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燕
摘 要: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保障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也是個人素養的重要表現。學生正處于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既是小學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新時代教育的重要內涵。文章分析學生學習習慣現狀,指出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主要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定力,注重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性。
關鍵詞: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策略;自主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8-0018-02
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務必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不斷地在學習實踐中總結經驗,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增強學生對學習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最終使他們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一個人基本的素養。學生剛剛開始步入學習階段,面對學習上的各種問題,很容易捉襟見肘,嚴重影響學習質量。當前,學生的學習習慣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自主學習意識不足,依賴性過強,除了一些尖子生能夠主動挑戰學習難題之外,大部分都是以教師為主,教師布置什么做什么,教師沒有布置就不去主動鉆研。這種學習習慣非常不利于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內容,限制了他們的知識視野。教師雖然是教學的主導者,但教師并不能代替學生學習,真正的學習要靠學生自己主動去完成。在這方面,很多學生缺乏足夠的意識。其次是時間觀念不強,恒心和毅力不夠,嚴重影響了學習的成效。生活在信息化時代下的學生娛樂方式多種多樣,一些學生的學習水平始終得不到提高的一大主因就在于抵制影響學習的誘惑的能力不夠,一學習就想到玩游戲,總是三心二意,注意力不強。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個別學生存在抄作業、考試作弊等現象,這些不良行為也會影響到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學生的學習習慣多種多樣,培養他們學習習慣的方法也很多。下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進行探討。
1.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學習習慣,離不開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引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對于優等生來說,教師可以成立學習小組,經常在小組中給學生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題目促使他們思考,并和他們一起鉆研,從而使他們在不斷提升中產生自豪感。對于中等生來說,教師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比賽,可以是小測驗,可以是適合優等生的試卷拿來讓中等生做,也可以是有物質獎勵的比賽形式。對于后進生來說,教師更要關心和愛護,本著循序漸進、從易到難的方式激發后進生的興趣,并在課堂上給予后進生充分的參與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意識。這些因材施教的培養方式非常科學,能夠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處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產生足夠的學習興趣。
2.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這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創造了條件。但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學生自己去體驗和完成,教師講得再好,下得功夫再多,學生只是生搬硬套,是不會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鑒于此,教師就應該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盡管非一日之功,但是也并非沒有對策。以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朗讀課文,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尋找答案。網上什么都有,一些作者信息和寫作背景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上網搜索,無須等待教師的講解。當這些學習行為成為習慣之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成為他們的重要素養,能夠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3.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定力
學生學習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學習定力不足。當前,視頻聊天對學生的誘惑很大,一些學生經常沉浸在這些愛好中,失去了定力。一些學生非常聰明,但是由于分心嚴重,總是在一些和學習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投入大量的精力,致使學習成績總是難以得到提升。在信息化時代,一些網絡游戲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耽誤了學生的成長。鑒于此,教師就應該努力糾正學生的不良思想,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把學生的精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比如,對于一些定力不足的學生,教師可以牽頭成立一個小組,對這些學生進行重點培訓。小組成員可以結成一對一的互相監督關系,共同商定完不成學習任務和作業就不準去游戲。小組成員要對每天各自的學習時間和游戲時間進行記錄,周周總結、月月總結,當一些學生發現自己在娛樂和游戲中荒廢的時間遠遠超過學習的時間之后,一定會有所感悟和啟發,進而痛改前非,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
4.注重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極為重要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對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足的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他們各科的學習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學生帶著預習中的問題聽教師講課,既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又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從上學年開始,學校對課前“小研究”進行了有效的設計,也就是對每篇課文的預習題進行針對性的設計,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當前的預習教學,教師往往是把預習工作交給學生回家完成,這種方法對于一些學習自覺能力比較好的優等生來說還算是有點效果,對于自制力不足的學生則很難保障他們的預習成效。因此,教師應該有意改變預習布置方式,如把預習拿到課堂上,在教學開始之前先給學生一定的預習時間,讓學生自己閱讀和理解。然后,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可以在不影響教學進度的基礎上進行適度引導和講解,并在之后正式開始教學。此外,教師如果非要把預習交給學生自己完成,一定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如把學生分成幾個預習小組,把距離不遠的學生組在一起,讓他們自己選擇在一位同學的家中完成預習作業,也可以另想辦法。這樣,能讓學生們在互相監督和促進中完成預習作業。
5.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性
所謂學習習性,指的是學生在學習中所養成的正確的坐姿、聽講習慣和課堂筆記記錄習慣,還有在考試中形成的正確的解題和總結反思習慣。這些習慣要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教師必須要重視的,也是廣州市從化區教研室從上學年開始優質課評比的必備條件之一。但是從現階段來看,一些教師的重視度不夠。有些教師除了對學生的聽講情況進行糾正,讓學生不要搞小動作、集中注意力之外,對于學生其他形式的學習習性沒有盡到應有的監督責任。一些教師沒有查看學生課堂筆記的習慣,只是把如何正確做筆記的方法教給學生,致使學生的筆記亂七八糟,沒有條理,層次不明,起不到通過復習筆記鞏固課堂知識的目的。針對學生的聽講質量,教師也沒有和學生一起交流溝通。對待考試中的錯誤題型,教師也是糾正式地講解,沒有對這些錯誤資源進行高效利用,使得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相同的問題上做錯,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引導,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幫助學生一點一點改正。這樣,學生才能破除這些陋習,不斷進步。
總之,學生的學習習慣從總體上來說尚待完善,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教師對此要予以充分的重視。每個學生由于個性的不同,在學習中會養成各種各樣的習慣,需要教師針對具體的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定力,注重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性,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韓寶月.論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內蒙古教育,2017(24).
[2]張學科.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J].甘肅教育,2014(10).
[3]張龍碧.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實踐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2(03).
[4]程少銀.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