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娣銀

摘 要:多媒體的出現和廣泛運用,使得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成為可能。多媒體的有效運用,使龐雜、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影像演示、分層圖解、思維導圖等手段,可以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學科。論述了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初中物理;多媒體;教學方法
物理學科的廣闊性、抽象性與邏輯性,使得初中物理的教學一直略顯困難。我省將初中物理的教學時間安排在初中二年級,顯然是考慮到了物理學科的難度與學生年齡層次、學習能力、接受和理解能力之間的關系。盡管如此,物理學科依然是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一門學科。多媒體的出現,使得這種窘迫局面出現了得以改善的希望。通過影像演示、分層圖解、思維導圖等多媒體教學方式,初中物理的教學更加簡潔明了、通俗易懂,便于教師講解與學生學習理解。
一、初中物理的學科特點
初中物理的學科特點,有以下三點。
1.知識體系龐雜廣闊
我省的初中物理教學內容,共兩個學年,四本教材,這四本教材中,從表象的聲現象、物態、光現象、物體運動,到物質的物理屬性、基本粒子和宇宙理論、力學,再到深層次的機械和功、能量理論、電學,基本包括了現代物理下的各個分支學科領域。這樣全面卻龐雜的學科體系,對于學生系統性的學習和把握,有一定難度和挑戰的。
2.部分理論略顯抽象
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從物質現象到物質理論本質的學科,其知識內容較為抽象。如光的反射、折射和透鏡成像,這是在平時生活中難以系統和細致觀察的現象,盡管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卻無法簡單地抽象出來,作為教材內容的輔證。再如電學中的諸多理論,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知識內容,學生理解起來就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3.注重邏輯思辨分析
物理學科的邏輯性與思辨性,無需多言,其對于物體狀態的分析、數學工具的使用、公式理論的推導,都是邏輯思考和思辨分析的產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力學下的受力分析,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內容之一。受力分析的難點就在于,學生能夠找全、找準物體所受作用的力,并正確梳理各作用力之間的相互關系。再如機械能和內能這一章節,則要求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機械能和內能概念的基礎之上,確定二者之間的轉化關系,這也是對學生邏輯思考和思辨分析的考驗。
二、初中物理教學運用多媒體的必然性
初中物理的教學突破口在于能否對應解決初中物理的學科特點所帶來的難題。而多媒體教學方法,則可以較為有效地針對初中物理的抽象性、邏輯性、廣括性,從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效率。
1.活用影像演示,化靜為動加強理解
大部分初中物理理論的抽象性,還是因為傳統教學方式下只能以靜態圖解的方式將知識內容傳達給學生,這樣學生理解起來自然覺得抽象難懂,不夠具體。
如初中二年級上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鏡”下的第三節“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節中,盡管教材中安排了具體實驗來幫助學生通過實踐導出結論,但由于各種因素,成像實驗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更有部分教學實例中,教師或簡單介紹這一實驗,或直接跳過實驗部分,要求學生死記成像規律,并拋出大量習題,大搞“題海戰術”,這幾種情況都加深了理論的抽象性,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通過影像演示,則可以較好地解決這類問題。教材導入實驗的目的,既是希望培養學生物理實驗素質,也是寄希望于通過學生自身的實驗來完成整個成像規律的動態過程,以便理解。從這個角度講,通過影像演示,也是對于教材的一種補足和輔助。具體而言,教師可以事前搜集成像理論相關的視頻資料(就教學效果而言,模型模擬演示理論的視頻要比實際實驗的視頻更加有效),并在課堂上播放講解,學生則可以直觀地看到成像理論中關于“一倍焦距(焦點)是物體成倒立實像還是正立虛像的分界點”“二倍焦距是物體縮小像還是放大像的分界點”的描述,更能夠直觀地把握成像理論的內涵。
2.巧用分層圖解,層次分析邏輯透徹
分層圖解,是指對于部分結構復雜的示意圖,進行有邏輯、有層次的分解,將一個示意圖分解為不同層次的若干個示意圖,從而層次鮮明,邏輯清晰。這種方法則多用于受力分析、能量轉化、電學分析等情景。這里以一道受力分析題為例:
建筑工人用圖1所示的裝置提起4塊磚,如果每一塊磚的重為G,當磚被提起后處于靜止時,第二塊磚左右兩面受到的摩擦力分別是(? )
A.F左↑=F右↑=0.5G
B.F左↑=G,F右↓=0
C.F左↓=2G,F右↑=G
D.F左↑=G,F右↓=2G
本題通過分層圖解,可以較為簡單地解決問題,如圖2,運用整體法思想,由一塊磚逐漸增加到四塊磚,分別進行受力分析,則很容易得出答案為B。
3.常用思維導圖,體系分明便于把握
針對物理學科涵蓋過廣,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入手,或是丟三落四,把握不住全局,經常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學科體系,把握重點難點,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
思維導圖是幫助我們將思維結構化的一種輔助工具,這在系統性學習中經常運用,教師在總結學科內容時所作的學科體系示意圖,就是思維導圖的一種。從這個視角來看,初中物理的結構體系十分明確,其包括幾塊內容:物體和物質(物體形態、物體運動和物質物理屬性)、聲光現象、宏微觀世界、力學、能量學、電學,其下各有側重。按照這個思路整理出一幅完整的思維導圖,從而幫助學生拎清整個學科體系,把握重難點,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是極為重要的。
多媒體教學對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是極有裨益的,教師們在采用多媒體教學時,切忌將其理解為簡單的PPT、視頻放映,包括影像演示、分層圖解、思維導圖在內的多種多媒體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加以嘗試和運用,從而真正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勝強.怎樣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初中物理教學[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4(11).
[2]張振江.如何運用多媒體優化初中物理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6(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