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齊陽
摘 要:通過分析網絡背景下新興“也是X了”構式及其構式義,可以發現,這一構式的常項“也是”為表委婉語氣的偏正短語,“了”是語氣助詞。把“也是X了”與“真是X了”“也是蠻X的”進行比較,發現“也是X了”可完全替換“真是X了”,“也是蠻X的”相當于“也是很X了”。“也是X了”因具備實用性、合理性、時尚性、權威性的特征而成為流行構式。
關鍵詞:“也是X了”;構式;比較;成因
從2014年開始,“我也是醉了”通過網絡走紅,受到廣大青少年的模仿和追捧。溯其本源,“我也是醉了”最早來自dota游戲直播、解說,通常表示對人物或事件的無可理喻、無法交流和無力吐槽,用法類似于“我也是暈了”。隨著這一口頭禪在網上流行開來,類似的構式如“(我)也是沒誰(séi)了”“也是厲害了”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逐漸衍生出“也是X了”這個構式。目前學界對這一新興構式的研究還不多,除了祁峰、楊欣怡(2017)從語義變異的角度對“也是X”構式進行系統分析外,現有研究多是對其中單個流行語的描寫。本文在祁、楊論文的基礎上,結合構式語法理論,進一步探究這一構式的特征和用法。本文的語料主要來自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和北京大學CCL語料庫,此外,還搜集了如新浪微博、百度貼吧、微信等網絡平臺的語料,以期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這一語言現象。
一、“也是X了”構式與構式義
(一)構式語法理論及相關研究
在認知語言學和框架語言學中,強調意義和形式匹配的“構式”(Construction)早已被提出。Goldberg(1995)曾對“構式”進行了明確定義,即“C is a CONSTRUCTION iffdef C is a form-meaning pairs
從張伯江(1999)運用構式語法對現代漢語的雙及物構式進行分析算起,構式語法研究在中國已經有20年的時間。國內對構式語法的研究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對構式語法理論的研究,二是對構式語法應用的研究。前者主要針對由構式內涵引發的構式形式(類/例)、構式之間的關系、構式語法研究范圍、研究對象和構式義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后者通過應用構式語法理論,在特殊句式、有標記構式、構式壓制、漢語習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也是X了”構式
“也是X了”構式是從2014年的網絡流行語“(我)也是醉了”提煉出來的。“也是醉了”由于頻繁地使用,已經失去了原本飲酒過量而神志不清的含義,成為一種習語化的用法。例如:
(1)a.lol:外國戰隊的腦回路也是醉了,糙漢子美妝變身精致的豬豬男孩。(搜狐網,2018-09-21)
b.逼停火車發帖炫耀,這個男孩也是醉了。(搜狐新聞,2014-11-19)
c.每日內涵段子:主人這腳的味道也是醉了!(騰訊網,2018-10-05)
d.湖南9歲女孩“教化妝”視頻走紅,網友:也是醉了。(網易新聞,2014-09-15)
e.“星二代”萌娃可愛吃相盤點,看看也是醉了。(騰訊網,2017-05-25)
f.終于遇到對手了。和我說到這會,我也是醉了。哈哈哈哈,這樣的感覺真好,很新鮮,很刺激,我喜歡。哈哈哈哈~(微博)
從上述例句可以發現,“也是醉了”既可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陳述,又可以充當插入語,表達當事人對某一人物、事件或現象的主觀評價。其主觀評價可分為三種:一是當事人表示對某人物、行為不能理解,抒發自己不滿之情,帶有貶義的成分,如例(1a)、(1b);二是表達對某一事物或現象無語、嘲諷的心情,有時含有戲謔的成分,如例(1c)、(1d);三是表達當事人意外、驚喜之情,感情色彩為中性或褒義,如例(1e)和(1f)。
