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珠
摘 要: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語文教師應重視寓言教學,引導學生寫方正漢字,感文字之美;讀角色對話,悟人物之情;品事物變化,思寓言之意;拓展學習空間,樹立大語文觀。
關鍵詞:小學語文;寓言教學;寓言味;文字之美;大語文觀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7-0056-01
語文教材是由精選的各類不同文體的文章組成的。文章的各類體裁各有特點,各有教學規律,各自承擔不同的教學功能,共同助推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其篇幅短小,語言精練,蘊含深刻道理。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寓言教學方法進行探究。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載體,作為學生就應該寫好漢字,因此語文課堂應扎扎實實地推進寫字教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第一學段要掌握漢字基本筆畫,能按正確的筆順書寫。第二學段要用硬筆正確熟練地書寫漢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第三學段要在書寫過程中體會漢字的藝術魅力。學生除了要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整潔外,應力求美觀。例如,在《扁鵲治病》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應扎扎實實地引導學生賞字、析字、寫字。板書課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書空,要提醒學生:“扁字上頭的戶不要太寬,下面的橫折鉤要寫寬寫扁,鵲的豎折折鉤是這個字的最低點。”每個漢字都有一個重要的筆畫,抓住主筆,寫好主筆,就能把字寫好,寫美觀。教師如果指導得法,這種潤物無聲的妙處就在一筆一畫的示范里,就在一字一句的提醒中。
指導學生書寫漢字,教師要舍得花時間。如在指導“燙”字的書寫時,教師可從筆畫的間隔距離、高低變化、長短之別,引導學生細致地進行觀察,并留出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寫好后,可同桌互評,教師要對寫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種有指導、有實踐、有反饋、有評價的教學方式,能將寫字教學落到實處。
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是語文學習的主渠道,是語文學習永恒的主題。寓言故事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更適宜有感情地朗讀。例如,在《扁鵲治病》一課的教學中,為讓學生體會蔡桓公面對扁鵲第一次上門治病時那種傲慢、輕視的態度,教師可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把蔡桓公那種傲慢的語氣讀出來。在教師的積極鼓勵下,學生們讀得興趣盎然。在這層層遞進、頗具表演性的朗讀中,學生完成了對文本人物形象的認知,領悟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語文味從讀中來。不管是示范引路,還是角色體驗,不管是技巧指導,還是創設意境,不管是詞語玩味,還是符號感悟都應扎扎實實地落在一個“讀”上,要變著法兒讓學生讀。在語文課堂上,學生的興趣是讀出來的,學生的激情是讀出來的,學生的語感是讀出來的,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讀出來的,一堂好的語文課也是讀出來的。
寓言教學以學生讀懂故事為表,理解寓意為里。悟理是一種思維訓練,它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在《扁鵲治病》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抓住事物變化這一關鍵因素,做到提綱挈領,促進學生對細節的玩味,對寓意的思考。教師可把蔡桓公態度的變化作為切入點,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各種變化。這簡直是一石擊起千重浪,學生們說病情的變化,說療法的變化,說扁鵲的變化。抓住變化,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他們還從人物的動作、時間的變化等角度出發,提取信息,積極交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最大的收獲。更為可貴的是學生在分析、歸納中懂得了“小病不治會變大病,小錯不改會變大錯”的道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思維品質得到了訓練和發展。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寓言耐人尋味,也具有多元寓意。如《扁鵲治病》這則寓言,從蔡桓公身上可以看出:剛愎自用、太過固執就沒有好結果。還可以看出:應該防微杜漸,把錯誤扼殺在萌芽之中。從扁鵲身上,可以看出:這既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又是一位對病人高度負責的醫生。因此,教師應關注文本的多元解讀,引導學生多角度地發現文本所傳達的信息。在學生交流各種變化時,教師應多駐足,多啟發,引導學生們體會醫者仁心。
以“大語文”觀指導語文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和有效途徑。語文教材僅僅是一個媒介,有效的教學,應跳出教教材的樊籬,以教材為憑借,拓展學生學習空間。 例如,在《扁鵲治病》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巧妙地實現語文向生活的拓展,向文學的拓展,將寓言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
總之,語文教學只有在“慢焙細炒”中,才能散發芬芳,在這一寫、二讀、三品、四拓中,學生在語言文字中走了個來回,語文素養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升。閱讀是一種文體思維,什么樣的文章就應該采用什么樣的閱讀方法。我們期待“語文味”能在“寓言味”中散發芬芳,也希望“寓言味”能在“語文味”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毛小仙.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寓言教學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S1).
[2]樓琦君.例談小學寓言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