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對于當前高職院校各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管理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應用積極心理學展開學生管理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職生的自我管理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文章首先概述了高職生的心理狀況;其次分析了當前積極心理學在高職院校學生自我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再次探討了積極心理學在高職生自我管理中的應用完善對策。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職生;自我管理;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03
應用積極心理學展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能夠在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時,實現全面發展。但是,當前積極心理學在高職院校學生自我管理中的應用情況并不理想,仍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管理方法過于簡單、評價標準單一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積極心理學在學生自我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當前所存在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生學習目的性不強
通過深入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當前很多高職生存在著學習目的性不強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突然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以及生活環境之后,往往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很多學生由于自身并不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夠適應,在這一過程當中,也就出現了心理適應障礙。不僅如此,當前雖然我國已經放開了計劃生育政策,但是很多家庭依然是獨生子女家庭,這也就導致很多高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主生活能力并不強,很多事情都要依賴父母,進而出現心理適應障礙。
(二)人際關系緊張
很多高職生在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以及生活環境之后,離開了以前師生的陪伴,人際關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職生人際關系主要包括和其他學生以及教師的關系。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后,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緊張,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生活習慣導致的,彼此之間的行為、作息時間等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無法達到有機的協調統一。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緊張,主要是由于學生接觸新的教師之后,無法很快實現良好的溝通,再加上對于新環境的不適應,最終導致出現失眠以及悶悶不樂等現象。
(三)感情危機
高職生在感情方面的危機,主要表現在和家庭、同學以及異性關系方面。通過實際的調查分析我們發現,當前很多高職生的感情處理能力并不理想,往往會出現用沖動、粗暴的方式來快速結束一段感情的現象,這對于雙方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與此同時,由于缺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有很多學生出現了相互攀比等現象,這不僅導致原本純潔的同學情誼破裂,甚至還會導致出現心理問題。
(一)管理方法簡單,過分強調學生消極情緒
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的過程當中,往往存在著“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管理思想。當學生犯錯的時候,管理人員往往會采取批評以及責備等方式來進行管理,甚至有的高職院校采取的是軍事化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雖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效果,但是深思之后我們可以發現其中存在著一系列的隱患。站在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學會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差異,學會欣賞學生,重視學生的優點,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價值。由于很多高職生并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在這一階段如果過分關注學生的缺點的話,極易導致學生主觀情緒的變化,進而影響對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
(二)評價標準單一,影響學生多元化發展
隨著校園安全事件的頻頻發生,當前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學校安全方面的問題,采取軍事化管理,以確保學生安全健康發展,希望能夠培養出更多聽話的學生。站在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這一管理思想是非常片面的,過度的管理反而會適得其反。高職院校應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品質提升以及安全教育上,當學生的道德素質以及安全意識提升之后,必然能夠降低不安全事件的發生。但是由于當前很多高職院校所應用的評價標準和現實需求兩者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過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錯誤地認為培養學生的品德就是要培養老實、聽話的學生,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三)自我管理在學生管理中的效果不明顯
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能力和普通院校學生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并且不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而會出現遲到、上課走神等現象。不僅如此,很多高職生還存在著學習困難的問題,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厭學心理,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做一些和課堂無關的事情。當學生厭倦學習之后,就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比如玩游戲等等,這也就使得高職生的管理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對于學生接下來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一)引導高職生用積極的思維認知自我
積極心理學更多注重的是對自我進行更加全面而客觀的分析,同時要以積極的思維來認知自我,用包容的心態來對待自己,培養自身的正能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學會合理地引導高職生正確地認知、分析自我,并作出科學的評價。現階段,由于很多高職生自身的自我意識發展并不完善,極易出現自我意識異化的現象,非常擔憂、恐慌自己的前途,害怕自己會在這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被淘汰,這樣很多的高職生感到無所適從,最終也就出現了焦慮以及抑郁等負面情緒。在這種情況下,高職生要學會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認知自我、面對未來,充分做好自我管理,同時要充分結合實際狀況來進行評價,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在此基礎之上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的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發展目標,以此更好地實現學習自理、生活自理。
(二)啟發高職生對遇到的問題作出積極的解釋
