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昌
語文素養的核心能力是聽說讀寫,而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對很多學生都是頭痛的事,如何幫助學生解決寫作的難題呢?微型寫實循環日記能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所謂的微型寫實日記就是指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以日記的形式小角度、小篇幅真實地描述客觀事物,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因此,筆者認為,微型寫實循環日記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條捷徑。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作文教學要從內容入手,指導學生選擇有意義的內容寫自己熟悉的事物,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日記有著積累、整合、創新等特點,而微型寫實循環日記,不需要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每個小組成員都知道有寫日記的任務。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會注意積累日記的材料。比如,放學后,筆者組織學生回顧當天發生的事情,引導學生篩選寫微型寫實循環日記的素材。學生的選材從課內,如“驚險的數學課”“上語文課真有趣”等,逐漸到校外、家里發生的事情。然后,筆者對學生的選材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積聚日記素材,厚實學生寫作的源泉。
在學生有了寫日記的材料之后,筆者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日記進行指導。首先,筆者堅持與學生一起寫日記。例如,在《午餐》中寫道:“開學的這幾天,每天的午飯,我都發現一個扎著馬尾,個子瘦小的小女孩,她總會堅持到最后,大家早早吃完午餐,離開飯堂了,只有她在慢慢咀嚼,不時抬頭察看來往走動的人影。今天,我悄悄地來到她的旁邊,發現她口中含著一口飯,盤里的飯菜基本保持原來的模樣。她右手拿著勺子的末端,一粒粒挑飯來吃。我想只要稍微碰一下她的手臂,勺子準會應聲落地。(節選)”
筆者指導學生從描寫同學外貌入手,抓住人物外貌特征,注意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學生在我指導之下,開展全班人物“素描”訓練。例如,一個學生在《六班“美女秀”》中,這樣描述:“你看她那微卷長發,在風中不停地搖曳著,散發出一股誘人的奶香。天鵝般的柳葉眉下,是一雙水汪汪的杏兒眼,如同兩顆淡棕色的寶石鑲嵌在白白的臉蛋上。她可愛極了。”
老師在批改學生的日記時,要注意發現學生“閃光點”,從內容的選擇、詞語的運用、語句的流暢、認識的深刻性、態度的端正等多方面考慮,要盡量表揚鼓勵學生。老師的批語要措辭委婉,體現對學生的關懷、鼓勵,使學生感到親切溫暖,慢慢增強寫作的信心。
微型寫實循環日記,加強了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對話。老師不僅對學生微型寫實循環日記進行鼓勵肯定,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指引。家長在檢查學生的日記時,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動態。同時,筆者建議家長在學生的日記本寫上鼓勵性的話語。例如,一個家長在學生的《那一喊的風情》的日記中寫道:“寫出了自己對是非曲直初步的理解與見解,筆法老到,思想有深度……”另一個家長則發出這樣的感慨:“微型寫實循環日記見證了他們的成長,不管是寫作手法還是心智,都從稚嫩開始邁向成熟。”有的寫老師的諄諄教導;有的寫父母的細心呵護;有的寫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
此外,學生也很在乎同學對自己的微型寫實循環日記點評。筆者要求學生對上一篇日記進行簡單點評。有的學生這樣寫道:“我覺得寫得有點簡單,并沒有突出重點,下次要多多努力!”“我能想象出當時的精彩畫面,期待你更精彩生動的日記?!薄沼泴懙煤玫耐瑢W,自己的作品被欣賞、被肯定,心情自然十分激動,由此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筆者把全班48人,分成12個小組,每組4人,進行優秀日記小組評比。筆者挑選寫作能力較強的同學擔任組長,小組成員循環寫微型寫實日記。老師當天批改,挑選優秀的日記進行表揚,并全班誦讀。學生在日記本上畫上各種的圖案,裝飾著每篇的日記,用心寫好每篇日記,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表揚。筆者每月進行優秀小組的評比,獎勵前四名小組。小組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競爭環境。同學之間通過日記進行相互鼓勵,也進行相互督促,增進學生寫作的責任。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