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時從未知走向已知的生成過程,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開始由封閉性向開放性進行轉變,每節課堂中均有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生成性問題。對于教師而言,其應該學會如何將生成性問題轉變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精彩。所以,本文對物理課堂中的意外現象和生成性問題的處理策略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物理課堂;生成性問題;精彩
對于教師而言,其在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是希望能夠按照自己預期的程序和計劃完成教學活動,也希望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的知識點,使得教學活動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學活動不再是封閉的,而是具有非常鮮明的開放性特征,在課堂中出現不確定因素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充分強調了學生主體性地位的重要性,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中。當學生廣泛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類型的生成性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發揮科學合理的教學機制,將生成性問題巧妙地轉換成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從而讓課堂教學綻放光彩。所以,本文將以物理教學為例,對如何讓物理課堂在“生成”中精彩進行探索與研究。
一、 物理課堂中的“意外”是不可避免的
在物理教學中較大的概率會出現各種類型的意外現象。即使教師在準備階段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教學準備,也極有可能會出現意外的事情。當意外發生的時候,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巧妙地、機智地將這些意外現象妥當處理,才能夠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讓物理課堂大放異彩。相反的,如果處理出現偏差,教學效果將會大打折扣。例如,物理教師在教學溫度測量這方面的知識點時,在講臺上放著兩個燒杯,其中一個燒杯中放置的是溫水,另一個燒杯中放置的則是冰水,然后要求學生上來感受,將手指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感受兩杯水的溫度。然后向學生進行提問:是否覺得兩杯水的溫度不一樣,一杯感覺較為溫暖,另一杯感覺冰涼。教師預期學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若學生回答:兩杯水中并無較大區別。該答案與教師事先預料的并不一致,從而會使得課堂陷入一陣沉寂中,我們不妨對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第一,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和清楚學生手指沒有感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學生將手指放置在冰水中的時間過長。其次,要弄清楚出現這一意外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是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未能夠全面考慮學生的主觀感受,如果讓學生體驗的時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縮短時間為若干秒即可,那么這一意外情況就可以有效避免。最后,教師并未能夠妥善處理這一意外問題。此時,教師可以做一下自我檢討:是老師不好,讓你的手指放置在冰水中的時間太長了,我們換一位學生重新試驗一下就好了。從以上的教學中出現的意外現象可以看出,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做好充足的、完善的準備,不能只想著自己的教學設計,應該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并且針對意外情況要有應對措施。
二、 擅于利用生成問題,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
教師在實施教學中,判斷教學效果是否理想,在考慮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相關知識點的同時,更應該加大對學生發展的關注度。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才能夠提高課堂的活躍性,讓物理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精彩。因此,是否能夠妥善處理生成性問題是判斷課堂教學是否精彩的重要依據。通過對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可知,學生往往對生成性問題具有非常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其是精彩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擅于利用生成問題,讓課堂教學熠熠發光。總而言之,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措施著手進行:
(一) 為意外現象出現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占據著課堂的主導性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聽從老師的安排。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雖然很少會出現意外現象,但是課堂氛圍往往較為壓抑和沉悶,學生的活躍天性被嚴重抑制,學生的思維能力被嚴重束縛。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發展已經成為教學的首要任務,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和鍛煉。輕松的、和諧的課堂氛圍是發展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教師必須要構建平等的、和諧的課堂的氛圍,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盡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思考,不懼怕意外現象的發生。為了能夠充分發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教師可以專門設計意外現象的發生。例如,教師在教授平面鏡成像這一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導入環節,在玻璃燒杯中點燃一個小蠟燭,然后用嘴巴吹滅它,可是卻無法吹滅;然后用水去澆滅它,火焰還是沒有熄滅。此時,學生會產生好奇心,為啥火焰無法熄滅。此時,教師可以將實驗裝置轉動起來,學生可以發現火焰只是鏡子里的像,通過此意外現象可以更好地導入平面鏡成像的學習。
(二) 將意外轉變為教學資源
在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意外經常會不經意產生,并且是不可避免地。作為一名具有豐富經驗的物理教師,必須要具備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擅于將意外巧妙地轉變為有效的教學資源。例如,學生在學習光的折射現象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將燒杯、水以及筷子分發給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然后讓學生先做一下筷子在水中彎折的實驗,但是班級中一個學生卻不遵從教師的要求,將手指深入到水中進行玩耍。如果教師對該學生實施批評教育,很有可能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時,教師可以采取如下的處理方式,號召全班學生模仿該學生,看看手指在水中是伸直的還是彎曲的。通過合理處理這種意外現象,將其轉換為教學資源,大大提升了實驗的趣味性,也鼓勵了這位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堂應該是開放性的、動態的以及生成的,課堂教與學理應是充滿情感、富于思考的經歷體驗和探索活動。物理教師應當以更大教學智慧,最大可能地發揮生成性問題中蘊含的教學價值,讓物理教學課堂“千樹萬樹梨花開”,以達成促進學生將自己的感性經驗內化為物理活動經驗,真正提升其科學素養之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段曉莉.初中物理課堂生成性教學的調查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8.
[2]賈文博.基于生成性理念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學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3]景偉.動態預設以建構物理“生成”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8(32):57.
作者簡介:
王永泉,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綏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