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艷鸞
摘 要:幼兒是祖國的花朵,幼兒教學中小學化現象導致幼兒過早的接受超出能力的知識教育,這嚴重影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面對這種情況文章主要對幼兒小學化傾向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文章的論述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學前教育;教育對策
引言
幼兒時期,家長會給孩子安排各方面知識的學習,目的是保證孩子在未來社會中的核心競爭力。這一觀念忽視了幼兒的興趣愛好,無形中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不利于孩子的個性化發展,這也是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負面影響。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治理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要從幼兒園、家庭這兩方面著手,逐步轉變育人觀念,為孩子提供一個快樂的生活、學習環境,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
1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
1.1教育內容小學化
從教育內容的分析來看,幼兒教育在教學內容上的安排不合理,教學知識難度大,數量相對較大,不是從教育內容設計的。對于兒童思維的發展,它基本上處于初級階段,教學內容必須是啟發式教育。然而,幼兒園教育并沒有迫使小學教育內容從幼兒的實際情況融入幼兒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幼兒學習的難度。
1.2教學手段小學化
目前,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特點日益顯著,這與幼兒園幼兒教師的教育手段的不當選擇有一定關系。部分幼兒園的師資力量不夠強大,很多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的教學經驗方面有所匱乏,對于教育幼兒的理論知識掌握尚不全面,在沒有充足教學經驗的情況下,學前教育的“小學化”問題就會日益突出。很多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方法的選擇上,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所依賴,造成以“講授”為主的教學課堂,忽視了幼兒的積極參與,產生較為明顯的地位差異性。幼兒教育中所注重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并未在這樣的教育中得到良好的運用,致使幼兒對學前教育產生很大的恐懼,長此以往,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學心理。在幼兒學前教育的教學內容選擇上,幼兒教師將小學的知識作為幼兒的學習框架,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因此有所加劇。
1.3課程長短不合理
從課程長度來看,現階段大部分幼兒園課程較長,這一階段的教學發展過度。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大多數幼兒園都有良好的教學條件,通過建立特殊班級,實現了擴大招生的目標。此外,還需要鋼琴,書法和其他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幼兒的學習負擔。
2 幼兒教育小雪花的解決對策
2.1園區管理者明確辦園的宗旨
園長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要為教師樹立榜樣,隨時明確幼兒的成長規律,對教育的觀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辦園宗旨。園長需要在家長以及教師之間大力宣揚幼兒的正確教育方式,確保家長及教師能夠對孩子成長以及發展的規律有一個正確認識。在教學模式、授課內容等方面都要符合其成長規律,保證幼兒的全面成長。
2.2改革幼兒教育制度
為了改善幼兒教育的特點,有必要改革幼兒教育制度,建立全面科學的幼兒教育評估體系。事實上,就目前的幼兒教育制度而言,改革已得到有效實施,以促進幼兒教育向高等教育方向發展,不斷加強教育發展,豐富增長渠道,淡化影響。高中入學考試,高考和小生初對幼兒教育制度的影響,徹底改變了幼兒教育的功利化模式。在尊重幼兒教育發展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全面科學的幼兒教育評估體系,規范幼兒教育機構招生,防止超載教育,知識儲備和考試標準,防范幼兒教育機構產生知識體系的惡性競爭。
2.3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學前教育質量
為了持續提升學前教育的質量,則需要轉變“小學化”的教育現狀,加強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將更多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融入到學前教育中,保持良好的職業態度,專業的教育能力,更好的指導幼兒,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需要尊重幼兒、理解幼兒,多方引導幼兒,完善自身的學前教師專業知識,且主動學習各類先進的教育方式,將現代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與學前教育活動相互融合。學前教育需要家長與學校雙方的努力,學前教育課堂指導期間,還可以組織家長參與其中。如可以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傳統的家長開放日主要是展示幼兒園的教育成果,現代教育理念下,則可以展現教育的方式,讓家長對現代學前教育的情況有所了解。在家長開放日中,重點鼓勵家長與幼兒一同參與“小制作”活動、“小創意”活動等,增加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使幼兒家長能夠更加理解幼兒,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豐富多樣的親子活動能夠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2.4小學招生程序規范化,實現小學與幼兒教育的銜接
幼兒的學前教育與小學的教育銜接問題,只有得到良好的解決,才可以實現對幼兒教育方向的真正把控,進而對幼兒身心的發展更加有利。當然,要想真正解決此事,就需要各個學校認真執行規章制度。首先,免試入學是小學應遵從的制度,嚴格執行義務教育的招生政策,將其流程規范化,避免出現選拔性的考試制度。其次,小學低年級的課程要與幼兒的課程進行良好的銜接,將每一位低年級的幼兒當作是從零學起的幼兒,以最基礎的知識作為低年級學習的教學安排。
2.5編撰標準教材,加強監督
由于幼兒學習階段的教材并沒有統一的使用規定,因此很多幼兒園使用的教材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照抄照搬的小學教材中的內容,甚至還存在著胡編亂寫的問題,有些教材的編撰者不注重幼兒的實際學習能力,只注重效益,所編撰的教材并不都適用于幼兒教育。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專業人士統一編撰科學、適用的學前教育教材。同時,相關監督部門也要就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狀況加大糾正力度,做好第三方監督的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我國教育制度還在不斷改革的過程中,但幼兒學前教育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學前教育主要是以游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知識的興趣,而小學教育是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是完全不同的,決不能將二者混淆。因此,我們應該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注重兒童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冰峰.淺談學前教育的“小學化傾向”[J].商情,2017(18).
[2]周晗卿.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7(49).
[3]幼兒教育小學化形勢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李婧.文學教育(下).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