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向花
摘要:新課標對于語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教育應該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語文素養以及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本文以高中學生的學情為起點,通過尊重學生的學情差異、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提高學習熱情以及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等方式,有效提高學的語文知識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育;學情;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1-0258-01
在語文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讓課堂教學回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重新審視高中語文的教學育人目標,據此確立高中語文教學的中心任務。鑒于此,要以學情為起點進行教學改革,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具體來說,從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等多方面進行研究,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對目前語文學情的分析
1.從學生的學習方法角度分析。當前的語文教學已經盡力兼顧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優秀經典文獻的選讀,前沿科學技術的介紹,這些都出現在屢次改革更新的各種版本的語文課本中。雖然慕課等多種先進教學手段已經被普及,但是有部分老師在上課時仍舊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及他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因此課堂教學活動會以自我為中心,而不能時刻關注學生的認知和情緒反應。反之優秀的教師在教學中會設計與學生互動的環節,用飽含熱情的交流感染并點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它的核心素養其實正是未來學習和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其中交際、審美和文化三個方面的素養可以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教育功能,與生活的連接最為緊密。語文的學習方法不是死板的,固定的,它是一個講究積累和運用的學科,需要我們不斷的去進行觀察和發現。
2.從學生的學習習慣角度分析。從義務教育階段到高中階段,語文課程的教學一直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雖然課程有著很強的實踐性,但是有些學生仍然未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課前的預習只是淺嘗輒止,不能在課堂學習中發揮效果,課外的閱讀也不能堅持,以學習緊張和沒有時間為由拖延。但是語文學科最重要的是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于運用。正如某些詩詞,其存在的目的不是讓你記住它,而是理解作者想要從中表達的意思,并且對其加以融會貫通使其變成自己的東西。學習語文必須要養成善于積累的習慣,只有擁有足夠多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的在日后的語文學習中應用。
3.從學生的學習興趣角度分析。大多數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因為他們覺得語文比較簡單,因此將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數學和英語方面,忽視了語文學科素養中的精神陶冶和文化感染等方面的功能。學想要學好語文并不容易,需要學生們擺正自己的學習態度進行長期的學習和積累。同時,語文學習不僅僅是一個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學科,還是一個不斷收獲學習和快樂的過程。調動學習的興趣,遠離簡單的重復和過分的強化,老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們善于發現生活之中的美,并且激發學生們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從而調動其積極性。
二、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1.提高學生們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想要提高學生們對于語文學習的激情就應該使學生們充分的認識到語文的魅力。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語文本體的知識系統包含著文字學、詞匯學和文藝學等數個門類。它的訓練和教育系統除了鞏固語文基礎,還在技術與工程方面進行初步的訓練。語文不只是有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也有我們一直追求的詩和遠方。生活中我們見到的一切的美景對其贊嘆都是語言知識的運用。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戶外的活動,組織學生們去踏青之類,讓學生們真正的去走進生活,自己去親身的感受,對于建立起他們對于語文的熱情意義重大。
2.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未來獲取知識和資訊的主要渠道,一本好的著作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并看清世界。學生在學習和未來的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問題,閱讀是幫助他們審視人生并解答疑惑的有效方法。具體到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分析一篇文章的體裁、篇章結構、主題、風格、人物等內容,有助于提高閱讀的質量和歸納總結能力。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指導,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幫助他們仔細研讀材料,讓優秀的作品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完成性格的塑造。
3.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對文字運用能力和寫作能力的一個總稱,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對于學生們的語文學習和考試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會對學生日常的生活和學習有著顯要的幫助。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使學生較為輕松的應對寫作類的題目,并學會把個人的思想觀點正確輸出并交流,在面對與他人交流的情況是也不會羞于表達,能夠增加學生們說話時的自信心。
三、結語
教育體制的改革,使得各學科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學習語文,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將其更好的應用于生活之中。教學中要研究學情,加強語文學習中對于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