“也是X了”構式不僅在句子成分上保留了“也是醉了”作謂語、插入語的用法,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延續了“也是醉了”的三種用法。例如:
(2)a.那位長沙爸爸也是厲害了,居然同意迷信方法用針戳寶寶,不心疼嗎?(微博)
b.怒了!也是沒誰了!馮小剛: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都是辣雞。(百家號,2017-06-21)
c.為了拯救欲火焚身的青少年,英國警方也是拼了。(網易新聞,2016-12-01)
d.把年會晚會交給我一個小年輕,領導也是心很大了。我已經預感到我之后的悲慘生活了。趕緊吸一杯奶茶。怕是之后吸奶茶的心情都要沒有了。(微博)
e.楊冪機場穿太美遭批,本人的回應也是相當霸氣了!(環球網,2017-07-26)
f.這樣裝修竟然能省錢,也是長知識了!(網易號,2017-11-22)
例(2a)表達了對“那位長沙爸爸”用針戳寶寶做法的不贊同,例(2b)表達了網友對馮小剛狂妄言論的反感,二者都體現了消極、負面的感情色彩。例(2c)表達了網友對英國“仙人跳”泛濫以及英國警方全力應對的調侃,例(2d)則表達了當事人對即將面對年會晚會這一艱巨任務的擔憂,它們屬于網友和當事人的吐槽,更偏向中性感情色彩。而例(2e)和例(2f)中的“也是X了”分別表達贊賞、意外之情,屬于褒義和中性的感情色彩。整個句子充當網頁標題,起到增加噱頭、引人注意的作用。
根據上述例句我們可以發現,能進入“也是X了”構式的詞或短語類型豐富,但基本上是謂詞或謂詞性成分。像名詞、擬聲詞等成分進入該構式要發生“謂詞化”。例如:
(3)a.十一點多快十二點的時候,朝廷臺新聞頻道都想當明星好像是說韓國的就業率啥的,就說其實工資不高大概也是黑幕了。(微博)
b.我覺得老師也是悲劇了。兩個班才來了25個人,還沒到總人數的一半。連我們班的第一名也去圖書館復習考研了。(微博)
c.這樣的教育局局長也是呵呵了。(豆瓣,2018-01-29)
d.我現在笑起來也是誒嘿嘿了。(微博)
這里的“黑幕”是“有黑幕”的意思,為名詞動用;“悲劇”屬于網絡用語,指“不如意、不順心”,具有形容詞的意義。而“呵呵”與“誒嘿嘿”本是笑聲的擬聲詞,為中性詞。二者在“也是X了”構式中類似形容詞,“呵呵”和“誒嘿嘿”表達當事者的嘲弄和自黑之義,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
(三)“也是X了”的構式義
以張誼生(2014)為代表的學者將“也”歸入評價副詞,而評價副詞與語氣副詞的范圍基本重合。不過,對“也是”的屬性,學界還有所爭議。董秀芳(2004)指出,現代漢語中存在一些由“是”參與組成的雙音節的連詞或副詞。這些二字組合雖然有的沒有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但其實已具有很多詞匯的特性,如“越是、而是、或是、總是、準是、也是……”。李治平(2012)認為,現代漢語中有兩個“也是”:一個是偏正構式的謂詞性短語,與其后面的部分構成肯定判斷句,表示某種情況與前面提到的某種情況具有相同的特點或性質;另一個是使用頻率很高的表態習慣用語,表達說話者對前一個說話者的認同。胡燕姍(2016)將“也是”分為表類同判斷的“也是1”,表委婉語氣的“也是2”和表責怨語氣的“也是3”,認為“也是2”早在明朝就已出現了語氣副詞的用法。她同時還提出了復合詞與短語的三條區分標準:1.語音上,復合詞的重音不同于短語;2.語義上,復合詞語義專門化;3.語法上,復合詞的組成部分不可分離。
筆者認為,“也是X了”構式中的“也是”是一個表委婉語氣的偏正短語。我們不妨根據胡燕姍(2016)所提出的三條區分標準,對這一構式進行分析。在語音方面,“也是”并未出現由“是”到“也”的重讀轉移,因為去掉“是”會對部分表述產生影響。例如:
(4)a.終于遇到對手了。和我說到這會,我也是醉了。哈哈哈哈,這樣的感覺真好,很新鮮,很刺激,我喜歡。哈哈哈哈~
b.*這樣裝修竟然能省錢,也是長知識了!
