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榮
摘 要:寫作本應該是一種靈魂的再現、心靈的慰藉。但是受到傳統思維模式和應試教育的影響,現階段高中生在作文寫作之時只是照搬“優秀作文”的寫作套路,缺少真情實感,脫離現實,套路化、模板化嚴重,缺乏興趣,為應考而準備。因此,要提升高中生的作文寫作質量,就必須改變高中生寫作套路化現象嚴重的問題,讓學生張揚個性,寫出有靈魂、有深度的文章。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教學實踐
《詩·大序》曰:“情動于中而行于言。”文章是情感的載體,是情感的表達方式。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從同一事物中獲得的情感體驗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寫出來的文章也是不同的。但是,在現階段的高中作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對議論文文體的教學,作文結構三段式,觀點表述模板化,嚴重阻礙了高中生自我個性的發揮,不利于個性化人才的培養。因此,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不僅是新課標對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要求,也是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需要。那么在高中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個性呢?下面我將結合我的教學實際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自主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是學生烹飪作文佳肴的米,要想讓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寫出自己的個性,就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作文素材,讓學生能夠在作文寫作過程中以充實的素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作文的真實性。
例如: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我每周都會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對學生閱讀的書籍也不再給出具體的要求。它們可以是高考作文素材,也可以是文學名著、唐詩宋詞、國學經典等。但是,這種自主閱讀活動也不是無目的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及時整理閱讀筆記,將自己在閱讀中獲得的感悟或者是讀到的經典句子記錄下來,以方便日后回顧查閱。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通過組織個性化閱讀活動,促進了學生閱讀素材的個性化積累,幫助學生建立了屬于自己的作文素材庫,讓學生可以在作文寫作之時自由調動所積累的素材論證自己的觀點,實現了學生作文表達的個性化。
二、思考生活,拓展寫作空間
生活是寫作素材積累的源泉,正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就要讓學生養成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的良好習慣,以生活經歷拓展學生的作文寫作空間,以現實情感充實學生的作文情感,以生活氣息增加學生語文作文的真實性描寫和個性化表達。所以,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不妨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拓展學生的作文寫作空間,提升高中生作文寫作質量。
例如: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會給學生留一些觀察作業。觀察的對象很簡單也很常見,有時是身邊的老師,有時是某一位同學,有時是教室里的花草。與此同時,我還告訴學生:“生活是單調的,也是精彩的。只要你用心生活,用心思考,自然可以在生活之中發現屬于自己的精彩。觀察不僅要做到‘眼到,還要做到‘心到。”另外,為幫助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品質,我還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關注時事新聞、了解本地區的風土人情。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培養學生用心生活、用心思考的美好品質,引發了學生對生活事物的思考,開拓了學生的寫作視角,拓展了學生的寫作思路,促進了學生對同一作文素材的多角度利用,推動了高中生作文寫作能力的個性化提升。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的美好品質,促進學生生活素材的不斷積累和豐富。
三、回歸心靈,培養人文素養
個性化寫作的最終目的是“喚醒自我,回歸本真”。而所謂的“回歸本真”就是回歸心靈。寫作是為了滿足個體內心情感表達的需要,寫作的視角、寫作的素材也都來自個體的內心真實感悟,它是一種綜合性的精神活動。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就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理念,用心去寫作。
例如:在一次名為“我想對你說”的主題作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對學生說:“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的人,經歷了很多的事。我想,每個人都給了你們不同的感受,對每一個人你們都有很多話想說,而這些話就是一篇獨一無二的文章,下面就請大家用筆寫下來吧!”
在這一課程教學過程中,我以“我想對你說”為話題展開作文活動,以平實、質樸的話語導入課堂教學,在激蕩了學生的內心情感、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作文創作理念,促進了學生作文寫作的個性化發展。
總之,要想提升高中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就要注重對高中生作文寫作的個性化培養。以自由的閱讀方式、自主的思考方式以及發自內心的寫作方式幫助學生寫出自我、寫出本真。
參考文獻:
[1]張月輝.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如何尋求突破[N].發展導報,2018-10-30(018).
[2]趙曉凌.新時代高中作文寫作技巧探究[J].學周刊,2018(32):135-13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