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景
摘 要:把一個企業的精神文明、員工狀態、發展理念、社會形象等全部整合、提煉、升華,并最終能強有力地推進整個企業高效、可持續的發展和進步,這是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所必須要做的,這就是企業的最終形成。基層農商行應該盡快適應和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變化需求,緊緊抓住機遇,建設和培養更加具有時代效應、地域特征的優秀企業文化,進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基層農商行 ?企業文化建設 ?核心競爭力 ?提升 ?分析
一、基層農商行企業文化和核心競爭力之間的聯系
一個成熟企業的文化建設和完善,不僅可以表明該企業的形象和對外特點,而且還和農商行的價值體現等多個不同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企業核心文化成為了其發展和進步的真正靈魂所在,也是一個基層銀行在競爭中取勝的法寶之一。所以說,企業文化可以逐漸地變化成為其核心競爭力,對整個基層農商行企業的發展和建設起到推進性作用。企業之間的經濟、資產競爭也可以說成是企業文化之間的相互競爭,基層農商行的建設對于整個核心競爭力度的提升是大有成效的。
基層農商銀行應該盡早樹立起全新的、且先進的企業文化的建設理念,這一理念的應用和推行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銀行的產品和服務本身就擁有很大程度的同質性,但是基層農商行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能脫穎而出、與眾不同?其實不論是進行多次創新,還是更換自身的產品營銷模式,都僅僅是一種后臺處理手段,最終能產生不同效應的仍然只能是基層農商行的企業文化。
本文認為基層農商行的核心文化競爭就在于如何將三農、小微、民營等服務群體給囊括進來,在不斷的實踐和經營過程中整理匯總出價值觀和經驗,從而形成具備自身的不可效仿特性。
二、進一步創立具備自己特征的企業核心文化
(一)企業中應該具備更加強大的推手
首先,應該從上至下,由基層農商行的管理班子層面開始做好推手,起到領導和帶頭的模范作用,爭做企業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一個基層農商行企業在進行多項決策之前,管理人員應該及時明確和深入思考全行文化和核心競爭力的建設情況,進而提升自己和員工的專業能力和個人素養,切實地對整個企業文化建設負責和管理,承擔相應的義務,對文化的建設更加應該以身作則,言行合一,成為農商行營業員的楷模。
其次,應該凸顯決策者的不可侵犯性和威嚴,彰顯企業制度和管理體系的“剛性”。一個基層企業不可避免地要制定多項管理制度和約束條例,這也是企業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其自身具備強制性的特征和要素,成為了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
最后則是應該把建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素逐漸轉換到堅持定期管理和日常抓風氣方面上,進而使得整個企業形成一種全新的積極的“風氣”。一個基層農商行企業不論是什么樣的發展前景,都無法忽視全面實行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在不斷的企業文化培養過程中,員工在面對不良風氣、違法行為等情況時,都應該致力于糾正風氣、樹立新標桿和面對客戶的形象角度上形成更加具有正能量的發展前景。
(二)應該具備更加健全的獎懲機制
一個基層農商行企業文化的建設和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不僅是依靠表面上的幾句管理口號、標語甚至書面上的理念就可以進行表達的,建設更加有效、貼合實際情況的體系才是推進文化建設的必要手段和措施。基層農商行在建設文化的過程中應該得到大多數員工的認同和認可,要能制定和提出一套更加符合大眾的,又極具可操作性和符合農商行回歸本源、扎根當地發展的企業文化理念,這一理念要具備良好的導向和指引的效果,能更加詳細地設計和構建全新有效的管理機制和培訓方法。在獎懲方面也應該做到分明,不論員工的身份和崗位如何,在出現一定失誤和錯誤舉動之后,如果給基層農商行企業帶來經濟或是其他方面的損失,就應該進行處罰,而且處罰的力度應該在企業管理機制中詳細地闡述和規定出來,這樣不容易喪失民心,可以進一步推進整個基層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市場的不斷擴大,改革大刀闊斧的進行,金融行業的改革和進步也就是歷史的必然發展趨勢,基層農商行有效的企業文化的最終形成也迫在眉睫,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也成為了銀行管理人員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之一。只有不斷地提升企業文化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基層農商行才能更加順利地、穩定的、可持續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