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
【摘要】任務型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已經廣泛地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任務型閱讀教學是指讓學生利用學習的資源,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是一種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開展教學,使得學生自主去觀察新的事物,并形成新的觀念,通過探究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學習初中語文課應必備的能力。
【關鍵詞】任務型;閱讀教學;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任務型教學法,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任務型閱讀教學是秉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的關系進行教學活動的,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中,不斷提升自身閱讀能力,進而促使學生高效率的學習。在實現新課程標準的同時,更能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這是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運用任務型閱讀教學應看到的成效。
一、任務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內涵和原則
(一)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的內涵
任務型閱讀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學生與教師關系的轉變,學生不再依靠教師照本宣科地“填鴨式”教學,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占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任務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調動學生積極性,長期如此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
(二)使用任務型閱讀教學應注意的原則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再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目標進行學習,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高質量的教學目標。如果學習目標模糊的話,學生學習中會出現摸不著思緒,一頭霧水的學習現狀,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每位同學的學習能力與個性發展,并有針對性地布置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能深入了解知識的本質,進而達到統一教學的目標。
二、任務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任務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較大的優勢,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應用,以滿足學生閱讀學習的需求,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水平,從而實現學生閱讀學習上不斷進步,推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同時也實現教師閱讀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
(一)巧設閱讀情境,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巧設閱讀情境,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進入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例如,在初中教材中《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如果學生之前沒有閱讀過這篇文章,以為說的就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的衣服。而不知道童話故事中真實的場景設定是皇帝被人愚弄了,只有聰明的人才能看得到衣服,誰都不愿意承認自己是不聰明的人。即使是皇帝身上什么也沒穿,也要夸贊皇帝的衣服有多好看。在教學之前,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來扮演皇帝、大臣、縫紉師與百姓,當然還要有那個敢于說真話的孩童。通過給學生選派的角色,進而營造出閱讀中的情境,使得學生更愿意參與這種有情境的閱讀課,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通過閱讀提出問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和理解閱讀課文,進而提升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答案,長期如此鍛煉,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在教材中《口技》這篇文章。語文教師先告訴學生《口技》這篇文章的重要性,同時口技又是我國的一種技藝,其歷史非常悠久。給學生提出:“結合本文的問題,《口技》的絕妙之處在哪里?都有什么變換?”這樣,學生通過語文教師布置的問題,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實際上,口技的絕妙就在于能借表演者一人之口來摹擬出各種不同的聲響,給聽者如身臨其境、如聞其聲之感,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
(三)通過課外開展活動,鞏固任務型閱讀教學
語文這門學科,學生要想掌握知識的內涵,則需要長期積累語文相關的知識,尤其是閱讀的范圍與閱讀的速度,這樣才有助于學生提升閱讀水平,同時也更有利于提升寫作水平,不至于寫作的時候“胸無點墨”。僅僅依靠教材的內容來完成閱讀的教學任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語文教師還要通過開展語文閱讀課外活動,來鞏固任務型閱讀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例如,以一個學期為閱讀時限,語文教師給學生布置在一個學期之內閱讀3本課外書籍。通過布置一定數量的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通過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更好地將任務型閱讀教學學以致用,并加以鞏固。
(四)創新教學方式,豐富任務型閱讀教學內容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運用創新的教學方式,豐富閱讀教學內容。創新的教學方式及豐富的教學內容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讓學生緊緊跟隨教師的步伐,從而將知識吸收掌握。現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內容缺乏一定的實用性,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貼近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拓展,增加學生的體驗感,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選擇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實用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閱讀知識的必要性。例如在《桃花源記》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相應的閱讀任務,提出一些問題,并且要求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感受,結合課后的知識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高效地掌握閱讀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推動學生閱讀學習上的不斷進步。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現代化的通信設備,例如微信、QQ等方式建立與家長的交流群,向家長宣導學生閱讀的重要性,提醒家長注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想法,從而為學生選擇有興趣的圖書進行有效閱讀,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豐富任務型閱讀教學內容,才能夠將任務型閱讀教學的效果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推動學生的閱讀發展,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將任務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在新時代發展中,初中語文教師要以學生學習和發展為主體,通過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在任務型閱讀教學開展中,不僅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更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日后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軍.任務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9(3).
[2]王小芬.淺談任務型閱讀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