每一名高職生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因此思想也是自由的,在面對不同問題的時候,會有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心理學注重從兩點來探索出現問題的積極意義。第一點,要深入地研究分析出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第二點,在對問題完成分析之后,要對問題本身產生積極的體驗。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名高職生就要學會從積極的視角去研究、分析問題。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總是要面臨一系列的挫折。而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的過程當中,也會面臨很多的難題,甚至會出現重大創傷,這都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打擊。由于高職生生活經驗并不豐富,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在家庭的呵護中長大,在面對這些挫折與困難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抱怨的心理,無法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迎接困難,這對于學生接下來的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基于此,高職院校學生在面對困境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學會站在積極的角度去思考、看待問題,培養更加積極的情緒體驗,并探尋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困境和逆境當中尋求積極的資源,進而以更加積極、飽滿、熱情的心態去迎接挑戰,戰勝困難,最終獲得更加積極的問題體驗。
(三)教育高職生理性審視現實,積極悅納自我
每一名高職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具備非常明顯的優點,同時也會存在一些缺點。在這種情況下,高職生必須要學會以理性的眼光去面對現實,承認自己的缺點,并且要學會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激勵,加大對自身潛力的挖掘力度,進而更快地將不利因素轉變成有利的條件,最終促進自我價值的實現。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學生要敢于面對現實。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會面臨一系列的艱難險阻,作為高職生,應充分地意識到所面臨的每一次挑戰都是歷練自己的良好機會,要學會在逆境當中成長,培養自身在困境中發展的能力,將當前在學習以及生活當中所面臨的一系列的挑戰,轉變成自己人生成長當中的財富。
(四)培養高職生樂觀的人格特質
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過程當中,應充分重視對學生的人格特質的培養,培養其樂觀的人格特質。調查研究表明,當前高職生正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當中,很多高職生出現了內心脆弱、敏感以及情緒多變等現象。美國著名心理學家A·艾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緒法,他認為,導致我們每一個人產生情緒困擾的最關鍵因素是進行了不合理的思考。由于每一個人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的人具有克服不合理思考的能力,改變消極情緒,進而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去看待問題、面對人生,從而形成更加樂觀的人格特質。舉個例子來說,當前部分學生存在著“混日子”的心理,不愿意參與到班集體以及學校活動當中,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當中,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感到非常迷茫。其實,這就是一種非常悲觀的人格特質,對于學生接下來的學習以及生活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充分重視對于學生的樂觀人格特質的培養,使其能夠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參與到班集體以及學校的活動當中,將活動作為學生自我管理的載體,在活動當中,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實現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五)幫助高職生有效地調控自我
自我調控作為學生自我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指的就是學生自愿、主動地改變自己在心理以及行為等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的不足。這一過程,充分地體現出學生自我意識的能動性,同時也是學生自我意識不斷成熟的重要表現,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具備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的高職生,能夠反思自己在現實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理性的思考,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改變。積極心理學認為,每一名學生其實都是自我管理者,在自我調控的整個過程當中,也許會存在自我內心沖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加強對高職生的自我調控以及管理能力的培養,以肯定的眼光去看待學生,促使其樹立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實現有效的自我管理與調控,確保自己時刻處于最佳狀態,以此來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六)構建和諧的社會支持系統
社會環境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職生積極人格特質的形成。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更好地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高職生自我管理當中,就要加快構建和諧、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進而為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管理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在整個過程當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品質培養,積極地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社會范圍內,營造積極的氛圍,進而為接下來高職生的自我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綜上所述,學生管理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應用積極心理學展開這一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自我管理水平。針對當前積極心理學在高職院校學生自我管理應用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我們要積極地采取富有針對性的措施,引導高職生用積極的思維認知自我,啟發高職生對遇到的問題做出積極的解釋,教育高職生理性審視現實,積極悅納自我。培養高職生樂觀的人格特質,幫助高職生有效地調控自我,構建和諧的社會支持系統等。通過這些有效對策,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實現全面發展,促進高職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彭艷.積極心理學在中職學生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7).
[2]馬顥寧,孫紹田.關于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7).
[3]程偉,耿曉偉.淺談中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17(8).
[4]侯梅,毛燕,陳敏,周忠誠.高職院校構建大學生自我管理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綠色科技,2017(23).
[5]鄧斌.高職院校對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0).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孟健(1992.9— ),男,漢族,江蘇泰州人,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