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啟元
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當前興趣教學法開始廣泛運用,就是圍繞學生主體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和學習潛能,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并在知識、能力、情感層面實現全面發展。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探索興趣教學法的有效運用,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實施開放式教學,通過組織體育訓練小組,引導學生互動合作,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設計多元體育項目,還要對學生給予更多的鼓勵性評價,從而引導學生充滿興趣的進行體育運動鍛煉,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運用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索已經成為教師教學研究工作的重點。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因此適當開展體育訓練對于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至關重要。興趣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訓練的重要心理基礎和情感依托,在初中體育課程實踐中,教師要注重通過興趣引導的方式開展教學,運用的興趣教學法,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訓練動力,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進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實施開放式教學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模式下,一般就是老師為學生示范相應的體育技術動作,講解技術要點,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這樣單一固定的教學流程,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趣,無法產生參與積極性。有的學生自制力強,還能跟著老師的動作一點點的模仿學習,更多學生已經厭煩了這樣機械的模仿學習方式,這樣被動的枯燥的學習,學生是無法產生學習興趣的。在興趣教學法的指引下,初中體育教師要關注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妨換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可以開展分組教學,讓學生理解掌握速度快的學生給組員做示范,幫助和帶領其他同學練習,發揮學生互幫互助的作用,而且這樣老師也可以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動作做得是不是規范,及時的給予糾正[1]。比如對于足球運動的“腳內側踢、接球”的技術動作,要重點關注學生的踢球腿的擺動和擊球部位,踝關節三角區要形成一個穩定的擊球面。在經過一段時間聯系后,可以讓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然后讓每個小組指派隊員到圓圈中心進行足球動作演示,最后同學們共同評選出最差的小組,懲罰他們要為大家表演節目。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調動了起來,而且通過最后的評選,有的從贊賞中體會到了快樂,有的在表演節目中得到了心情放松,這樣的體育課就是趣味十足、活力四射的。
2.組織體育訓練小組,引導學生互動合作
新課程改革中強調合作學習,從初中生的成長環境來看,其個人主義傾向濃厚,對于合作的認識不足,在體育鍛煉中我行我素,尤其是在一些團隊運動中,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明顯,與其他隊員之間的溝通不暢,激化了矛盾,也影響了整體的訓練效果。基于此,在初中體育的興趣教學中,教師應滲透合作學習理念,將學生劃分為合作訓練小組,利用互動合作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2]。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并非機械的分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建立興趣小組,如籃球小組、足球小組、乒乓球小組、健美操小組、毽子小組等,讓志同道合的學生能夠聚集在一起,相互討論、相互幫助,共同鞏固興趣、完善體育訓練過程。在小組合作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為學生提供運動器材,并詳細說明器材的使用,以及訓練的注意事項,確保學生的安全;協調內部矛盾,利用合作任務激發學生的集體責任感,保證公平公正的指導態度,盡量保證學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管理,這樣才能強化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并在合作訓練中互助溝通,調動其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并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3.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設計多元體育項目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個性差異決定了學生對于體育運動項目以及學習方法有著不同的需求,尤其是進入到青春期的初中生,對于展現個性有著執著的追求,其在體育運動中有著展現自我價值的強烈渴望,因此對于體育教學必然會提出更高的要求[3]。在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安排理論與實踐課程,而缺乏對學生個體的分析,使得學生在統一化的體育訓練中失去興趣。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應注重個性化、差異化教學培養,讓學生在多元化的項目選擇中獲得個性化培養。在差異化、個性化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運動項目的設計,如男生、女生青春期發育存在差異,教師可以針對性別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運動項目,以滿足男女生不同運動量的要求,保證訓練成果。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比賽法、游戲法、情境法等都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特征進行選擇與運用,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4.優化教學評價,注重給予更多的激勵
初中體育教師在運用興趣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后,為了確保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要注重教學評價這個環節。在語言評價上不能太過簡單形式化,也盡量少一些負面評價,應該注重給予更多的激勵性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不同身體條件的學生設置差異化的考核標準,學生只要努力參與練習,達到了訓練效果,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不能過于追求高難度技術動作[4]。評價內容應該多元化,既要注重最終的訓練結果,更要結合學習態度、參與興趣等方面,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他們的優點進行贊美和表揚,這樣才能使其始終保持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
結語
總之,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的實踐應用,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體育學習,還能夠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需充分發揮出這一教學方法的優勢,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運動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九柱.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09):125-126.
[2]楊明壹.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04):136.
[3]徐萬文.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分析[J].發現(教育版),2016(12):88.
[4]賀志宏.芻議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策略[J].學周刊,2017(0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