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娟
【關鍵詞】 班主任;德育;示范引領;主題班會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038—01
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下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礎組織,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要場所。筆者在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始終堅持抓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師的示范引領
首先,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把《品德與生活》課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要內容,該課程從做人的最基本要求講起,告訴學生怎樣正確做人,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一年級教材中《我愛爸爸媽媽》一課,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插圖,讓學生知道父母給了你生命,不辭辛苦地把你養(yǎng)大,書中的小孩和你們一樣大小,就知道愛自己的父母,把好吃的東西先讓父母品嘗,把在學校里學會的舞蹈跳給父母看,媽媽生病了,倒水買藥,為父母做自己能做的事,以自己的行動給父母帶來歡樂。后來又通過兒歌《我的好媽媽》再次讓學生懂得要愛爸爸媽媽的道理,通過課堂討論讓學生知道自己怎樣做才算愛爸爸媽媽。同學們個個爭先恐后地發(fā)言,都愿意幫助父母干家務,聽爸媽的話,做一個好孩子。
其次,以無私奉獻贏得學生的愛戴,以對教育事業(yè)的赤誠換來家長的敬佩,以慈母之心對待每一位學生,認真?zhèn)湔n,上好每一節(jié)課,提前制作好所需的課件,課堂上認真講解,耐心輔導,及時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學生的行為,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凡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絕對不做;凡要求學生抵制的,自己率先垂范。
再次,從培養(yǎng)班干部入手,支持班干部的管理,培養(yǎng)學生自治、自理、自力的能力,支持班委會自行開展評比競賽活動。評比內容包括參加升旗儀式的態(tài)度,遵守校紀校規(guī)以及出勤制度的情況,學習是否勤奮刻苦,能否積極參加公益活動以及熱愛班集體,能否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使每個組員認識到自己和全組的榮譽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關心自己所在的小組,增強全體同學的集體榮譽感。
二、協(xié)調教學與德育的關系,擴大德育實施范圍
德育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素養(yǎng)、文明舉止、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德育的重要任務。因此,德育與教學必須協(xié)調一致,將德育滲透到教學之中,讓教學為德育服務,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依主題班會,讓學生入情入境
主題班會是德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師要經常結合學生的不同情況和本年度德育目標和任務,舉行不同形式和內容的班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筆者就以獻愛心為主題組織了一次班會,當講述到兩名小學生的家被地震摧毀,親人在地震中都失去了,一夜間他們成了孤兒時,同學們都流下了眼淚,表示要獻一分愛心,當天下午,全班28個人,有人帶來了衣褲、鞋,有人帶來了書包、文具等,還有一名小男孩,平時總是父母用車接送,那次班會后他大汗淋漓地背著13件有新有舊的衣服來到了教室,他的愛心贏得了全班同學的一片掌聲,場面熱烈又感人,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恰當?shù)陌鄷趯W生德育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正面教育是育人的主渠道,在育人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正面教育,做到入情入理,尊重學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用真摯的感情去引導、教育和感化學生。
四、結合課外活動適時引領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其內容豐富多彩。不同的課外活動可以實現(xiàn)不同的德育目標,如棋類活動培養(yǎng)學生冷靜思考、謹慎行事的能力;球類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個性品質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寫字、繪畫可以陶冶學生的情趣;手工、剪紙可以培養(yǎng)學生既動腦又動手的能力。課外實踐活動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喜好,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馳騁未來的空間。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條件,采取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展現(xiàn)各自的“閃光點”。
五、重視對個體的指導
在德育中,不僅要對學生共性品質加以培養(yǎng)引導,而且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品質,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注意培養(yǎng)他們勇敢頑強、誠實善良、樂于助人、敢于負責的優(yōu)良品質。不僅要讓學生的優(yōu)點發(fā)揚光大,而且要注意把個別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因勢利導,轉化為有益的個性品質。筆者帶五年級學生時,班上有一個學生頭腦靈活,學習勤奮,成績很好,但敏感多疑,我首先肯定這個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指出了過分敏感的危害,這樣的教育才是德育所要求的。
編輯:陳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