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罕光
摘 要:講解員職業道德修養的好壞不僅體現了一個博物館的服務水平和質量,還體現了博物館講解員隊伍的職業素養和道德素養,直接影響外界觀眾和社會各階層對博物館陳列展出文物、展品獲取知識的信息量和接受教育的層次,也影響著博物館的公眾形象。
關鍵詞:講解員;作用;職業道德
博物館是承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和重要窗口,更被視為高雅的文化殿堂和圣地,與一般的民俗娛樂場所相比,博物館的文化品位顯然要高出許多。講解員擔負著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以及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的重要任務。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講解員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講解員口頭講解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全國各大博物館都紛紛應用了一些高科技的智能語音信息傳播手段,但講解員傳統的口頭講解是其他高科技手段代替不了的,口頭講解仍然是大多數博物館向觀眾傳遞博物館信息的主要手段。在口頭講解的過程中,講解員可以察言觀色,根據觀眾的喜好來隨機應變,當發現觀眾在聽講解過程中心不在焉時,講解員就可以簡單介紹,一帶而過。當觀眾很感興趣時,講解員就可以多講一些內容,這樣既顧及到了觀眾的感受和情緒,又提升了傳遞博物館信息和教育觀眾的水平和質量,還尊重了觀眾的興趣愛好。另外,由于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講解員可以根據觀眾的心情和喜好來控制講解內容的深淺和決定講解時間的長短,這是現代化科技手段取代不了的。例如,邊疆地區少數民族觀眾來博物館參觀時,都需要講解員的口頭講解,通過講解他們才能準確地了解文物的歷史價值、科學研究價值、藝術欣賞價值和文化價值。
其次,講解員面對面的講解具有一定的親和力與感染力,重點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與互動關系。一場生動有趣的口頭講解可以把觀眾帶入博物館的陳列展品及文物的深層含義中去,使博物館展廳中的陳列展品和文物栩栩如生地“活過來”。科學的陳列配上生動的講解,兩者相得益彰。因此,筆者認為講解員的口頭講解是博物館與觀眾面對面思想交流、情感交流和互動的主要途徑。不斷提高和強化口頭講解服務水平和質量,才能真正地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博物館教育,才能發揮博物館教育的普及性和創造性,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2 講解員的職業道德修養
講解員可認為是博物館與觀眾之間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他們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高低以及精神面貌的好壞,都直接影響博物館的社會形象,也影響博物館以及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程度。所以,從長遠發展趨勢來看,每個博物館和各級部門都應該重視講解員隊伍的職業道德建設,把講解員的職業道德建設作為本單位、本部門的重點工作抓落實。而提高講解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必須提升講解員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水平修養和自身素質修養,這樣才能真正地增強講解員從事講解工作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起崇高的職業道德精神,全心全意為社會、為人民服務。
2.1 堅持學習,完善自我
一名優秀的講解員,他向觀眾講解文物知識和傳遞信息的過程,是以展品、文物為出發點,是通過生動的語言溝通藝術和專業的講解技能對文物知識進行提取、加工和升華的過程。這就要求每個講解員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沒有一定文化素養的講解員,只能機械地照本宣科,或是背誦式的講解罷了,達不到宣傳教育的效果。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在館領導的組織和帶動下,利用每周四的學習培訓時間,定期組織講解員學習博物館學、社會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語言學、邏輯學以及歷史文化學等方面的知識,提升了講解員的知識水平,為今后的講解工作儲備了豐富的知識。另外,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為了開闊講解員的視野和提高講解員的業務素質,分批次安排講解員到昆明、玉溪、福州、東營、西安等地博物館進行交流學習,還選派了幾名優秀的講解員到云南省博物館進行業務跟班學習。通過學習交流活動,開拓了講解員的知識面,對提高講解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2 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
講解員要滿腔熱忱地對待觀眾,因為講解員服務的對象是觀眾,如果沒有觀眾,講解員這個職業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就如同老師沒有學生就無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一樣。講解員必須樹立起為觀眾著想、為觀眾服務的思想意識,突出“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盡心竭力地為觀眾服務,為社會多做貢獻。另外,講解員對待觀眾要有一顆熱忱的心,做到平等相待、熱情禮貌、服務周到,處處體現出對觀眾無微不至的關懷。對觀眾提出的問題應有問必答,熱情主動,認真負責,讓觀眾滿意而歸。切忌對觀眾不理不睬、麻木不仁,更不能對觀眾冷若冰霜、生硬粗魯,這是對觀眾的不尊重,更是對講解員這個神圣職業的不敬。再者,面對觀眾的各種提問,講解員不要一問三不知,這樣講解員自己也會覺得無地自容,觀眾也覺得非常掃興,讓大家都陷入到尷尬的境地。所以,講解員除了要做到熱情主動服務之外,還必須要儲備各方面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觀眾。
近兩年來,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在館領導的重視下,狠抓講解員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教育,引導他們認識群眾教育工作在博物館事業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以此增強講解員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使他們逐步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宣教部在做好講解工作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咨詢服務。兩年多來,口頭解答和書面解答觀眾問題約140件,這項解答工作是一件嚴謹、科學而細致的工作,是講解員通過查閱各種大量資料和向專家、學者請教之后再作出的答復。
2.3 勤奮好學、刻苦鉆研
講解員同樣擔負著“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職責,所以要充分認識群眾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這就要求講解員要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加強業務學習,與其他科研單位、教育部門建立橫向聯系,從實際和理論上不斷學習和探索群眾教育的方法、技能和規律。因此,講解員要具有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的精神,如果沒有較高文化素質,講解員只能“背誦式”的解說和充當“傳話筒”的作用,這樣遠遠達不到宣傳教育的目的。作為一名合格的講解員必須掌握相關的博物館學、社會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歷史學等各領域的知識,這樣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建立起“自強、自尊、自重、自立”的職業道德觀,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和觀眾。
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在開展社會教育和講解服務的工作中,初步摸索出了一些新方法。例如,在基本陳列的講解工作中,要求每一名講解員要針對不同群體觀眾的需求,編寫出不同內容的講解詞,為幼兒園小朋友講解的“幼兒講解詞”,為小學生講解的“小學講解詞”,為少數民族觀眾講解的“少數民族講解詞”等。我們還經常組織講解員互相觀摩,交流經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館里還定期舉行講解員講解和演講比賽,為此還特別邀請了專家老師來為講解員進行點評,聽取專家老師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對今后講解員開展宣教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推動了講解服務工作的發展。
3 結語
講解員是博物館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因為講解員的工作處在博物館向觀眾宣傳、教育的第一線,是博物館直接面對觀眾和受教育者的橋梁和紐帶,講解員充當著博物館第一宣傳員和公共形象的重要角色。每個博物館和社會各界都應該重視講解員的社會作用和職業道德修養,并重視新時代背景下講解員的專業化隊伍建設。博物館還應重視講解員的職業道德修養,并積極加強講解員隊伍的職業道德建設,把講解員職業道德建設作為本單位、本部門工作的重點來抓。
參考文獻
[1]張建雄.市場經濟與講解員職業道德建設[J].中國博物館,1997(3).
[2]天津自然博物館.努力加強群眾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效益[J].文物工作,1986(6).
[3]蘇東海.從文化之爭談到博物館的教育職能[J].文物工作,1988(6).
[4]周筠.綜合性博物館社教工作的特性及對策[J].文物工作,1999(3).
[5]馬嬡.紀念類博物館教育職能的探索與實踐[J].文物工作,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