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實現內涵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資源。彩繪作為一種直觀且易于被幼兒接受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為幼兒園文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在利用趣味彩繪建設園所文化的過程中,幼兒園要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和自然材料,結合幼兒園特色環境創設,推動幼兒的彩繪創作;要聚焦幼兒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優化幼兒園管理促進趣味彩繪的實施;要整合彩繪的美育元素,形成幼兒園獨特的文化體系。
[關鍵詞] 趣味彩繪;幼兒園文化;文化建設
近年來,隨著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學前教育的性質定位、發展方向和政府職責得以逐步明確,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也顯著增加,[1]為廣大學前兒童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是政府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在我國學前教育發展從量向質的轉變過程中,幼兒園的內涵式發展被賦予了重要的教育職責和教育使命。[2]幼兒園的內發生長需要有其自身的精神內核,需要有相應的文化依托和文化品質,[3]幼兒園只有積淀了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元素,才能將幼兒培養成為一個內外統一且兼具歷史和未來感知的完整個體。[4]幼兒園文化作為影響幼兒園發展的基礎性因素,它不但能在教育目標、辦園理念等思想層面去引領幼兒園的教育行為,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也能充分發揮具象文化的教育功能,增強幼兒的文化體驗。[5]彩繪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和文化形式,其充滿藝術特色和易于表現的特點為學前兒童所接納,可以為幼兒園文化建設提供思路、形式和內容上的支撐,可以有效優化幼兒園的文化建設環境以及促進幼兒的和美發展。
一、幼兒園趣味彩繪的教育與文化價值
彩繪一般是指器物、建筑物等物體上的彩色圖畫,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被廣泛應用在建筑、木雕、漆器、陶器、扇子等器物上,具有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等特點且富于藝術感染力。[6]幼兒園趣味彩繪是傳統彩繪的一種創意表達,它在吸收和利用傳統彩繪文化價值的同時,又賦予了其新的表現形式和藝術生命。將彩繪融入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既充實和豐富了幼兒園的課程實踐,又為幼兒園文化增添了新的內涵,為幼兒的發展創造了更為豐富和適宜的發展環境。
諸如詩歌、建筑、服飾、繪畫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表達出來的美學價值是基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來予以表現的,因而其最高的命題在于美的境界,在于人與自然的融合以及美的生活表達。[7]傳統彩繪通過建筑和生活器物滲透于人們的生活之中,體現了器物之美。幼兒園趣味彩繪是對傳統彩繪文化的傳承,通過將文化傳承與兒童發展相結合,在繼承其繪畫技法、繪畫內容的同時,更繼承了它的美學精神和文化精髓。在幼兒園教育實踐和文化建設中,趣味彩繪首先會被視為課程內容和課程文化的一部分,通過課程對彩繪的吸納和改造,是將趣味彩繪納入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課程作為文化的一種形式,在其生成過程中自發或自覺地形成了一種教育文化,即課程中的理念、規范、環境及行為等形成的復合體。[8]幼兒園彩繪因其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的延展性和靈活性,使其不僅成為一種美育課程,還表現為一種語言課程、德育課程和文化課程。幼兒園彩繪不僅可以在物化的環境中予以呈現,還可以在游戲、區域活動等教育活動中予以結合,可以有效引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彩繪活動來構建和完善幼兒園的課程與園所文化。[9]幼兒園趣味彩繪因其表達形式的靈活性以及取材和操作的簡便性,使其既可以通過不同的活動方式予以展現,又可以通過諸多低結構的材料來予以實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鵝卵石、竹筒、木板、樹葉等都可以成為幼兒開展趣味彩繪活動的重要材料,通過這些常見的低結構材料來開展趣味彩繪活動,可以使幼兒園課程資源更為豐富,使幼兒的學習更為生活化和富有趣味性,使幼兒的審美、認知、動作技能等得到充分的發展。[10]
幼兒園文化是教師和幼兒思想與行為的集合體和綜合表征,每一個幼兒園都擁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系統,它涵蓋幼兒園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幼兒園文化反映出幼兒園的歷史積淀、辦園理念和價值取向,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一個融合歷史與當下、整體與個體、近期與遠期的系統工程。[11]也就是說,幼兒園文化建設既要著眼于兒童的發展,也要追求文化的傳承與創造。幼兒園趣味彩繪不受具體時空的限制,繪畫的內容、形式、材料都有廣泛的選擇,其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用這樣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來傳播和創造文化。趣味彩繪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結合,它可以讓幼兒園的文化體系顯得更為立體和鮮活,它可以通過課程文化的實踐來推動幼兒對這一文化表現形式的吸納和傳承,進而推動幼兒園文化本身不斷走向完善。幼兒園趣味彩繪力圖通過課程實踐來促進幼兒園文化體系的完善,又通過幼兒園文化體系的建設來反哺幼兒園教育實踐,這一雙重實踐手段可以有效地實現彩繪的教育功能和文化目標。
