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碩
摘 要:微課是伴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一個產物。它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的教學手段。物理課比較深奧,好多知識點不宜理解,為幫助學生理解,教師自己制作微課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功夫,所以從網絡上搜索好的視頻引入課堂可以方便快捷助力教學實踐。結合上課的經驗,就網絡微課助力物理課的情況進行一下探討。
關鍵詞:微課;物理;高效
微課時間短,教師一般是抓住重難點的地方講。視頻中往往有動畫演示,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會并理解了相關知識點。利用好網絡微課資源,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質量好的網絡微課資源
1.物理大師
《物理大師》內容以中學物理知識為主,高一的物理知識也制作完整,質量很好。作品在教授傳統物理知識的基礎上,融入了電影、動畫、音樂等元素,生動有趣。節目畫面色彩明麗,可愛生動,適合中學生使用,深受學生和老師喜愛。主要可以輔助孩子的物理學習,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還有一定的科普作用。課程如好萊塢大片一般,精彩紛呈,學習過程如同游戲一樣,輕松歡躍。物理大師,簡單,高效地將藝術、教育、科技完美融合。現已入選騰訊視頻V+原創計劃,優酷指定扶持PGC,并與愛奇藝、網易云課堂等簽署成為戰略合作伙伴。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資源引入課堂。
2.樂樂課堂
《樂樂課堂》由來自北大、清華畢業的多年資深教育講師及前數學奧賽金牌選手和高考狀元等發起,2014年正式成立。樂樂課堂的核心內容是三分鐘短視頻教學(天天練),采用一個視頻配三道習題的模式,緊貼教育大綱,將知識合理碎片化,三分鐘攻破一個知識點。采用動畫方式,展現效果風趣幽默。讓孩子快速、高效、愉悅地學會知識點內容。樂樂課堂實時變動的部落排行,及時展現學習成果,打破傳統分班模式。在你追我趕中充分調動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
3.學渣樂園
《學渣樂園》是一檔大型自制教育益智欄目。致力于打破傳統教學的陳腐、冗余以及枯燥,以生動并且貼近學生的網絡語言去解讀知識,并附以全新的教學方法和通俗易懂的記憶方式,用最短的時間滿足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在課堂后幾分鐘給學生播放一下相關知識點視頻,學生很是喜歡,確實生動有趣。
4.鬼畜物理
全國首檔“鬼畜”風格趣味物理欄目,在這里,別人家的老師都是帶槍上課的,雞蛋丟出去是可以穩穩接住不摔破等。為了熊孩子們記住考點,老師也是拼了!除了以上列出的這些物理微課資源,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還有好多比較好的物理微課資源,大家可以去網上搜一搜,選適合學生的資源。
二、微課資源引入課堂注意要點
1.微課需要修改修改,再整理和編輯
微課不能拿來就用,雖說很少會出現錯誤,但是教師需要提前認真聽一聽,找到視頻精彩的地方和不當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用視頻處理軟件對微課進行修改。筆者經常用視頻剪切合成器對視頻進行剪切和合成。上課前從物理大師、樂樂課堂等資源處看很多這節課的微課,看看哪一個最適合學生。所選的微課應該簡短精練,帶有一點幽默感,比較有針對性。我經常把精彩的地方剪切下來,再組合到一塊。例如,樂樂課堂中有些知識點講兩三分鐘,比如電流表改裝成大量程的電流表或電壓表,這兩個視頻可以用軟件組合到一塊再給學生播放,這樣效果比較好。
2.傳統講授后在播放微課視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傳統課堂的價值是很大的,因為教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互動,老師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理解情況及時了解,根據情況進行補充。筆者一般先用多媒體課件講授,再播放視頻,最后給學生小結并當堂訓練。微課要像網絡游戲一樣一下子吸引學生的視線,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筆者比同組的物理教師多了微課播放的環節,課堂氣氛不僅活躍了,學生學習效率也顯著提高了。
3.物理微課注重發揮實驗的作用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概念、原理、規律的教學都離不開科學實驗。有的學校因為教學條件的限制實驗無法進行,有時只能通過教師的口述、學生的想象。一些教師演示現象一閃而過,學生無法仔細觀察。所以利用微課資源時要注重選取有實驗開發的,不僅能彌補演示實驗的不足,而且能大大提高學生利用微課資源學習科學的興趣。
4.通過微課助力教學,豐富并培養學生的素質
課堂中不僅要注重知識與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價值觀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雖說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給教學打來了好多資源,但大部分的教師還是傳統的講授,以課件為主。其實好多微課不僅講授知識還開拓學生的視野,包含的信息很多,無形中增長了學生的見識和創新意識。教師給學生一杯水就要儲備一桶水,所以在課堂上盡可能地讓學生多了解一些東西,一個學期下來或者一年下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會顯著增強。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是教育領域的一次巨大革新,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對實現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優化教育結構、培養新型人才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2017(4).
[2]肖安慶.關于微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青年教師,2018(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