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孝輝
【摘 要】建筑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發展中呈現出繁榮態勢,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而且也有利于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本文將對建筑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經濟新常態下成本管理對建筑企業發展的意義,并研究經濟新常態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的策略,為管理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成本管理;建筑企業;發展影響
后水電時代的到來,使得水電施工企業發展面臨較大的困境,必須加強發展模式的轉變,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潮流;尤其是在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下,特級水電施工企業更應該積極尋求出路,以促進企業利潤的提高,滿足企業的長遠發展需求。但是,在實際運行當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使企業面臨較大的資金風險。成本管理人員應該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以分析,以便制定針對性成本管理工作方案。
一、經濟新常態下成本管理對建筑企業發展的影響及其問題
首先,成本管理能夠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建筑成本的核算、預測和分析等,是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能夠實現對價格優勢的合理預估,以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滿足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其次,成本管理能夠有效控制建筑產品價格。主要包括了建筑原材料價格、勞動成本和管理成本等等,通過對市場進行分析,能夠確保建筑產品價格的合理性,降低企業的成本投入【1】。最后,成本管理也是衡量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在現代化企業發展中,成本管理的工作質量是決定其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只有加強企業成本控制,才能夠提升資金利用率,根據市場發展變化及時調整產業結構,防止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在進入后水電時代后,企業轉型進入鐵路、城市軌道、房建和市政等建筑市場。但是現階段PPP項目政府負債大,企業攜資金建設已經成為常態。沒有資金就沒有市場,但是大范圍的市場就沒有資金回籠,這種不良循環是導致企業資金面臨風險的主要因素【2】。與此同時,企業未能根據成本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制度與體系,導致工作開展的規范性缺失,也成了限制成本管理工作質量提升的主要原因。
二、經濟新常態下建筑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利用國家政策,加快企業研發
在建筑企業施工當中,應該加強對國家相關稅收政策的分析,以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促進企業利潤的提升。比如可以運用科技創新,實現技術開發費稅前加計扣除的稅收政策,一能加快企業的技術開發與創新,增強企業發展活力,二能實現成本的合理控制。基于此項戰略,本企業在施工中多次與著名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體系,通過聯合研發促進企業競爭實力的增強。產學研合作模式的構建,不僅能夠增強企業的發展活力,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優勢,而且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是一種雙贏的合作模式【3】。如歷時十余年的《水電工程巖體多尺度動態響應機理與變形協同控制技術》在2018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其成果已成功應用于50多個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為水電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的科學支撐和解決方案。它不僅讓企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另一面也大大提高了企業競爭力,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讓一個老牌特級水電施工企業,增添新動力。故此,企業應該加大項目研發的成本支出,雖在短時期內可能會使得企業成本投入增加,但是從長遠來看,技術創新能夠促進企業收益的提升。
(二)加強開拓創新
成本管理是建筑企業管理工作的其中一個環節,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老牌施工企業的開拓創新,走出現有局面,增強其發展活力。首先,在管理理念方面應該加強創新。通過定增回籠資金的方式,提升企業的凈資產,滿足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在現今國家大力減負,特別是營改增后,加強財務方面的管理,尤其是稅收方面的管理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應當以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合理進行稅收籌劃,做到真正降低企業稅負。具體為:1、適時選取合理的存貨計價方法。即存貨的日常核算可以采取先進先出法,期末時再采取后進先出法對其進行調整,以發揮后進先出法可以減少所得稅支出的優勢,財務報告則同時列報這兩種不同存貨計價方法核算的結果(原因是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導致較高的企業所得稅支出)。2、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選取合適的成本支出方向。其一,人工成本支出。上述薪金的方法都是確保成本不變,增加職工收入,提高職工積極性,加強職工創造力,為企業謀求更大的發展。其二,材料機械成本支出。對于技術改造(研發項目)的設備投入,應選取符合稅收優惠的國產設備,并確保投入時間與稅收抵免時效。也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效益。3、細化企業業務,根據稅收政策與企業實際業務,建立不同營業范圍的子公司,已達到降低稅負,提高收益。4、合理的收入確認時間。稅收是一個時效性很強的工作,各項因素的合理選擇,才能確保最佳的稅收效果。故而結合稅收政策,因素的合理確認時間顯得尤為重要,這點需要重視。
最后,還應該增強企業對成本管理的重視程度。在建筑施工的各個環節當中,應該嚴格落實成本管理的相關要求,包括了信息跟蹤、招投標、施工與竣工等。應該對施工技術、人員、工期和質量安全等加以綜合考量,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成本預測,在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三)完善管理制度與體系
在成本管理工作當中,應該以完善的制度和體系作為保障,為成本管理規范性和專業性的提升奠定基礎。在施工當中,應該從人材機的管理出發,對施工材料的采購價格進行控制,并提前做好市場預測。提高物資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使其有準確的市場分析的能力,能夠看得更準,適時采購。尤其是轉型后,在鐵路等模式下,主材變更為自行采購,施工確認方式也大大改變。一方面是材料的風險增加,另一方面也是機會,矛與盾的運用,靠的物資管理人員的優秀能力,應當把握機會,分析市場,結合工程進度,瞅準時機進行物資的采買,一方面可降低風險,另一面方面可利用漲幅,賺取施工時間差中發生的差價,增加企業利潤。
在施工中,物資采購應嚴格按照施工進度和市場走向,盲目采購或是延遲采購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相關人員應該牢記。對大型機械設備進行嚴格檢測,確保其具備良好的性能,防止在施工中出現故障。
(四)提升管理人員素養
成本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是決定管理工作質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經濟新常態下,更應該促進其專業能力的提升,以應對新時期工作的各項挑戰。在信息化時代,還應該重視其信息素養的培養,使其掌握先進的管理設備與技術應用方法,加快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進程,能夠更加科學的實現成本管理,對影響企業資金安全的風險因素進行可視化管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結語
在經濟新常態下,施工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同時也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風險。促進企業成本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能夠實現對資金的合理利用,促進企業利潤的提升,為未來發展注入強大的活力。為此,需要通過加快企業研發、加強開拓創新、完善管理制度與體系和提升管理人員素養等途徑,構建成本管理新模式。
【參考文獻】
[1]朱桂榮.建筑經濟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優化方案[J].居舍,2019(15):145-146.
[2]孫嘉.建筑企業成本管理作用分析[J].黑龍江科學,2019,10(09):120-121.
[3]郭宏芳.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9(1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