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部分學校已在一年級開設了英語口語課,進行聽、說的基本訓練。入門階段的學習對以后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不能隨意。心理學研究表明,6-8歲的兒童好奇心強,自我控制能力差,他們喜歡學英語,是出于對英語的好奇,一旦他認為英語“難學”“不好玩”,好奇心會逐漸消失,對英語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因此,低年級英語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習的規律有針對性地進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興趣;動機;訓練;培養
在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
要注意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動機在外語學習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習的內部動力。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習興趣的關鍵在于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低年級教學,就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在聽、說、唱、玩、樂中輕松愉快地學習,在學習中感受樂趣,培養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在新知識的呈現這一環節,可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理解及學習新知識。具體的方法有:
1.
用實物、玩具、圖片、簡筆畫等呈現并教學新知識
如教學apple,egg,cup等可用實物呈現;若是交通工具可用玩具代替;若是表示“早上、中午、晚上”等可以畫簡筆畫;若是表示某些情景、動作則可以現場表演或看圖理解。這樣學生學起來感到自然、親切,學了就能說,每一節課都會有新的樂趣。
2. 利用圖畫講故事
愛聽故事是兒童的天性,如果學習幾句簡短的對話或單詞,沒有故事情節,會顯得單調無味,教師應根據學習內容,編出童話故事或現實生活中的趣味故事,通過教師的語言、動作、表情來講述或表演,學生的注意力被老師吸引了,學習的動機也產生了,對要學習的語言材料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3. 角色表演呈現對話
低年級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他們喜歡表演,容易進入角色,又能毫無顧忌地使用語言,因此,請學生參與,師生共同扮演角色,在老師的啟發下,利用已學的知識,在新創設的情境里學說話,也是培養興趣的好辦法。
4. 用錄像、教學軟件、投影片等呈現新內容
上課時一邊放投影片,一邊播放課文錄音,聲畫同步,或利用電腦教學軟件呈現新知識,讓學生把看到的情境與聽到的聲音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形象具體,有利于理解及學習新知識。
新知識呈現以后,先是模仿練習,接著是操練。操練的方法則要注意形式多樣,可通過游戲、競賽等方法進行練習,在練習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說話與動作、表情相結合。練習說話時讓學生邊說邊做動作,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又滿足了低年級學生愛說愛動的特點。由于是模擬情境訓練,以后若學生遇到類似的真實情境,他可以隨時自如地用英語表達,學了就能用。
(2)說話練習與游戲相結合。利用游戲方法進行操練,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游戲有發音接力賽、老師說學生表演、傳悄悄話、邊聽邊畫、請你猜猜看、唱英語歌等。
(3)練習與比賽相結合。低年級學生好勝心強,喜歡表揚,不甘落后。利用這一年齡特點可在練習中加入競賽形式,獎品可以是貼在黑板上的水果、紅花,也可以是畫在黑板上的紅旗、紅星等,這些獎勵,使學生內心的學習成就感及好勝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從而激發起更高的學習熱情。
(4)新知識與舊知識相結合。低年級教學每周課時不多,平時沒有語言環境,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遺忘率高,所以對已學的知識要勤復習,多練習,練習中可采用新、舊知識結合的方法,即“滾雪球”法,使已學的知識得以經常復習而不至于遺忘。
二、
要重視語音訓練及能力的培養
語音教學是入門教學的關鍵,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低年級學生不會聽有關語音的理論知識,學習應以模仿為主,七、八歲的兒童母語的某些發音習慣還未在他們口腔內“僵化”,語音方面的模仿能力比較強,但學習一個新的發音時,他們往往憑聽覺而忽視對口腔的觀察,還不善于琢磨這個音在口腔里的位置及舌頭的位置,稍不留意,便會說錯。學生的語音是“先入為主”,一旦輸入錯誤的語音,糾正起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教師的示范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的語音要標準,示范發音要清楚、準確,讓學生聽清楚、看清楚再模仿。這一階段的教學,不但要注重語音訓練,也要注意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聽音、辨音的能力及模仿能力。課堂上教師多說英語,用英語組織教學,有利于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多聽英語也可以讓學生多聽到較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訓練中除了有集體的強化性訓練,也應重視個別的練習,通過個別檢查及時發現發音上的問題,及時糾正。
三、
堅持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英語學習的過程很大程度上是習慣養成的過程,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條件,對以后的教與學有極大的幫助。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有:
1.
善于模仿的習慣
學英語時應養成一看、二聽、三模仿的習慣,即先看清楚、聽清楚再模仿。
2.
踴躍發言及聲音響亮的習慣
低年級學生對個別發音顧慮較少,但音量也小或者含糊不清,教師要善于引導、熱情鼓勵。
3.
遵守紀律的習慣
低年級學生愛玩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自我調控能力低,由于每班人數多,又由于一、二年級學生是以聽、說訓練為主,沒有“寫”的練習,因此課堂管理難度比較大,課堂上教師除了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外,還要有良好的課堂調控能力,及時提醒、督促學生遵守紀律,一是通過紀律評比活動,及時表揚,二是通過使用一些師生默契的條件反射性的口令提醒學生,這些口令既像命令,又像游戲,能引起學生注意,有利于習慣的養成。習慣的養成靠老師的引導和要求。
總之,低年級入門教學,難度并不低,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低年級老師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了解學生的心理,要有童心、愛心,要能歌善舞會表演,只有把握低年級英語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簡介:
馬春曉,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