例(4a)即使有上下文語境,依然會產生歧義。“我也醉了”既可表示當事人意外欣喜的語氣,又可表示“我也喝醉了”這一事實。而例(4b)后一分句缺少主語,屬于病句。
在語義方面,“也是”依舊是“也”的意義加“是”的意義。其中,“也”為表委婉語氣的副詞。例如:
(5)a.為了拯救欲火焚身的青少年,英國警方也是拼了。
b.為了拯救欲火焚身的青少年,英國警方是拼了。
c.楊冪機場穿太美遭批,本人的回應也是相當霸氣了!
d.楊冪機場穿太美遭批,本人的回應是相當霸氣了!
去掉“也”,例(5b)和例(5d)雖然仍能成立,但顯得較為直接生硬。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也”在句中表示委婉語氣。
據董秀芳(2004)的研究,“是”的語法化途徑為:判斷詞(經焦點標記)→詞內成分。現列出雙音副詞“總是”中“是”的演變軌跡,如下所示:
(6)a.老年如惡心嘔吐,以手扼入齒噦出之,出亦無多,總是渣穢。(“是”作判斷動詞)
b.人謂每召見,總是榮中堂一人說話。(“是”作焦點標記)
c.那些先生們說是單吃人參又會助了虛火,往常總是合著黃連煨些湯吃。(“是”作詞內成分)
通過將“也是X了”中的“是”與“總是”中的“是”進行比較,我們能夠發現“是”是焦點標記,但有向詞內成分演變的傾向。由于“也是X了”中的“X”具有特殊性,以網絡語詞居多,因此,“是”作為焦點標記強調后續成分,起吸引眼球、增加噱頭的作用。
在語法方面,在“也是”中插入副詞“真”,除了加強語氣外,整體句義不變。例如:
(7)a.不過你別說,這位六旬老太的外貌也是好看爆了!沉迷奶奶美貌。(微博)
b.不過你別說,這位六旬老太的外貌也真是好看爆了!沉迷奶奶美貌。
c.這天氣也是服了……晴不過兩日,涼不過兩日,熱也不過兩日。(鳳凰網,2018-05-24)
d.這天氣也真是服了……晴不過兩日,涼不過兩日,熱也不過兩日。
因此,“也是X了”中的“也是”是短語而不是語氣副詞。結合“也”和“是”的語法功能,我們可以判定該構式中的“也是”為狀中結構的偏正短語。
此外,“也是X了”的構式義除了與常項“也是”對語氣的表達有關外,還與“X”有密切聯系。從例(1)~例(3)可以發現,“也是X了”中的“X”大部分都是網絡用語,含有夸大事實、引人注目的作用,有助于網友表達無奈、反諷、意外等感情。如果“X”換成一般的謂詞或謂詞性成分,那么“也是X了”的表達效果會大打折扣。例如:
(8)a.我姐的手機也是不見了…跟這一樣的…不過我姐那部是褐色的…(微博)
b.被這樣的江南風宅院門窗美哭,也是值了!(搜狐網,2018-02-27)
至于“也是X了”構式中的“了”,應為語氣助詞“了”。根據劉月華等(2013)的研究,語氣助詞“了”包括兩方面的語法意義:一是與動態助詞“了”具有同樣的語法意義,即表示動作或狀態的實現,也即一般漢語教材中所說的“出現了新情況”。不過,語氣助詞“了”表示“出現了新情況”告知對方出現變化時,往往有特別的目的,比如引起注意、提醒、勸告、建議,引出問題、評論,有特別的針對性等。例如:
(9)a.這速度也是無敵了:烏克蘭近期交付泰國最后一批堡壘坦克(網易網,2018-03-28)
b.趙薇這文化水平也是沒誰了,文字功底差就算了,還不懂化繁為簡掩蓋短板。(晉江文學網,2016-11-29)
例(9)中的“也是X了”都充當謂語,起到引起注意的作用。
二是表示肯定的語氣,有成句、成篇的功能。例如:
(10)a.當當也是夠了,從東區到西郊運了一天都沒運到……(微信)
b.喬欣的裝扮真讓人無語,穿夏天的T恤卻戴冬天的圍巾,也是醉了!(騰訊網,2019-01-08)
