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媚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旅游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也在日益進步,各地的區域旅游各有不同,旅游產生的經濟效益也千差萬別。本文通過區域性的經濟知識和旅游經濟差異的知識,結合山西省的歷年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和數據處理,定性定量地對比了山西境內的多個區域的旅游經濟水平差異和地域時間分布情況,闡述了山西省區域旅游經濟產生差異的原因,分析了各地區旅游經濟良性發展的具體因素,并且對這種旅游經濟差異問題的解決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和方法,為當地的旅游經濟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山西省;區域旅游經濟;差異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7;F59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495-01
引言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地旅游行業也隨著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環境,在這個競相發展的環境中,地方旅游要想能夠脫穎而出,必須要在公平競爭的情況下,通過相應的差異分析方法和解決辦法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目對區域旅游經濟的差異分析作為地區經濟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素,對一個地區經濟的平穩高速發展十分關鍵??梢詮膮^域內部進行調整,提升當地的旅游經濟水平,為本地區旅游業的平穩發展保駕護航,間接地推動社會經濟騰飛,服務于現代化經濟社會。
一、區域旅游經濟差異分析的概述
我們都知道,正是由于各地域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所以區域的旅游經濟也會產生差異,區域的旅游經濟差異屬于地域經濟差異的一部分。如果一個地區的區域旅游經濟發展差異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發生變化,就說明區域旅游的生產力相關要素在整體的配置方面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區域旅游經濟差異的評價分析對于地區的旅游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階段我國的專業研究人員從幾種角度來分析了對區域旅游經濟產生差異的因素,具體有當地的旅游資源、旅游城市的競爭水平、出入境的人數和當地的旅游經濟總體發展水平,國外的專家學者更多的從地區旅游經濟的主觀與客觀方面來對比分析旅游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現象。
山西省的旅游產業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能源轉型發展的情況下不斷地擴大規模,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作為第三產業已經為山西省帶來了經濟快速發展的源動力。不過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各個地區的發展會有差別,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各地的經濟發展基礎各異,各地的地理位置的自身條件限制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政策差異等,都催生出區域旅游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對區域旅游經濟差異問題進行研究可以充分地認識各地差異形成的具體過程以及他們未來的發展前景展望,能夠很好地優化當地的旅游業的經濟構架,推動區域旅游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這篇文章通過將區域數據的差異進行標準差和相關變異系數的對比分析來認識到山西省各地市的區域旅游經濟的差異現象,通過分析來突出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差異的原因和差異的特點,對于各地的區域旅游經濟正確發展提供相應的政策和意見,實現多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相輔相成,全面提升山西省的旅游經濟發展水平。
二、區域旅游經濟出現的差異的總體變化特點
近十年來,山西省的各個地區和市縣的旅游經濟發展情況千差萬別,旅游產業的變化也體現出一種往復波動性。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水平不斷發展,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旅游產業差異也愈來愈小,雖說部分年份有較大的差異,但是總體上來說差異的規模是逐漸變小的。山西省的區域旅游經濟整體上呈現出不均衡的情況,就拿18年來說,山西省內個地市的區域旅游經濟收入從高到低可以分為:太原、長治、晉城、臨汾、晉中、大同、運城、呂粱、運城,而且前后幾年內這個順序基本保持著,沒有較大變化。通過山西省旅游經濟總體差異的標準差和變異系數的計算對比發現,各地的旅游經濟差異逐年減小。
三、相關旅游經濟產生差異的原因
1.地理條件的差異
從旅游經濟總量上來看,居于前三位的城市是太原、大同和晉中三座城市。
山西太原是該省的省會,所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再者,太原市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理條件優越。它位置處在山西的中間地帶,有山有水有盆地有平原,地勢極佳。大同市在山西的北部地區,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屬于黃土高原的東北角處。晉中市也在山西省的中部地區,東邊是山西太行山,西邊緊鄰山西汾河,和太原市相鄰。這座城市是山西省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太原市向南發展的門戶地區。而運城市是一個“邊角城市”,它是山西、陜西和河南的三省交界地點,處于黃河經濟繁榮圈內,和晉城市、臨汾市、渭南市和河南三門峽市毗鄰,南部緊靠黃河,北部依托呂梁山,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都會有許多游客跨區域來游玩。除了這幾個城市外,山西省內的其他城市在地理條件上沒有太多的優勢,所以它們的旅游行業對游客的吸引力不太高。
2.與旅游相關的基礎設施差異
與旅游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時旅游業發展的硬件條件之一,相應的配套設施包含游覽設施、景區住宿條件、購物條件等,另一方面是旅游過程中的服務類型,包括交通運輸服務、食宿服務和社團服務等等。設備和服務兩者密不可分,共同促進旅游公司的發展,旅游企業和相關人員就是這些設施和服務的提供者。各地的旅游設施和過程服務水平不一決定了旅游基礎建設的差異。
3.文化旅游挖掘程度的差異
山西發展文化旅游業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且省內各地區文化旅游資源多姿多彩,各有所長。運城市根祖文化、晉中晉商文化挖掘得較好,其它地區可拓寬文化旅游挖掘渠道,以縮小地區間旅游經濟差距。
四、推進區域旅游經濟健康發展的措施
要想實現山西全境內的區域旅游產業協調發展,首先要通過歷年的經濟數據分析來正確認識區域旅游經濟差異,適當的發展差異可以促進山西省整體的旅游產業經濟的發展。依據各地的地方特點開發出各自獨特的旅游資源,形成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旅游經濟體系。將省內的旅游資源和設施共享,降低成本,提高經濟利用率。對于省內的各種旅游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如文化旅游資源、地形地貌資源、雜糧特產資源、非遺資源等,需要進行有效的宣傳和推廣,只有推向市場才能轉化為經濟效益。
五、結語
只有進行合理的旅游資源整合以及旅游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才能避免地區旅游在發展過程中差異性減小,總而言之,科學有效的改進措施必然會引領山西省內各地的旅游經濟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