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和深入,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嚴重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使得學習缺少主動性和趣味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學應逐步的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助力,將所學知識點進行串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就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 思維導圖;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030-001
初中階段數學知識已不再是單純的計算和運用,包括了數與代數、幾何及空間圖形、統計與概率等方面的知識。其中涉及的公式、概念、定義等既抽象又龐雜。這就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對于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學習能力更是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更好的更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思維導圖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模式,圖文并茂的幫助學生把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幫助學生整合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
一、運用思維導圖的必要性
思維導圖是有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布贊提出的,他在研究學習過程中發現,協同的運用各種思維技巧,能夠有效地提高思維的效率。思維導圖又稱腦圖、樹狀圖、樹枝圖等,通常是將中心詞置于中心,再以發散的形式連接所有相關的代表詞或者想法,使想法和知識圖形化,使思維更具條理性和邏輯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記憶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提升。使獲取的知識結構化、高效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課上知識點記住了,課下又忘記了;課上理解了,課下練習不會做;熟悉的題型能解答,陌生的題型望而生畏。這些現象說明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知識點零散,沒有建立相應的知識體系,不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應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就尤為重要。思維導圖使用線條,圖形,顏色,符號等元素條理清晰的將枯燥乏味的知識點梳理整合,強化鞏固,幫助學生更好的構建知識體系,使得學習更有針對性,更具成效性。在幫助學生理順知識點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數學應用的綜合能力,增強了學習效率,更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思維導圖的制作
初中數學思維導圖的制作首先把知識點作為主題中心畫在最中央。可以是一個概念、公式等詞語作為中心點,再將和這個中心有關的知識分層延伸,羅列細節不一定按照順序或結構羅列,對于任何一個知識要點都以最自然的關鍵詞和圖形的方式表達出來和中心主題連接起來。一個知識點分支用一種顏色,這樣更便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1]。
三、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的優勢
(一)思維導圖優勢之整體性
思維導圖的運用是將知識點整合,建立學生的自己的知識思維,重點在于對已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提高歸納總結的方法和能力。通過制作思維導圖,設計知識點、重難點,把枯燥難以理解,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和概念分層分級一一羅列出來,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知識網,然后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比對,分析,整理,記憶,從而提高實際解題的準確性、全面性。以七年級平行四邊形期末復習為例: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切磋后制作思維導圖。要求將平行四邊形,正方形,矩形,菱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定理進行總結和分析。在制作思維導圖時,學生可以圖文并茂的把一長串枯燥的基本知識點轉化成彩色的容易被記憶的圖畫,幫助學生理順知識脈絡結構,加強學生記憶能力和總體規劃能力。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導圖的動態,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弱點、漏點,及時作出教學策略的調整,這樣讓教學更有針對性,更有成效性;理順知識點后再加以鞏固練習,以后再解決類似問題時就能得心應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是逐步建立和養成的,要讓學生習慣用這樣的思維方式,讓歸納學習變成愉悅且有成效的[2]。
(二)思維導圖優勢之歸類性
通過繪制整理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根據實際問題進行引導,對于不同題型加以歸類,舉一反三提高學生解題的熟悉度和解題效率,隨著初中數學難度不斷的提高,找到合適的解題方法,解題思路尤為關鍵,思維導圖將所理解的知識點分層、細化,不斷完善知識點的過程是一個很有效的輔助教學方法,尤其對于同類知識點由淺及深的整理,對于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四、思維導圖在解題思路中的運用
初中數學是整個數學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大量數學公式和定理的枯燥性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些個別學生亦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初中數學的教學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需要反復驗證論點論據的,這更是初中數學的重難點。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強記憶,對掌握的知識點認真分析,對于錯題及時分析,由教師將知識點循序漸進一點點的記住了,吃透了,消化了才可以在數學這門學科上游刃有余。反之如同滾雪球般問題越攢越多。這就需要教師正面的應到學生,面對問題不惑時,第一時間解決它不要讓問題反復,從根本上糾正了錯誤的根源,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課程,隨著新課標的改革,任何課程的學習都不只是單純的知識的學習,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全面素養。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就是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最終達到課堂效率和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婷.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初中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7):97
[2]張杰.巧用思維導圖教學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148
[3]王奪.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林區教學,2019(03):103-105
[4]卡卓.淺析初中數學滲透“思維導圖”的策略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