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冬梅
摘 要:小學科學教材中,安排有很多好的實驗活動。對于這些實驗項目,需要我們教師予以足夠的重視。為此,我們要根據教學實際,精心篩選、用心鉆研,爭取找到貼合自己又適合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科學; 教學效率; 實驗課
中圖分類號:G623.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059-001
作為一門基礎性的課程,科學這門學科,在幫助小學生親近自然、觀察生活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進而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的教學研究,以讓學生重視和喜歡這門課。鑒于小學科學這門學科的特點,筆者認為,如果我們能夠上好實驗課,就可以激發學生熱情,使這一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一、思想重視,內容精選細挑
筆者對三到六年級的8冊教材進行粗線條的梳理,發現這些教材中安排的實驗教學是比較多的。其中多數實驗,所涉及的實驗內容相當豐富,對幫助學生學好課本相關知識進而應用于生活幫助很大。但是,由于小學生的相關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甚至是一片空白,加上很多學校在實驗場所、器材等方面難以滿足這些實驗要求,所以有很多實驗即使做了也難以符合相關要求。甚至,有些實驗根本無從做起。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根據本校情況和本人教學實際,進行綜合考慮,做到精心篩選,盡量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最低標準以上。
在教師有針對性的做出相關實驗活動的選擇之后,就需要認真的解讀相關實驗要求,使其與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對接,特別是要認真研讀近3年以來的小升初在這方面考核的主要趨勢,進行設計和安排相關實驗教學。當然,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我們主要還是應當將學生的整體情況和個體特點考慮進去。比如講,他們有什么樣的需要?通過學習,他們最終能否接受,情況如何?……教學中要想將這些事項加以綜合考慮,筆者認為,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開展實驗活動,就可以讓相關問題得到比較妥帖的解決。
教學“熱是怎樣傳遞的”這一課,對于熱于金屬片里是如何傳遞的,筆者主要就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研究相關實驗來實現的。而這一實驗的開展,就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的。主要環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步:進行推測(究竟如何傳遞);第二步:小組設計實驗方案(如何“看到”?);第三步:交流實驗方案(確定辦法);第四步:組員交流(看看在試驗中自己都有什么樣的發現)。這樣的設計,問題的解決包括實驗活動的有序開展,都是在小組成員廣泛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的,這就很好的實現了實驗教學的初衷。
二、分工明確,激發全員參與
在上文的論述中,筆者談及小組開展實驗活動的重要作用。但對于小組內部各成員的分工鮮有涉及。事實上,教學實踐證明,對于小組合作學習而言,科學分組可以說是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最終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毫不夸張的說,這是小組有效開展活動的重要前提。那么,對于科學課實驗教學來說,作為教師應該怎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科學的構建小組并引之有效的進行相關活動呢?
在活動小組構建方面,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要根據每一個學生在在實驗活動中最適合做什么樣的活動,來進行科學的選篩、組合最終形成小組。比如。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讓他拿出活動方案并進行分工;喜歡動手且機靈麻利的學生,就讓他專門負責活動的操作;口才突出的學生,就讓他對實驗的一些現象進行及時的“播報”,對有關理論性的東西進行講解……這樣,就可以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實驗活動中有所作為,從而從學習活動當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和心理的滿足。
還以上文所談及的“熱是怎樣傳遞的”一課的實驗活動為例。在活動的諸環節中,“推測”環節,小組每一位同學都要做,然后進行充分的交流;而方案的制定,則由組織強的學生來制定并進行相關的部署;對于實驗過程中所碰到的一些問題,仍然放到組內進行交流和討論;而對于最后實驗有什么所得、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則由“發言人”來做陳述。最后,教師對小組成員的表現再給出恰如其分的點評。這樣,小組成員有明確的分工,就極大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三、培養思維,提升預判能力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必要的實驗活動的開展,從一般層面來說,我們不僅要給學生以單純的知識,更為主要的是要讓他們真正掌握相關的實驗技能。就實驗技能而言,筆者認為,有一種能力,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沒有注意到從而被我們所忽略。這種能力,就是在布置相關實驗后,或者在實驗活動開始前、進行中,以及實驗結束后,學生能不能做出相應的猜想、假設。培養學生這種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合理性,提高他們的合理判斷能力。
教學“時間在流逝”這一課,筆者在相關活動完成的鋪墊之后,安排了一個趣味游戲——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經驗對“上課已有多久了,距下課還剩多久”進行合理的估計。這樣的設計,就有利于把學生已有的經驗給充分的激發出來。當然,對時間進行合理的估計是很難的。所以說,估計一般是不太準確的。但是,這樣做,有利于引導學生去分析不準確的原因,從而培養他們的估計與推測能力。事實上,不僅如此,這樣做還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分發散性思維。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驗活動的開展,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發現能力,以及對科學的探究精神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利用好實驗活動這個有效的平臺,來安排和實施教學。
參考文獻:
[1]祝雅珍.“促進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探究”,《教育情報參考》,2007年第1期第50頁
[2]包耘,李琴.“讓每一名孩子都精彩”,《師資建設》,2017年第12期第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