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語
摘 要:高校固定資產是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工作、保證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內部控制是保證高校內部資產保值增值、確保資產在生命周期內發揮作用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實際情況,分析了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現狀,并提出加強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措施,促進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
關鍵詞:高校 ?固定資產 ?內部控制
一、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現狀
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主要由內部控制環境、風險信息評估、評估信息溝通、內部控制活動和獨立的監督間五個方面組成。五個環節層層相扣,互相影響,共同組成了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隨著高校不斷發展,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能力持續提升,眾多高校已經初步形成了資產管理為核心、風險評估為前提、信息溝通為紐帶、活動實施與監督為體系的內部控制格局,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程度進一步加深。在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機構設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相關部門主要涉及資產管理處、財務、后勤和教學科研等多部門,在很多高校中都是將固定資產內部管理職能下放到多個部門中,尚未形成統一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中心,各相關部門在固定資產審核與管理中各自為政,最終核算出的資產管理與評估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針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評估與內部控制中目前都是依托高校自身進行管理,缺乏統一的標準與執行制度。主要表現在崗位設置缺乏必要的制衡,各部門、崗位之間缺乏必要的權利制衡力度。同時固定資產購買、審批與處理缺乏必要的標準,固定資產生命周期、使用周期缺乏必要的信息;加上各部門銜接不到位,會計信息記錄存在差異,固定資產的核算與標準存在差異,嚴重影響固定資產管理。
(三)固定資產管理監督體系相對落后
在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進程中,信息化監督發展相對滯后,很多環節已經實現了部門之間信息化對接,但是基于系統性發展程度不高,直接造成目前依然使用相對傳統的監督管理,沒有形成數據化、信息化的源頭監督。
二、加強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統一規范固定資產管理體制
立足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實際情況,建議學校形成統一的領導體制,不斷強化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改善目前相對分散的管理格局。建立以分管資產管理部門領導為中心,后勤、財務、資產使用單位及個人等為具體核算部門的垂直管理體制,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心,結合高校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完善固定資產內部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的形式規范高校固定資產管理。
(二)不斷健全高校固定資產分級管理制度
分級管理制度是落實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是新時期保證高校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1)建立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總體控制制度,明確相關部門權責,細化固定資產采購、審批、使用、報廢等制度,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各環節的制度保障;(2)細化相關部門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責任。以部門為中心,進一步細化相關部門在管理中的職責,明確崗位職責,確保管理制度與管理責任相統一。將部門工作與固定資產管理深度融合,形成流程化工作機制,將固定資產管理各環節數據統籌到數據管理建設進程上來;(3)建立固定資產監督管理制度,將常態化的監督與高校工作結合起來,保證監督實效。
(三)建設高校內部數據監督體系
數據監督將固定資產管理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統一起來,是未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與方向。以各部門固定資產管理數據為基礎,建立高校數據管理中心,形成內部數據監督體系。綜合運用數據實現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常態化監督,達到數據智能化提醒的目的。
三、結束語
總的來講,隨著高校的發展,固定資產內部控制逐漸受到高校的重視,固定資產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依然不能滿足現代化管理的需求,需要高校在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中不斷探索,促進固定資產管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文淼.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問題探究[J].商業會計, 2016(5):104-107.
[2]樊鵬,楊生海,單肅.Coso框架下加強高校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探討[J].中國商論,2015(15):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