二、將趣味彩繪融入幼兒園文化建設的策略
(一)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幼兒園趣味彩繪活動
在園本課程的建構過程中,可供幼兒園利用的本土資源有很多,在游戲、區域活動、集體教學等活動中融入趣味彩繪,教師可從材料準備、工具運用、活動方式、組織指導、評價策略等方面對趣味彩繪進行優化,使其成為一種系統的文化表現形式。在開展趣味彩繪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園所處的地理環境有甄別地對自然資源進行篩選和分類,如地處海邊的幼兒園可利用的特有資源是貝殼,地處南方山林地區的幼兒園可利用的特有資源是竹子,這一類的本土資源都可以成為建構彩繪活動的對象和材料。事實上,鄉土文化中隨著季節變化的自然資源,是承載著祖先智慧的人文資源。[12]幼兒園需要充分理解、發掘鄉土文化和本土資源的教育價值,利用鄉土文化和本土資源來架構趣味彩繪,利用趣味彩繪來表現和傳承鄉土文化,并以此來滋養幼兒園教育和支撐幼兒的發展。
利用本土資源開展趣味彩繪活動是帶有一定目的的,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課程內容來開展趣味彩繪,讓彩繪活動帶動課程的實施,讓幼兒在系統的彩繪活動中獲得系統的經驗。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彩繪活動可以從讓幼兒了解自然材料的特性開始,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在材料上作畫、展示作品等可以融合課程和整合文化。例如,在整理材料環節,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材料的特性進行分類,根據所選的繪畫主題來讓幼兒講述繪畫內容和材料特性之間的關系;在利用材料作畫環節,可以在彩繪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讓幼兒欣賞傳統文化中的優美繪畫來激發他們的繪畫欲望。我們在實踐過程中就充分展示了趣味彩繪的豐富性,開展了諸如“童畫之星—— 幼兒美術繪畫大賽”“最炫七彩風——班級彩繪彩色展”“童心綻放——年級彩繪車展”“大手牽小手——親子彩繪活動”“七彩繪童年,家園慶六一”等特色活動,使彩繪活動成為構建幼兒園尚美文化的重要途徑。
(二)建設特色園所環境,推動幼兒彩繪創作
幼兒園環境是通過一定的文化習俗、教育觀念所組織起來的教育空間和教育場所,[13]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必要條件。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應該通過環境的利用和創設來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因為良好的環境可以為幼兒增加探索世界的機會,可以有效促進幼兒的社會互動和社會交往。[14]幼兒園環境創設涵蓋的內容廣泛,它既有室外的大空間設計,又有室內的區角設計,但每一種環境創設都能且應該體現幼兒園的精神內核和文化品質。趣味彩繪活動可以為幼兒園環境創設增添色彩,而建設有特色的園所環境又可以推動幼兒的彩繪創作。在大的空間布局上,幼兒園可以將辦園理念、傳統文化等具有文化內核的內容轉換為彩繪的表達方式,構建顯性的幼兒園文化環境和隱性的文化氛圍,例如二十四節氣、傳統益智游戲等都可以成為幼兒園大環境的創設內容。在小的空間設計和器物藝術加工上,教師要承認兒童在分享、改善、創造活動環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以引導幼兒在特定的區域內自由創作,用他們的彩繪作品來裝飾區角。我們在開展彩繪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就以“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素養”三個尚美維度為指引,讓彩繪融入幼兒園環境建設,形成室內外、特色區、連廊玄關、地面上空等全方位的彩繪藝術園所環境,從而凸顯園所彩繪特色與校園文化的融合。在此基礎上,我們設置了彩繪創作區、彩繪欣賞區、彩繪展示區三大特色區和“我愛我家”“我愛玉山”“走向世界”和“多彩北幼”四大特色連廊,全方位、全空間、多維度打造尚美彩繪特色校園,通過將文化融入彩繪、以彩繪彰顯文化來詮釋文化的彩繪建設路徑。
(三)聚焦幼兒核心素養,通過優化幼兒園管理促進趣味彩繪的實施
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新時代的學生必須具備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個維度的六大核心素養。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目標,也由于幼兒發展的綜合性、經驗性和啟蒙性,幼兒園應該采取生活化的綜合教育手段來施教。[15]《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要培養幼兒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彩繪作為一種具有文化和教育雙重意義的教育手段,可以培養幼兒諸如好奇心、專注性、自主性、創造力、合作能力、社會參與等良好品質。幼兒園的趣味彩繪活動不能停留在單純的課程實踐和教學實施層面,而是需要與幼兒的核心素養融為一體。我們將趣味彩繪活動與幼兒園的“尚美”園所文化進行融合,運用“尚美”文化來指導幼兒的趣味彩繪活動。在趣味彩繪活動中,我們始終堅持幼兒是活動的主體,不斷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在繪畫中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和自主性。為了將核心素養與彩繪園所文化進行結合,我們進一步優化了幼兒園的管理方式,通過尚美文化的構建和實施來促進彩繪活動的開展,使趣味彩繪活動成為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文化建構方式。
(四)整合彩繪美育元素,形成幼兒園園所文化體系
