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紅 雷廣英
摘 要:為了營造生命課堂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藝術,課堂上實行“四帶進”和諧策略: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把幽默帶進課堂。
關鍵詞:生命課堂;微笑;激勵;競爭;幽默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生命課堂的理念如一股和煦的春風悄悄地吹入了我們的校園,也絲絲縷縷地吹進了我的心田。“尊重、關注、賞識、寬容、等待……”一個個鮮活的關鍵詞重重地沖撞著我的心靈,煥然一新的教育理念,帶來的必然是教育教學行為的變化。生命課堂正是針對傳統教學的弊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強調體驗與興趣結合,生活活動與創造活動結合,以關愛生命、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師生的生命價值為目標,選擇學習內容,組織和設計教學過程,營造課堂氛圍,進行教學評價。
為了營造生命課堂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藝術,課堂上我實行“四帶進”和諧策略: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把幽默帶進課堂。教師的眼睛時刻關注到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每個學生的細微反應,努力營造寬松和諧,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把微笑帶進課堂
把微笑帶進課堂是一種信念,也是構建生命課堂的必然選擇。我的微笑從每節課那聲“老師好“開始,又從那聲“老師再見”結束。課堂上一張張期待的面孔,一個個精彩的發言,一幕幕意外的生成……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像那跳動的音符,激發著我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這一切都讓我沒有理由不微笑。面帶微笑進課堂,面對全體學生:當和學生交談時,微笑是一種氣氛;當學生回答問題時,微笑是一種鼓勵;當表揚學生時,微笑是一種肯定;當學生認錯時,微笑是一種諒解;當學生解決問題時,微笑是一種力量。一個孩子在日記中寫道:“我喜歡上數學課,我喜歡數學老師,因為她每天都會對我笑一笑,她的笑讓我很開心。”微笑的老師是美麗的、帥氣的,把微笑帶進課堂是對愛的教育的完美詮釋,是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微笑著的老師能無限拓展課堂的時空界限,激發每一個孩子的表現欲和創造潛能。
◆把激勵帶進課堂
生命課堂倡導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全面成長,顧及生命活動的各個層面……激勵機制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杠桿,課堂教學中的適時激勵,再次彰顯她的生命本質。我在課堂上常用的激勵性語言:“你真厲害,這么難的題也能做。”“好,你真是太棒了。”“你還能想出其他方法嗎?”“你真了不起,你的思路很獨特。”等等。
教學中,我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靈活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比如在用“對口令”方式背誦乘法口訣時,我把學生分為兩大組,男生組和女生組。我對男生組說:“小小男子漢們,拿出你們的氣勢,男兒當自強。”對女生組說:“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英雄一樣行。”孩子們在我的激勵下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種積極向上,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氛圍躍然而出。
◆把競爭帶進課堂
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競爭機制,面向全體學生,恰當地開展一些游戲競賽的活動,用競爭給學生搭起互動的平臺,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課堂充滿生命的靈性。
我在班上以六人為一學習小組,按照能力是優秀、一般、較差均勻搭配,組內人人有競爭對手,面對組外要緊密合作,組內兵教兵,組外兵促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樣一種合作、競爭的氛圍中,學生大膽質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有效提高了課堂的參與率,為積極健康的課堂營造了一個較好的環境,使課堂變得寬松和諧。另外我在課堂上創設“快速搶答、一分鐘口算比賽,爭當小老師,動手我最行,湊24點”等充滿趣味的競爭學習方式,配合適當的激勵語言,最大限度地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張揚學生的個性,使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尊重個性就是尊重生命,競爭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生命成長與教師展示價值的舞臺。
◆把幽默帶進課堂
正如贊可夫所說:“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幽默是和諧師生關系的潤滑劑,教學中優化運用教學幽默,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在教學“租車”問題時,題目是“王老師帶領39名學生去春游,面包車坐7人,小轎車限乘4人,可以怎樣租車?”大部分孩子的眼中只看到了39人,忽略了還有一個老師的存在。為了讓孩子對此信息加深印象,在關注自己的同時學會關注到別人,我故作悲痛狀:“孩子們,我好傷心啊,老師這么辛苦地帶你們出來玩一次,竟然連車也不讓我坐啊……”我的話還沒說完,許多孩子都大喊起來:“還有王老師呢,應該是40個人乘車。”接著都低頭去修改自己的乘車方案。我接著說:“看來你們心里還是沒有老師啊,寧可座位空著也不讓老師坐,悲催啊。”許多孩子看著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中包含著對老師濃濃的歉意,我也笑了。幽默讓我收獲著與孩子們暖暖的情誼,感受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享受著收獲的喜悅與滿足,品味著人性的燦爛與魅力。
把微笑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幽默帶進課堂。課堂上把四種策略有機融合在一起,并在教學中彰顯“生命”的意識,才能為學生的生命添彩,為自己的生命增色,真正實現教育的以“人”為本,促進師生個體生命的全面、可持續發展,讓課堂教學上出生命的味道,使課堂上彈奏出“生命”的樂曲。
參考文獻:
王亞楠.讓學生愛上課堂:讀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J].青春歲月,2013(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