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鳳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環境;興
趣;習慣;計劃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
17—0161—01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課外閱讀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也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教師培養和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理解能力的關鍵之處。通過課外閱讀,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經過大量閱讀的積累,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進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下面,筆者就加強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對于學生的閱讀而言,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也尤為重要,通過閱讀氛圍的渲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之中。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這樣學生便可積極、自主地進行課外閱讀。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班級的角落設立一個課外閱讀角,并在此放置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而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課外閱讀書籍放置在課外閱讀角中,以此來實現學生之間閱讀資源的共享,而該課外閱讀角的設立也可以方便小學生互相分享讀書心得。
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自主地去學習知識,而課外閱讀也是如此,教師若想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便要對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進行培養,在此期間教師可以挑選一些學生都比較感興趣的圖書進行指導。以《昆蟲記》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之前,可以先為學生講解一些書中寫到的昆蟲及其特點,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各種生動的昆蟲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出他們對《昆蟲記》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方法多樣:1.榜樣激勵。榜樣能使學生產生看齊的向上心理。平時,教師可以有意地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學家高爾基、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老舍、葉圣陶、冰心等;也可以在班中樹立典型來激勵學生,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只有多讀書,肯讀書,才能有較高的閱讀能力,鼓勵學生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無窮無盡的語言營養、精神食糧。2.賞析片段,激發興趣。教師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聲有色地向學生朗讀,或介紹文章的開頭、結尾,來激發學生對文章閱讀的興趣。3.活動激趣。開展與課外閱讀有關的活動,在有趣、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可開展與課內閱讀有關的收集活動,以課外促課內,相得益彰,體驗收獲的喜悅;還可以定期舉辦各類主題競賽,如故事大王賽、詩王競賽、手抄報賽、成語接龍賽,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引導和培養。閱讀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千篇一律的方法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教師應根據文本的特點,給學生傳授最為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以提高閱讀效果。根據相關資料,筆者認為閱讀“四字訣”是:一“想”二“畫”三“寫”四“讀”。1.想,即想象。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無論讀什么樣的文章,甚至是一個小故事、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讀后讓學生養成閉上眼睛想一想的習慣,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畫,即勾畫和繪畫。就是邊讀邊按要求畫出有關內容,或邊讀邊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加深理解,根據閱讀內容,描繪出表述的物象。如學習古詩借助繪畫,效果更佳。3.寫,即仿寫和摘記。就是照某個精彩片斷或句子仿寫一下,以加深理解;邊讀邊記文中的佳詞佳句,不斷積累素材,以后寫作文才有詞可寫。4.讀,即精讀。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讀文章時要熟讀精思,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和作者同悲同喜同愛同恨,讀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四、制訂合理的課外閱讀計劃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自制能力都十分差,所以教師要根據他們特點,為他們制訂合理的課外閱讀計劃,并由教師和家長進行監督,以便學生能更好地養成閱讀習慣,進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然而如果沒有教師及家長的監督,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之后,小學生很容易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以閱讀《小王子》為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要求,要求他們一周最少閱讀一個章節的內容,同時還要不定期地檢查學生的閱讀筆記,或者讓學生口頭描述閱讀內容,或者讓學生互相交流閱讀心得。教師對閱讀比較良好的學生進行獎勵,這樣學生便可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成就感。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