趣味彩繪活動所蘊含的美育元素是其促進幼兒園文化體系形成的關鍵,只有將彩繪的美育功能進行充分的挖掘、建構和利用,才能使幼兒園文化具有鮮明的結構性和序列性,才能將辦園理念和教育目標等通過文化的方式最終作用于幼兒的成長。幼兒園趣味彩繪活動的美育元素表現在很多方面,諸如幼兒園環境美、手工活動美、課程文化美、幼兒心靈美都可以通過彩繪來表達。利用趣味彩繪活動來發展和豐富幼兒園文化,需要樹立美即品質、美即文化的理念,并以此為基點來構建幼兒園的文化體系。在實踐中,我們就通過彩繪來表達“環境的韻美、教師形象的潤美、心靈的善美、幼兒發展的稚美、特色課程的精美、校園氛圍的和美、園所發展的完美”的“尚美”幼兒園文化體系,把幼兒園文化建設貫穿于園所氛圍、園所環境、主題活動、師資隊伍、托管幫扶等五個方面。這樣一來,通過整合彩繪中的美育元素,將其作為趣味彩繪活動的切入口,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幼兒園文化體系。而這一文化體系又是培養幼兒美麗心靈和促進幼兒健全發展的重要途徑,幼兒園趣味彩繪活動就是以這樣一種方式來達成相應的教育目標,促進文化的創造和傳承。
參考文獻:
[1]李輝.改革開放40年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回望與前瞻:基于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視角[J].學前教育研究,2019(2):21-28.
[2]歐陽嵐.和諧文化:幼兒園內涵發展的價值選擇[J].消費導刊,2008(24):253-254.
[3]章蘭,何麗娟.幼兒園適宜性教育環境的內涵與創建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9(3):89-92.
[4]宋雪.幼兒園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8(10):128.
[5]宗穎.基于兒童體驗的幼兒園園本課程[J].學前教育研究,2018(10):67-69.
[6]張海萍,常學麗.淺談我國古建筑的彩繪藝術[J].文史月刊,2006(9):60-61.
[7]劉綱紀.中國哲學與中國美學[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5):60-64.
[8]王彬,向茂甫.課程文化:從工具論到本體論的認識[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4):8-10.
[9]蔣晨.趣味彩繪浸潤下的尚美教育實踐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20):92-94.
[10]宋曉燕.幼兒園彩繪課程的開發與應用[J].才智,2018(23):151.
[11]閆麗馨.本土文化融入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陜西省旬陽縣第三幼兒園為例[J].基礎教育參考,2017(7):70-71.
[12]王文杰.讓鄉土教育資源為人生奠基[J].職業,2008(17):10-11.
[13]張蘭香,華希穎.學前兒童教育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98.
[14]葉明芳.幼兒園文化建構實施路徑探析[J].教育評論,2019(1):155-157.
[15]姜冬玲.四環節模式區域活動與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7(2):67-69.
Carry ou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Kindergarten through Colored Drawing
Chen Jiang
(Beishanwan Kindergarten of Kunshan City, Kunshan 215300 China)
Abstract: Kindergarten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realizing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means and resources. As an intuitive and easily accepted art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form, colored drawing can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kindergartens. Interesting colored drawing not only enriches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of the kindergarten, but also adds new connotation to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kindergarten.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kindergarten culture with interesting colored drawing,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local resources and natural materials, combine the creation of characteristic environment of kindergarten to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colored drawing, and expand the implementation scope of colored drawing and construct the cultural system of kindergarten by focusing on the core quality of children and integrating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elements of colored drawing.
Key words: interesting colored drawing, kindergarten culture, culture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