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 王娜
摘要:我國對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時代背景之下,農村金融機構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助力優化鄉鎮產業結構、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以及營造良好農村信用環境等方面有著重要戰略與實踐方面的意義。目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依然有諸多問題,不能滿足我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對金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
關鍵詞: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349-01
引言
農村的金融機構作為新時代中對農村供給側改革推動難點方面,也是對農村活力與發展經濟,還有振興鄉村等關鍵的一個環節。對農村的金融發展路徑研究,這成為對現階段中農村金融供給不平衡、充分方面問題關鍵所在。對順利實現十九大提出目標與改革方向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村金融服務能力的影響因素
(一)法律政策環境尚不完善
缺少相應農村金融法律政策,雖然農村金融立法已經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但是對相關農村金融法律還沒有正式的出臺,這讓農村金融發展缺少法律方面的依據,進而弱化農村金融性質與功能。相應金融機構在指導與開展金融服務方面沒有得到明確法律條文約束。在正規的金融機構方面角度來講,在對“三農”發展助推方面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現有國家與地方相關農村金融政策執行的效果、政策目標之間有很大差距。
(二)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不足
目前,對于農村金融產品創新方面,金融創新的產品十分重要,能夠解決部分的返鄉農民工創業方面資金不足問題,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在傳統的貸款、存款等方面上,農村的金融機構業務是有一定局限性存在的。對于信貸產品方面,除了有農業銀行推出小額惠農貸、農村信用社提供小額信貸外,對于其他合適信貸方式還沒有出現,對新興理財產品等其他農村金融產品更為缺少。
(三)農村信用缺失嚴重
農戶信用檔案建設可持續不足,對于政府政策依賴性相對較強,假如說政策出現不連續,不能持續更新農戶信用信息。因為農戶資信信息管理復雜性,需要系統頻繁的收集整理相關資信和經營情況,這一筆人工、經費如何進行解決,這成為農村金融機構面臨的難題。另外,缺少農戶信用評價體系的統一標準和規劃,僅有少數農村地區成立了專門的農戶信用評價小組,多數的農村金融機構對第三方農戶信用的評價機制還沒有建立,不同涉農金融機構,其對農戶信用評價中統一標準的缺少,了解農戶情況缺乏,造成了評定結果缺乏真實性。
(四)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完善
對相關的農村金融機構完整、有效人力資源管理的體系尚未形成,這是因為機構自身發展前景缺少明確預期,所以,對人力資源規劃方面不重視。在人員招聘與錄用中,農村金融機構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從業人員素質與一般商業銀行從業人員相比要高,但是,現實中對高素質人才是很難錄用的。在工資、激勵、福利角度來講,農村金融機構在激勵手段、措施方面,和商業銀行相比不完善,缺少一定的吸引力。另外,相關績效考核制度沒有建立。對于員工培訓與發展重要性認識不足,員工培訓沒有被納入在機構戰略規劃中。
二、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能力的措施
(一)優化農村金融法律政策環境
基于農村的政策性金融立法角度上,明確政府、銀行業監管機構和人民銀行間關系,充分的發揮出政策性金融機構對于農村金融在發展方面的作用,對于農村合作進洞立法方面上,還需要充分的把法律地位、監督的方式、權利與義務等明確,可以讓農村的信用社,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真正的有法可依,與此同時,還可以接受法律方面保護和監督。另外,對于民間金融組織立法方面,重點規范經營方向和行為,對于地方性的法律在農村的金融發展方面針對性和可使用性充分保證,還應該保證法律貫徹和認證的執行。另外,把農村的金融環境政策不斷完善,這需要有關的執法人員充分的掌握農村方面金融的政策,提升執法中的水平,還需要加大相關政策方面宣傳的力度。
(二)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
各個涉農金融機構需要對農村不同層次需求者制定個性化服務和產品,構建完善的農村貸款管理機制,重視金融服務的創新,從而滿足對農戶信貸的需求。同時,建立農產品的期貨市場,積極引導農業企業、大戶參與期貨交易。另外,推進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持續發展,進而完善相關風險分擔的補償機制。此外,也應該對農貸抵押物的范圍適度擴大,根據農村風險需求存在的差異性,創新特色保險產品。另外,完善財政補貼的制度,為農業的生產保駕護航。
(三)完善農村信用體系
強化農村的信用評價體系,應該對農民的失信行為,還有各個指標等方面充分的考慮,同樣能夠對各種的歸回分析理論借助,進而能夠把農民的違約率確定,判斷農民違約中存在可能性。同時,需要完善相應農村征信的制度,建立信用的大數據動態監測、信用激勵約束機制,改善農戶的個人信息記錄,逐漸從“管制約束”向著“激勵引導”方面轉變進一步的實現。
(四)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伴隨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伴隨員工和客戶的數量不斷增加,這需要對組織機構進行調整,人力資源管理有重要方面推動的作用。農村的金融機構應該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規劃的工作充分重視,有效的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體系進一步完善,這就需要考慮宏觀經濟與政策和市場勞動力等外部方面的因素,同時,還應該考慮內部方面的影響因素,包括自身行業特征、經營情況、機構發展的目標以及文化等。
三、結語
對于農村的經濟還有整個的國家經濟在發展方面上,有重要作用的就是農村金融。把農村金融市場充分的完善與建立,這樣不只是可以把農戶收入進一步提升,同樣的還可以把農民在福利方面水平提升,進而也能有效減少農村的貧困人口數量,更好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同樣,對于國民經濟和諧發展也有推動作用。提高農村金融結構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能夠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進一步實現,在此基礎上,利用產品和服務創新,農村的金融機構能夠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