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明 饒惠仙
摘 要 近年來,人們大肆捕撈水生野生動物,導致水生野生資源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為保護野生資源,國家和地方均制定了一系列的保護法律,對大肆捕撈問題進行有效遏制。但是目前,水生野生資源保護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水生野生動物還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基于此,從保護水生野生資源的意義著手,分析新平縣水生野生的資源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以便于相關部門更好地進行水生野生資源保護工作。
關鍵詞 野生資源;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新平縣
中圖分類號:S86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1.080
新平縣國土面積十分廣闊,自然氣候以“一山分四季、四季不同天”的立體垂直氣候為主,水生野生資源豐富,有大鯢、石蛙、林蛙等水生野生珍稀動物,這些水生野生動物在生態學、醫學當中有著非常高的研究價值。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水生野生資源的過度捕獲使得水生野生動物資源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依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保護法律,新平縣也出臺了相應的保護措施和辦法,以便有效遏制人們大肆捕撈水生野生動物。此外,新平縣還制定了捕撈許可經營制度、資源生態補償制度等,使得水生野生資源的保護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和完善。基于此,對新平縣水生野生資源保護工作進行詳細分析。
1 保護水生野生資源的重要意義
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更加富足,對物質的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不斷追求珍貴、口味獨特的野生食物,導致很多珍貴稀缺的水生野生動物遭到了濫殺濫捕,使其種類和數量大幅度減少[1]。此外,有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并沒有結合自然規律,隨意排放工業廢水和化肥農藥殘留等,對水生野生資源的生長和生產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進而導致水生野生動物的數量急劇下降,甚至有些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因此,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十分緊迫。
水生野生資源是地球生態系統中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可以調節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屬于自然資源中非常珍稀的資源。從人類角度分析,水生野生動物屬于歷史變遷的重要見證者,對其進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物種變化回溯產卵等現象,能夠使人們深入了解水文化的變化,有益于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以及應用。同時,水生野生資源有很高的觀賞性以及醫藥價值[2]。從深層角度分析,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水生野生資源進行保護,可以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保證生物的多樣性,與此同時,也為人類提供了更加舒適健康的生存環境。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可持續應用有益于人類社會的長期發展,能夠促進人與社會共同進步,和諧共處。
2 水生野生資源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沒有注重對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
水生野生資源的相關保護工作盡管一直都被提出,但并沒有將其真正落實到實踐中,而且有些地方的鄉(鎮)政府以及群眾不重視野生資源的保護工作。如新平縣政府部門雖然制定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但忽視了水生野生資源保護的效果,很多工作難以落實到實處。同時,群眾對水生野生資源的保護意識薄弱,一些地方群眾對水生野生動物進行隨意捕殺,電魚、毒魚、炸魚和竭澤而漁等現象時有發生,致使水生野生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3]。
2.2 保護體系落后
當前,新平縣制定的保護體系有些落后,還處于初級和起步階段,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改進。1)保護區域不合理。有些區域的水生野生資源十分豐富,但形成的保護區比較少,且個別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管理力度不足,不能取得理想的保護效果。此外,有些保護區并沒有制定長期的資源保護計劃,保護工作只是流于形式。2)漁業行政執法監察工作力度不足,以至于水生野生資源保護體系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出現管理混亂、政出多門、職權劃分不明確等問題。而且水生野生資源覆蓋面積大,因而保護工作的工作量也很大,容易出現疏漏,在具體保護過程中也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需要工作人員細心對待。3)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一些水生資源的保護法規還有些不完善,在具體執行時操作難度很大,針對一些破壞行為的懲罰措施不明確。
3 水生野生資源保護的改進措施
3.1 強化水生野生資源的保護意識
1)相關部門需要提升人們的水生資源保護意識,以便積聚群眾的力量,使相應的保護措施落實到具體的實踐當中,真正實現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目標,從本質以及源頭上減少人類活動對水生野生資源造成的破壞。2)可利用宣傳手冊、微信、走訪調查等宣傳活動使群眾以及消費者能夠意識到水生野生資源對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并利用新聞報道、普法宣傳、專家講座等形式幫助群眾提升法律意識,使其意識到濫殺濫捕、竭澤而漁、電魚、毒魚、炸魚都是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從根本上樹立人們對水生野生資源的保護意識。3)執法部門需要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水生野生資源的行為,針對非法捕殺、經營販賣、電魚、毒魚、炸魚等行為進行嚴厲懲處,合理維護漁業的生產秩序。
3.2 資源調查、監測與評價
1)針對魚類等水生生物的情況進行充分調查,其中包括水生生物的物種、數量變化等等,并對魚卵、仔魚等早期資源的情況進行分析,明確生物種的生活習性,產卵場地,建立完善的“休漁期”制度。2)對浮游動植物的基本生存情況進行了解。3)明確漁業的生產以及利用情況[4]。
3.3 補償與保護措施的探究
水生生物資源以及河流的生態環境會受到各項工程建設的影響,如果這些資源和生態遭到嚴重破壞,那么其生態功能和結構就很難恢復,需要采用一定的補償修復措施進行修復,如增殖放流,利用本地特有的魚類等相應物種的馴養以及繁殖技術研究,提升增殖效果。在水生生物繁殖場(地)的管理方面,需要對水生生物繁殖場進行規劃,并研究和分析水生生物的繁殖習性,改進管理措施,有效維護水生生物繁殖。在建立保護區過程中,要站在整體生態角度以及生物生存角度進行分析考慮,以便從不同角度建立保護區。此外,要科學合理地評估和跟蹤監測工程建設對水生生物資源造成的影響,并針對其產生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4 結語
保護野生動物資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目前已建立的保護制度僅僅是樹立“綠水清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第一步,還需馳而不息地加大監管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大范圍開發和保護水生野生資源,真正實現水生野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針對漁業的生產和建設,要以水生野生資源保護為中心工作,在有效維護生態平衡的同時保障漁業經濟快速發展。要強化人們的水生野生資源保護意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探究相關的補償與保護措施,實施合理的資源調查、監測與評價,以便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可持續應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
[1] 李順安.水生野生資源保護的思考[J].南方農業,2018,12(3):139-140.
[2] 武雪萍.對甘孜州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立法的幾點思考[J].法制博覽,2018(2):67-68.
[3] 郤富熠.野生動植物資源現狀調查與保護對策思考[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35(2):78-79.
[4] 劉麗萍.完善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法律體系的幾點思考[J].綠色科技,2011(8):220-221.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