教師共同評價,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可以頒發相應證書,將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出來,為教師后續教學工作開展也能提供一定幫助。
(五)CAD軟件應用
在服裝CAD軟件應用過程中,主要是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成功實現對高職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改革,這與服裝行業發展趨勢相對應。因此,在服裝工業樣板課程講授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自身知識體系進行及時更新,在提升服裝CAD軟件應用技能的同時,不能將教學視野局限在單種服裝CAD軟件應用上,要做到與企業和市場的零距離接觸,對最新的服裝數字化技術進行了解,這樣一來,服裝CAD軟件也能有效地為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提供服務。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改革環節中,除了符合現階段高職院校教學要求之外,還要將數字化背景與特點展示出來,將教師教學觀念更新,落實探究式、討論式以及參與式研究教學方法,為學生建立起更好的學習氛圍。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以思辨、探究以及實踐為主,讓教學方式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秦曉,王林玉.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服裝制版師“技能菜單”的開發實例[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8(8):91-93,90.
[2]葉曉露.基于數字化技術的高職“服裝工業樣板”課程教學改革[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92-95.
[3]庹武,張啟澤.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服裝工業樣板”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38):30-31.
作者單位: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