例(10)去掉“了”則全句和包含“了”的謂詞性成分均無法成立,而表肯定語氣的“了”強化了當事人不滿、無語的心情。此外,語氣助詞“了”的兩種用法不是各自獨立,而是相互融合,如例(9b)和例(10a)。
由上可知,新興構式“也是X了”中,“也是”整體表主觀評述語氣,“X”起強調作用,“了”起到引起注意、肯定語氣的作用。因此,新興構式“也是X了”帶有強烈的主觀評述色彩,這種主觀評述可以是褒義,可以是貶義,還可以是中性。
二、“也是X了”與其他構式的比較
(一)“也是X了”與“真是X了”的比較
除了“也是X了”構式外,新興的“真是X了”構式也可表達當事人無語、自嘲、意外等心情,且“X”是謂詞或謂詞性成分。例如:
(11)a.鬧鐘沒響居然準時醒了,真是神了。(微博)
b.中秋夜因為思念都暻秀而寂寞,真是夠了,一個23歲的大人了還這么花癡。(微博)
c.真是沒誰了。不知道黃旭哪里有給你們黑的點了(百度貼吧,2017-08-27)
d.2小時的睡眠時間!看來我真是無敵了。(微博)
例(11a-d)中的“真是X了”可被“也是X了”替換,意義和用法沒有區別。但是有的“也是X了”構式卻不能被“真是X了”構式所替換。即使被替換后可以用,也會給人一種違和感。例如:
(12)a.第一次見這么會玩的演員,Dopa也是懵逼了。(bilibili網,2016-10-26)
b.?第一次見這么會玩的演員,Dopa真是懵逼了。
c.92年出生也是“中年”了?先別急,看這里……(新浪財經,2017-03-22)
d.*92年出生真是“中年”了?先別急,看這里……
e.關曉彤鹿晗近照流出,網友:關曉彤這品味也是簡直了,無人可比。(百家號,2018-03-16)
f.*關曉彤鹿晗近照流出,網友:關曉彤這品味真是簡直了,無人可比。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也是X了”不能被“真是X了”替換有兩種情況:一是“也是”前的主語非人;二是“X”是非謂詞成分。
造成二者不同的原因在于“也是X了”的虛化程度比“真是X了”要深,這與兩個構式中的常項“也是”和“真是”有關。董祥冬(2008)認為,現代漢語中的“真是”是個同形異構的字塊,根據其結構性質和意義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真是1”“真是2”和“真是3”。例如:
(13)a.皮日新便對他先點了一個頭,問道:“你十幾歲了?”黃秀卿輕輕的吐出三個字,“十四歲”。文勤學笑道:“你真是個好孩子,人家看你來了,你也不問問人貴姓。”(張恨水《春明外史》)
b.這天,他正是奉了日本人的命令,偽造了張假路條,到內地區搞情報工作去。叫孟二楞們扣住,那家伙心里真是火透了,一路上話也不說,仿佛只等到據點見了日本人,再出這口氣。(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
c.“今早還是叫了計程車,先載沛沛上學才去上班的!你真是,又沒病沒痛,好好的能睡這么長的時間!”(梁鳳儀《風云變》)
例(13a)中的“真是”為“真是1”,由程度副詞“真”+判斷動詞“是”構成,表達人物、事件的性質或特征。例(13b)中的“真是”為“真是2”,是一個程度副詞,表示較高的程度量。張誼生(2004)認為,“真是2”的語義重心在“真”上,而“是”的語義較為模糊,可以看作是一個類詞綴。例(13c)中的“真是”為“真是3”,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實在是……”,表示不滿意的情緒。
