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華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法,能將數學融入生活,讓學生以一種生動靈活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直觀感受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生活情境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生活情境法;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7-0092-01
小學生對于數學的認識往往就是計算、做題,生活當中的數學對于他們來說并沒有什么印象和概念,然而在生活中數學卻是真實的存在。如客廳的方形地板要用多少平方米、廚房的菱形瓷磚要用多少塊、進行買賣交易等,都會用到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將生活融入到數學教學中,使數學教學更生動、更靈活、更形象,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生活情境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現代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因此,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構建新型的課堂環境,使得學生在生活化的探究環境中提升數學綜合能力。小學生年齡小,對生活中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而數學學習比較枯燥乏味,特別是數字較大的計算和復雜的解題過程還會令他們產生厭煩心理,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從生活情境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知識融入數學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更需要進行強化訓練,為此,教師要注重選擇與他們當前學習基礎相適應的生活情境。此外,學生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在自己的生活圈中,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生活情境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真正做到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
1.開展生活化活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所接觸到的生活現象與數學教學相結合,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再將這些知識通過生活情境展現出來。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會感到乏味,就會充滿新鮮感。創設生活情境,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易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當然,低年級學生大多數都不具備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剛開始,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和幫助,逐步讓學生學會自己解決生活當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這個過程,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覺得,數學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好處和幫助。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一次小型售賣活動,利用虛擬的貨幣進行交易,讓學生從家里帶來糖果或零食進行售賣。學生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糖果和零食,并利用虛擬的貨幣進行結算,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應用能力。教師要對貨物的價格進行控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可按照正常價格模擬銷售。售賣活動結束后,教師要讓學生討論交流,說說在售賣過程中所接觸和使用的數學知識有那些。
2.創設生活化情境,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在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千萬不能因為學生年齡小,便忽略對學生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培養。為此,教師在創設生活化情境時,應適當增加難度。例如,在“圓的面積計算”的教學中,教師可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小明去吃披薩,點了一個10寸的披薩,可是服務員上錯了,上了一個5寸的披薩,然后服務員告訴小明,我再給你上一個6寸的披薩,剛好11寸,多的一寸當作是對你的補償。(10寸的披薩半徑為5寸)那么,小明是否得到了補償呢?這種題目誤導性很強,學生會潛意識地覺得,5寸加6寸是11寸,還多了一寸,小明一定是得到了補償??墒抢脠A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就會知道小明不但沒有得到補償,反而還少得了。10寸的披薩半徑為5寸,面積是78.5,5寸的披薩半徑為2.5寸,6寸的披薩半徑為3寸,它們兩個的面積相加才47.885。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圓面積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如大家去蛋糕店買蛋糕,一個10寸的蛋糕為80元,一個5寸的蛋糕為40元,這個售價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理由是什么。教師將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數學知識融入數學教學,在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的同時,激發了學生挑戰數學拓展性訓練的興趣和激情。
綜上所述,小學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有限,數學知識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單純依靠教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法,能將數學融入生活,讓學生以一種生動靈活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直觀感受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鄭麗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2]余漪.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
[3]孫凱華.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