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落實素質教育及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育教學實踐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教師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需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立足點,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對此,文章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依據,了解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相關策略,以期有效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實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02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20
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點學科,語文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意義重大,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手段實現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緊密聯系,保證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和精髓,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
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實踐時加強語言的積累,主動參與不同的語文交際活動。教師可以在完成主題教學任務之后開展不同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豐富個人的知識,積累豐富的語言,這對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關鍵性的作用。
首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晨讀的時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朗讀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在反復朗誦的過程中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提高個人的語感和語文素養。其次,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多自由演講的機會,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演講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著關鍵的作用,這種較為簡單的口語表達訓練非常容易操作,取得的效果也較好。教師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切入點,讓學生在課后搜集相應的信息,然后在課堂上自由演講。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能夠培養學生主動發言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膽量,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表達個人的真實意見和看法。
口語基礎訓練是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結合專項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實際情況,以分層次教學為主體,采取層層遞進和循序漸進的形式來保證學生掌握正確的口語交際技巧和要求。專項技能訓練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需要關注口語交際訓練的新標準和新要求,明確學生在主動參與和實踐過程中的真實情況,提煉出訓練的要點和重點,讓學生能夠按教師的指導進行合理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以不同活動形式的合理安排和篩選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具體參與和實踐的過程中,對一些反復出現的個別詞匯進行主動的記憶,掌握關聯詞的運用技巧,保障語言表達的條理性和邏輯性。
需要注意的是,專項口語訓練涉及的內容相對復雜,教師需要注重對過程的分析和研究,了解不同環節的具體實踐要求,關注對專項口語交際環節過程的分析,將學生的自主觀察、討論和后期的基礎實踐相聯系,給予學生更多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和思考。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的參與情況和主觀能動性進行后期的評價和引導,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的不足,從而在后期進行針對性的突破和改進,這一點對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良好的口語交際水平意義重大。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及自主學習能力都不相同,所以教師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實質需求,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和指導。
語文課本是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師需要對課本進行深入的解讀,提煉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大綱的引導下落實不同的教學任務。課本閱讀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結合實踐調查不難發現,在推動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國的新語文教材產生了較大的變化,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能夠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目前的閱讀能力,關注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應用技巧。在課本閱讀實踐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學生能真正實現個人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時,需要為學生提供有趣、活潑且生動的交際環境,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讓學生能夠產生一定的交流和表達欲望,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互動,其中善于交流和樂于交際是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點和核心。
課本閱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復雜,教師可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且角色扮演要以學生為主體。從目前來看,大部分語文教材中涉及的角色,扮演活動比較豐富,教師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比較貼近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角色的活化和具體演變,讓學生能夠對角色有一個更加深入的感知,主動參與角色的扮演活動,從而實現個人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綜合提升,更好地掌握不同角色扮演的技巧。另外,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角色扮演實踐形式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更好地體現教學的針對性和人性化,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和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具體表現,采取恰當的策略和手段,推動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曉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J].學周刊,2018(7).
[2]朱竹娟.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6(12).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張克利(1972.11— ),男,漢族,甘肅榆中人,副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