將新興構式“真是X了”中的“真是”與例(13a-c)中的“真是”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真是X了”中的“真是”與“真是2”相同。去掉“是”后,原句意義不變。例如:
(14)a.鬧鐘沒響居然準時醒了,真神了。
b.中秋夜因為思念都暻秀而寂寞,真夠了,一個23歲的大人了還這么花癡。
c.真沒誰了。不知道黃旭哪里有給你們黑的點了。
d.2小時的睡眠時間!看來我真無敵了。
e.叫孟二楞們扣住,那家伙心里真火透了,一路上話也不說,仿佛只等到據點見了日本人,再出這口氣。
根據《現代漢語八百詞(修訂版)》,這里的“真”作副詞,意思是“實在、的確”,表示肯定語氣。由于去掉“是”對“真是”不產生影響,因此,可以將“真是”看作一個韻律詞。“真”的意義和用法基本上代表了“真是”的意義和用法。
因為“真是”表“確定、實在”義,“也是”表委婉語氣;前者語氣肯定、意義實在,后者語氣含蓄、意義模糊。根據禮貌原則,網友們也更傾向于使用“也是X了”。再加上“也是X了”的使用更頻繁,對進入該構式成分的包容度更大。所以,新興構式“真是X了”可被“也是X了”替換,“也是X了”只能部分被“真是X了”替換。
(二)“也是X了”與“也是蠻X的”的比較
新興構式“也是蠻X的”是從2014年的網絡流行語“也是蠻拼的”歸納出來的。該構式保留了“也是蠻拼的”的語法功能,可充當謂語或獨立成分,表達當事人對某一人物、現象的心理感受,帶有主觀評述的語氣。此外,該構式既有積極或中立的感情色彩,又有消極的感情色彩。例如:
(15)a.林允竟然發了做醫美時的現場圖?她現在的畫風也是蠻清奇的……(搜狐網,2018-01-17)
b.盜用文章能盜用成這個樣子,也是蠻佩服的……(簡書,2016-07-16)
c.實拍:鳳凰北路,男子開電動車的姿勢也是蠻醉的……安全隱患大啊!(搜狐網,2017-06-17)
d.像看電影一樣觀賞七彩神仙魚,也是蠻帶感的!~(搜狐網,2018-08-10)
e.臥槽,看完這個,忽然發現文科也是蠻叼的。(微博)
f.上班一年先后自己給自己辦了調入手續、落戶手續、轉正手續,今天終于備案了,想想也是蠻酷的。(微博)
例(15a-e)中的“也是蠻X的”作謂語,例(15f)中的“也是蠻X的”作插入語。例(15a-c)中的“也是蠻X的”表達了當事人無語和諷刺的心理,體現一種負面的感情色彩;而例(15d-f)中的“也是蠻X的”則表達了當事人意外和滿足的心理,體現了一種正面或中立的感情色彩。另外我們可以發現,能進入“也是蠻X的”構式的都是謂詞或謂詞性成分。
從例(15)可以發現,“也是蠻X的”構式中的“X”不如“也是X了”構式中的“X”類型豐富,主要是動詞和形容詞。此外,二者還有一定的對應關系。例如:
(16)a.想想也是蠻可笑的!很多人都說為了一個男的根本不值得!我相信了,我再也不會去做傻事了。(微博)
b.想想也是很可笑了!很多人都說為了一個男的根本不值得!我相信了,我再也不會去做傻事了。
c.怕了怕了,點了兩杯都踩雷也是蠻厲害的~(搜狐網,2018-06-08)
d.怕了怕了,點了兩杯都踩雷也是很厲害了~
e.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這些家具也是蠻拼的!(搜狐網,2018-07-17)
f.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這些家具也是很蠻拼了!
