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海華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接受新理念、學習新技術、提升綜合素質的關鍵時期,因此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智慧課堂能夠改變學生長久以來作為被動聽者的角色,力求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營造師生平等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教學生活化,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從而構建信息技術智慧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智慧課堂;自主學習;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8-0067-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已經邁入了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因此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枯燥,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怎樣能夠讓信息技術這門功課對學生有實質性的作用,構建信息技術智慧課堂,是每個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想讓信息技術課堂真正成為智慧課堂,就要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扮演管理者和領導者的角色,主要任務是將學生引導到正確道路上來,讓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那么怎樣構建信息技術智慧課堂呢?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是很重要的,只有有興趣,學生才會愿意學習,也更愿意想辦法解決問題。學生從信息技術課中學到的知識,大多數都是純理論的內容,相對枯燥,所以教師就要設計趣味性的課堂,將枯燥的知識以趣味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例如,在教學Flash的應用時,教師可以下載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動畫讓學生觀看,激發他們的興趣,然后進行理論教學。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制作動畫,并展示小組動畫作品。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對信息技術課程更有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角,而教師只是引導者,因此教師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這門學科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外,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并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主。這就需要學生自己探索,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或者在上課時留給學生一點時間自己思考和學習。例如,在教學“自定義動畫及幻燈片切換效果的設置”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然后對于學生的知識盲點再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知識盲點,對知識記憶得更加深刻,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習更有針對性,更加高效。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應該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以一種平等的關系溝通。教師應該走入學生中間,采納學生的意見,關心學生的生活,給他們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為了讓師生能夠互相理解,教師和學生都要多進行換位思考,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角色互換。教師可以讓學生體驗當老師的感覺,而教師也要坐在下面認真聽講,用學生的方式理解問題。這樣可以大大拉進師生關系,增進師生的相互理解,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課堂教學更加順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多一些教學新思路。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教學,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
對于課堂教學的設計,教師可以從生活出發,以身邊的人或事作為素材,結合實際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將枯燥的課堂變得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用Excel進行運算”這節課上,教師就可以把班級的成績單作為上課素材,讓學生計算總分、平均分、單科排名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又如,在“別樣PPT”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一些學校和學生的照片等作為素材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利用這些照片以“心中的學校”為主題制作PPT。這樣,可以讓課堂與生活聯系到一起,構建信息技術智慧課堂。
信息技術教學要求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并存,因此想學好這門課,就一定要理解其理論知識并且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但是對于一些問題的探究,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這時候就需要合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可以感受到團隊的力量,提高交往能力,而這種能力也是學生未來走向社會所必備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完成任務,讓能力較強的學生起帶頭作用,小組成員一起攻克難題。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學會合作解決問題。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已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基礎學科之一。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基礎為準設計課堂教學,給學生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懂得自主學習,在理論與實踐中得到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從而成就信息技術智慧課堂,實現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晨.中學信息技術智慧課堂研究分析[J].中小學電教,2018(05).
[2]陸平.信息技術課堂的文化創建[J].江蘇教育,2018(83).
[3]王曉玉.高中信息技術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D].天津師范大學,2018.
[4]楊晨.中學信息技術智慧課堂研究分析[J].中小學電教,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