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友利
摘 ?要:在當今社會背景之下,若要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就必須提高相關醫務人員的綜合人文素養。然而,在我國目前的高校醫學教育中,重技術輕人文的現象依然很頻繁。該文重點論述了高職院校對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原因、當前高職院校的人文素養教育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高職院校對醫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方面教育的途徑等3個方面,闡述了筆者多年來對我國高職院校對醫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思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醫學生 ?培養 ?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R-4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a)-0121-02
1 ?對醫學類高職院校醫學生開展人文素養教育的原因
1.1 原因之一:行業的特殊性
醫療行業從古到今都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因為其始終與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關。與其他行業相比,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對醫療行業及其從業人員更為重要,必不可少。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除了必須具備高超的醫療技術,還必須始終懷著一顆濟世救人的仁愛之心,濟世救人的仁愛之心并非與生俱來,只有通過對醫學生不斷的灌輸與培養,才能使得醫生自身包涵極高的人文素養。由此可見,在當今社會,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尤為重要。新的時代對新的醫療形勢提出了新的醫療要求,尤其在醫療服務方面更是有待加強。因為病人始終需要人文關懷,然而缺乏人文情懷的醫療服務機構最終一定會被社會所拋棄的。
1.2 原因之二:醫療實踐中的必要性
(1)臨床實踐中,存在部分醫務人員對醫療服務的質量漠不關心,對病人也極度缺乏應有的同情心。如今,醫療機構的頻發醫療糾紛已經成了社會的關注點。諸如,“南京兒童醫院事件”的發生,說明了仍然存在部分的醫務人員對病人毫無基本的人文關懷、職業道德以及責任感可言。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一些醫療機構的管理問題,也反映了一些醫務人員缺乏專業素質和愛心。
(2)一些醫務人員沒有把握好生活與健康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把獲得經濟效益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臨床實踐中,仍然存在部分的醫務工作者沒有正確認識醫患關系,丑惡地扭曲了正常的醫患關系,一心只把病人當成發家致富的搖錢樹。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不僅要消除或減輕病人的身體痛苦,還要盡可能減輕病人的經濟壓力。然而,一些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忽視相關的職業道德和患者,故意將輕微疾病描述為嚴重疾病,從而給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壓力,承受更大的經濟負擔,甚至導致一些患者因為看不起疾病而放棄治療。“兩毛錢處方”好醫生的事例在社會上爭相傳誦,這只能說明當下能切實為病人謀求實利的好醫生實在太少了。所以,如果要從鏟除上述現象,那么就必須大力加強醫學人文素質的相關教育。
2 ?醫學類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重技能,輕人文
在實際教育過程中,醫學高職院校往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實驗室建設,引進醫學技能型教師以及購買大量設施設備,來提高學生的醫學技能。然而,對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投入很少或根本沒有。
2.2 人文科目設置欠科學
在人文學科課程安排方面,大部分的醫學高職院校都普遍存在以下的問題:首先,人文課程體系設置隨意,毫無邏輯可言,也相當不科學,缺乏綜合型、系統性、整體性的考慮與規劃。其次,思想政治課所占比重較大,隨意開設人文學科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學生人文學科的學習質量較差。再次,對醫學學科與人文學科課程的融合教學重視力度不夠。如果能充分融合醫學學科與人文學科,創建綜合、系統的醫學人文交叉學科,那么這不僅僅符合了醫學發展的專業性要求,更是在專業之余于無形中培養了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其隱藏意義可見一斑。最后,目前醫學高職院校的人文素養培養課程大多缺乏實踐性與趣味性,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無法充分勾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就更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2.3 校園的人文內涵建設嚴重不足
目前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各大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也越來越大。一些學校也尤為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然而與硬件設施建設對比,高校人文素養的建設力度就顯得相對不足。第一,大量建設資金被投入到校園環境建設,盡管校園的自然環境美觀,花草樹木盡有,然而相應配額的文化景觀的投資卻相對較少,極度缺乏文化景觀的相關建設。第二,高職院校并沒有充分組織可以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相關人文活動。
3 ?醫學類高職院校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途徑
3.1 改變人文科目設置體系
醫學高職院校開設人文學科隨意性極高,若想在人文素養建設方面有所建樹,那么就必須充分采取措施改變這一弊端。最重要的就是,醫學高職院校必須專門建立相應的人文素養教學機構,其作為人文素養教學研討與工作的專門地點。另外,也應該充分考慮到學校的綜合性以及學科力量分布,設置或強化部分與醫學密切相關的邊緣人文學科。但是也應該注意到,人文素養課程的設置必須適當,以免出現過度擴張的情況。開設課程應注重學生職業道德和價值觀的培養,突出人文課程的實用性。教學方法也應當做出必要的轉變,引導醫學生關注醫學領域的相關熱點問題,并不斷地加強分析訓練。在人文課程與專業課程結合的教學實踐中,也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科間的聯系,盡可能實現各學科資源配置的協調,從而充分形成課程之間的合力發展協作,最終達到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養的目的。
3.2 加強校園網絡人文素養元素的建設
醫學類高職院校必須充分加強校園內的人文素養相關要素的建設,校園內必須配置對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培養有利的功能設施。例如,與強有力的人文教師相匹配,豐富校園人文內涵建設,從醫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人文素養教育。學校相關職能部門應指派專人負責校園網人文素養宣傳活動,搭建人文教育培訓專欄,放置當前與醫療、醫德問題、醫學哲學相關知識、醫學名人紀錄片等相關的熱點社會問題。進而增強人文建設活動對醫學生的吸引力,如此才能在學生時代就提升醫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網絡方面的人文素養教育具有極大的優勢,其直接、生動、靈活,形式便捷。比如,網絡人文素養課程可以不定期邀請相關人文教育方面的專家遠程講授醫學相關的人文課程,也可以集體組織醫學生聽課。
4 ?結語
新的時代對新的醫療形勢提出了新的醫療要求,尤其在醫療服務方面更是有待加強。因此,對于醫學類相關院校,尤其是醫學類高職院校,必須充分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與培訓。為了充分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將來為社會貢獻合格的醫務工作者,醫學類高職院校必須適時地轉變醫學教育觀念,進而積極探索符合新時代醫療服務要求的人文教育培養模式,最終有效地提高學校的人文素養相關培養與教育。
參考文獻
[1] 秦愛華,郭萍,董紅艷.高職院校助產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研究[J].科技風,2019(4):46,50.
[2] 賀衛衛,謝夏.高職院校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現狀調查研究[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2(1):81-86.
[3] 蘇偉.高職院校康復專業學生的醫學人文關懷教育[J].科技資訊,2018,16(36):243-244.
[4] 沈昌海.醫學類高職院校醫學生人文素養培養途徑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8(26):204-205.
[5] 白佳瑤,張瑞星.護理專業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現狀及展望[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7):99-101.
[6] 李莉,袁艾蘭,向波.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素養認知現狀與對策建議[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2):52-53.
[7] 雷先輝.醫學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8] 艾民,喬玉花,彭繼恒,等.醫學人文素養教育應融入臨床實習教學實踐中的思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5):66-69.
[9] 葛慧慧.音樂藝術對高職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有利影響[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4):162-163.
[10] 張鍇,廖淋森.對貴州高職院校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培育的幾點建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