例(16a)、(16c)、(16e)中的“蠻X的”可以被例(16b)、(16d)、(16f)中的“很X了”給替換。原因在于“也是蠻X的”構式中的“蠻”在網絡流行語中相當于“很”,除了表示程度深,還有點微微出乎意料的感覺。“的”雖然是構式助詞,但用在陳述句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而例(16b)、(16d)、(16f)中的“了”都屬于語氣助詞,起強化語氣、收尾成句的作用,與“的”的功能相同。因此,新興構式“也是蠻X的”與“也是X了”的變體“也是很X了”意義用法基本相同。
三、“也是X了”構式的成因
模因論(memetics)是一種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新理論。“模因”(meme)這個術語最早出現在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中,指文化領域內人與人之間相互模仿、散播開來的思想或觀念,并一代一代相傳下來,它與“基因”的發音和意義相似。
為什么新興構式“也是X了”能在眾多模因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愿意模仿、復制的對象呢?陳琳霞、何自然(2006)認為,“一種模因要被人們普遍地模仿,必須具有實用性、合理性、時尚性、權威性四種特性或其中的一種”。實用性指語言信息有用,可以滿足人們的交際需要;合理性指語言信息體現出來的意義合理,具有較強的表現力;時尚性指語言有時代氣息,時髦新潮;權威性指語言通過有名望、有魅力之人的口中說出,產生權威效應。
據CNNIC第40次調查報告,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仍以10~39歲群體為主,占整體的72.1%。這一年齡段的網民普遍具有從眾、求新、自我呈現等心理。網民通過“也是X了”構式進行主觀評價,表達對某一人物或事件不滿、無奈、意外、贊賞等多種情感,滿足了自身網絡交際、情緒宣泄的需要。而“我也是醉了”的說法早在本世紀初就在武漢地區流行起來,并逐漸發展成為新興構式“也是X了”,可謂是“舊瓶裝新酒”,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此外,“也是X了”構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X(了)”多來自如“懵逼”“呵呵”“心很大”等網絡用語,還有部分像“醉了”“沒誰了”等漢語方言用語,符合時髦新潮的特點,能充分滿足網友追求新異的心理。再加之明星、名人等對這一構式的使用,產生所謂的權威效應,使得該構式成為網絡社交團體的一種潮流,引得大家紛紛效仿,促進了新興構式“也是X了”的進一步傳播。
綜上所述,新興構式“也是X了”中的常項“也是”是表委婉語氣的狀中短語,充當“X(了)”的是謂詞或謂詞性成分。“了”有引人注意和成句功能,這兩種功能有時相互融合。整個構式帶有一定的主觀評述色彩,可表達無語、嘲諷、意外、欣賞等多種情感。與其他構式如“真是X了”和“也是蠻X的”相比,后兩者可被“也是X了”和“也是X了”的變體替換,體現了“也是X了”的強勢性和活躍性。根據陳琳霞、何自然(2006)的觀點,新興構式“也是X了”因具有實用性、合理性、時尚性、權威性四種特性而被廣泛傳播、大量復制。
參考文獻:
[1]陳琳霞,何自然.語言模因現象探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2).
[2]董祥冬.“真是”辨析[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 (11).
[3]董秀芳.“是”的進一步語法化:由虛詞到詞內成分[J].當代語言學,2004,(1).
[4]胡燕姍.“X也是(的)研究”——兼與“(X)真是(的)”比較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5]李治平.表態語“也是”的功能類型及其演變歷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6).
[6]劉月華,潘文娛,故韡.實用現代漢語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7]呂叔湘主編.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8]祁峰,楊欣怡.基于網絡語境的語義變異研究——以“也是X”新興構式為例[J].國際漢語學報,2016,(2).
[9]趙帥妮,吳芳.網絡流行語“我也是醉了”的模因考察[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5,(4).
[10]張伯江.現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J].中國語文,1999, (3).
[11]張娟.國內漢語構式語法研究十年[J].漢語學習,2013, (2).
[12]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探索[M].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4.
[13]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14]朱磊.“蠻拼的”的習語化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5).
[15]Goldberg,Adele.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