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華 姜宇航 劉振澤
摘 要:本文以電機拖動專業基礎課程為例,介紹電機拖動課程的特點以及該課程體現出的德育元素、改革措施、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教學方法。通過結合電機拖動課程的專業知識和思想要點,將思政教育結合到日常專業課的講授中。
關鍵詞:電機拖動; 思政教育; 專業基礎課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1-148-001
高校是教書育人的神圣殿堂,不僅要傳授學生專業知識,還要注重學生的品德培養和素質教育。以往思政教育通常以理論課的形式在大一大二向學生講授,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長期深刻的進行。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
電機拖動是一門嚴謹的理工科學習課程,嚴謹治學,以身作則恪守學術規范就是其中的重要準則,比如對待變壓器設計分析等指標就要一絲不茍,公式推導的過程要與實踐緊密結合,不容許半點的弄虛作假,因為一艘火箭的發射、一輛機車的設計甚至是軍用產品的參數設定都關乎到設備的成本與生產的安全,甚至關系到一個區域的生命安全,必須具備求真務實的學術作風。本文以《電機拖動》這一專業基礎課為例,探討在專業課中進行思政教育的方法。
一、課程介紹
電機拖動課程以電力拖動系統中應用最廣泛的電機和電力拖動為重點,從使用的角度介紹交直流電機、變壓器、控制電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主要工作特性以及電力拖動系統的運行特性等。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常用交直流電機及變壓器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運行性能和實驗方法;了解交直流電力拖動的基礎知識,掌握他勵直流電動機啟動、制動及調速等各種運行狀態的靜動態特性和參數計算;掌握異步電動機特性分析、啟動、制動方法和交流電動機常用調速方法;學會選擇電動機容量的方法。能根據相關測試結果做進一步的電機設備的調整分析。了解電機在非穩態運行情況下的物理過程及其特點,能夠進行簡單的運算,知曉運算的過程。對電機額定值、發熱、冷卻及溫升有較明確的工程概念,對電機的零部件有直觀的認識,能夠進行簡單的故障排除和調試能力。認識包括伺服電機、控制電機、單向電機等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點,為畢業設計和畢業以后從事電機方面的科研和開發打下基礎。
二、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
電機拖動課程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倫理,使他們具備敬畏自然,探索真理、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素質,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悟人性、弘揚人性、完善修養,培育他們面對挫折理性平和的心態。《電機拖動》是一門源自實踐又回歸實踐的科學,比如機器人的電機控制就是很重要的部分,如何使機器人更好的為人類服務,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遵守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原則”,否則就會產生災難性的后果,這種對科技道德、科學方法與科學精神的敬畏與操守就是大學生未來學習所必須具備的素養等。
專業課學習直接與學生的未來發展掛鉤,是高校學生最為看重的環節,以往,我們在專業課教學的環節中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與把控,忽略了學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培養,如果能有機的將專業課學習與思政教育學習進行有機的結合,增加學生學習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鑄魂育人,培養“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新型社會主義接班人才,將是對新工科教學改革的一個積極促進與補充。這種專業課思政教育模式的提出并不是要改變專業課程的本來屬性,也不是要把專業課改造成思政課模式或者將所有課程都當作思政課程,而是要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運用德育的學科思維,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
三、改革措施
1.認真分析目前“網易課堂”、“新浪公開課”、“新東方網上學習”等成功案例背后的因素,思考什么樣的授課方式是現今本科生所喜愛的,同時針對不同學科的不同特點給出授課的風格模式分類,諸如學術型、趣味型、激情型、傳統型等。
2.進行實證研究。以“電機拖動”課程為試驗田,進行課程內容的講解,摸索最佳授課模式的設計,分別建立學術型、趣味型、激情型、傳統型等的授課樣板并進行論證。合理編制課程教學大綱,巧妙安排教學環節,例如電機拖動課程的理論需要學生較強的動手實驗能力,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進行試驗,找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在上課時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政教育。
3.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勇于淘汰部分陳舊的知識,在此基礎上積極尋求道德教育與專業教學的結合點,通過潤物細無聲、滴水穿石的方式,充分挖掘課程的育德功能,不斷優化課程建設,不斷反思自我,從知識傳授是否明晰、能力提升是否落實、育德功能是否實現等方面做出新的改進。
4.對目前本科生實際的專業學習進行分類,并針對不同群體的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提取綜合型人才學習的課程體系批次模式,給出課程設置的具體實施方案,從人才體系、教育、學校政策、平臺形成、創業及就業環境需要等角度對思政培養模式的創新建設進行研究。
5.嘗試課程網絡資源建設,實現“學習通”、“微信”、“微博”等多途徑傳播模式,實現與學生的互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挖掘更生動的教學案例,使學生真正的感受到中國經濟、科技、政治等方面發展的壯闊歷史,使學生真正的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將自己的專業、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結合起來,書寫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科技,要有更大的抱負,真正具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胸懷與素養。
四、小結
本文對電機拖動課程中開展思政教育的要點分析和方法措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與討論。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與要求,專業基礎課程需要在講授的過程中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塑造正確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