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玲
低年級的孩子處于閱讀啟蒙階段,在繪本閱讀指導課上教會孩子閱讀,使孩子體驗閱讀的成功,獲得閱讀的快樂,是促進孩子自發(fā)閱讀,培養(yǎng)孩子閱讀能力的關(guān)鍵。
教孩子們讀繪本時,不僅教會學生通過文字讀故事,還要教會學生仔細觀察圖畫,通過圖畫讀懂故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繪本《圓圓的月亮》時,我指圖畫上一只迷路的小狗說:“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看看小狗的眼神,體會一下它的心靈,它到底怎么啦?”學生會感受到小狗想月亮告訴它回家的路。
閱讀時,思考不可缺席,沒有思考的閱讀是無效的閱讀。在指導孩子們閱讀時,要教會孩子邊閱讀邊思考,使孩子們從閱讀中受益。
如何做到邊讀邊思考?邊閱讀邊批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產(chǎn)生自己獨特的體驗:或是深刻的感想,或是對作品中某個問題的質(zhì)疑,或是自己對作品的看法……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該鼓勵學生在這些方面做好批注。如在指導學生閱讀完《三個強盜》時,我就向?qū)W生拋出了一個問題:此時你有什么感想?請在故事末尾處用一兩句話寫出來。
朗讀既有吸收文本語言、內(nèi)容的功能,又有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激發(fā)朗讀者情感的功能。因此,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時,要重視感情朗讀的指導和訓練。通過感情朗讀來展示學生在閱讀中情感層面的收獲,同時再次升華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使學生既理解了文本內(nèi)容,又發(fā)展了語言、陶冶了情操,從而使閱讀成為有意義的閱讀。
1.精心挑選內(nèi)容。老師應該教會學生挑選“最動情的文字”“描寫最美的文字”“表達故事高潮的文字”等內(nèi)容來進行感情朗讀。如繪本《圓圓的月亮》中“月亮,請告訴我回家的路吧!”這句話可以作為感情朗讀指導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結(jié)合圖文,理解小狗的心情,讀出小狗的期盼。
2.親自范讀。朗讀往往要通過語言的輕重緩急來表情達意,而這光靠教師講解是很難讓學生明白的。當學生無法實現(xiàn)教師預計中的感情朗讀時,范讀就是最好的辦法之一。教師在范讀時要注意讀準確,讀流利,處理好重點詞句的語速語調(diào)及標點的停頓,還可以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加上一些簡單的動作,或是配上一段合適的音樂,讓學生在課堂上面對面地聽到老師的聲音,看到老師的神情,學會感情朗讀。
3.重視評讀。學生的感情朗讀水平是在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通過不斷訓練提高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由朗讀、同桌互讀互評、小組互讀互評,然后再組織集體評議。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對比中、評議中逐步把文本內(nèi)容讀好,提高感情朗讀水平。
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段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過程中,應要求學生選一句或幾句感觸深、啟發(fā)大的句子,或語言優(yōu)美的段落做好批注,可以在這些文字旁邊寫上自己的感想、評價等。然后通過畫直線、曲線,或畫上三角等方法做上記號。閱讀結(jié)束后,在自己做了記號的地方選自己最想積累的文字抄寫到自己的積累本中,反復誦讀,形成語感,受到熏陶。
繪本的圖文給孩子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時,要抓住學生好奇心強,善于想象的特點,鼓勵學生在閱讀完一本繪本之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對繪本故事,或故事的某個情節(jié),或某個畫面,以文字描述,或圖畫展現(xiàn)等形式進行再創(chuàng)作,以深化學生閱讀體驗,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如在指導學生閱讀完《圓圓的月亮》時,我問學生:如此柔美的月亮下,除了小女孩、野貓、小鳥、站長、鼠兄弟在看月亮,還會有誰在看月亮呢?他們又可能對月亮說些什么?請同學們用文字描述,或圖畫展現(xiàn),或圖文并茂的形式表達出來。
每堂繪本閱讀指導課結(jié)束后,教師要記得把自己課前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學情精心挑選的好書推薦給學生閱讀。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在課堂學到的閱讀方法有實踐的機會,而且可以逐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涉獵更廣,提高更快。
從低年級抓好繪本閱讀指導,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再推進有效的課外閱讀將水到渠成。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