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豪
摘 要: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人們逐漸意識到不能只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還要重視學生思想品德修養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必須要重視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但是,經有關調查發現,小學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教學現狀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對此,通過分析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提高其教學效率的建議,僅供探討。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效率;途徑
小學階段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技能,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社會觀。對此,在小學教學活動中開設了品德與社會課程,它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的綜合性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形成了積極的道德品德,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現在依然有很多教師沒有按照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缺乏對新教材的研究與分析,在實際教學中只是照本宣科,忽視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作用,導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差,最終導致整體教學效率降低。
2.教學內容陳舊、單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課程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但是,在實際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并沒有真正將教學與社會事例進行結合教學,只是重復地講一些陳年舊事,不利于學生的生活實踐,更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效率的具體途徑
1.認真研究教材內容,把握課程教學目標
隨著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該認真鉆研課本中的教學內容,根據相關教材提供的指導和參考,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并進行靈活的課堂教學。同時,教師在教學品德與社會時,應該以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為依據,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開展,主要就是通過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對社會實際進行有效認知。因此,教師的教學必須要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善于挖掘對學生生活有積極作用的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將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此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體現出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外,教師還應該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實踐參與。
以粵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在教學《說聲“你真棒”》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首先,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駱駝和羊”的視頻,讓學生思考究竟是“高比矮好”還是“矮比高好”。等學生思考之后,可以組織學生以此為主題進行辯論。之后,教師再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正確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全面認識自己。這種教學方式的使用,能夠讓學生通過正確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全面、客觀地認知自己,從而促使學生取長補短,懂得發揚自身長處,為班級貢獻自己的力量。
3.生活實例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調動學生積極性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開展,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社會行為規范,促進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可以將生活中相應的實際案例融入課堂教學當中,營造生活化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參與課堂積極性,以此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仍以第一單元為例,在《手牽手,一起走》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交友故事,討論解決矛盾的辦法。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所學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4.巧設課堂結尾,為下節課做好鋪墊
如果我們將課堂導入作為聯系新舊知識點的紐帶,那么課堂結尾就是整節課的點睛之筆。鑒于此,品德與社會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堂結尾的作用。而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尤其是臨近下課之前,學生幾乎沒有聽課的興趣了,這就要求教師的課程結尾需要達到“課已盡,趣猶存”的效果。對此,教師就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結尾方式,如課堂小結或練習、師生互動等方式,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從而獲得“意猶未盡”的教學效果,為下一節課的新知做好鋪墊,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逐步提升。
總而言之,小學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除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之外,還能促使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等良好習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不斷學習和研究專業知識,學會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從而構建高效的學習課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燕.試論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的開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9):91.
[2]蔡秀蓉.立足課堂優化教學:論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7(45):102-10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