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稅收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然而在事業單位的稅收征納工作方面,由于現行的財務會計規范與稅法存在較大差異,使得事業單位的稅收征納工作質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加強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的管理,將財務會計制度與稅法協調一致,對推動我國稅收征納工作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闡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的必要性,列舉說明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與稅法之間的差異,通過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工作的影響,從不同方面介紹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的作用,從基礎做起達到支持國家稅收體系,提出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工作的幾點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稅收征納;影響研究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的稅收征納工作一直是我國稅務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主要因為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規范和稅法存在實質的差異,其差異化嚴重影響了稅收征納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如何規范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加強稅收征納的工作力度,這對進一步規范我國稅收管理和今后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的必要性
目前從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來看,事業單位在多方面有著巨大的變化,目前財會不只是數據管理分析,必須加大對于經營管理的了解程度,完善財務會計制度。首先,財務會計工作在事業單位中,除了滿足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需求外,還需要為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提供服務。由此可見,對事業單位而言,財務會計工作需要嚴格遵循各方面的管理要求,對今后的穩定的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其次,對于財務會計而言,財務人員作為事業單位中不可缺少且重要的成員,其工作質量的好壞對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在會計規范的情況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在極大的程度上保證財務會計工作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再次,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在該過程中,其除了需要順應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外,還需要為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服務。所以,重視財務會計工作,加強財務人員的學習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實現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的必要條件。財務會計工作應嚴格按照國家稅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落實到日常財務工作的每一步中。只有這樣,才能使事業單位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與稅法之間的差異
(1)收支方式的差異。
根據我國稅法規定,事業單位發生稅務活動時,實際確認收支過程應當按照權責發生制為依據,而目前最新發布的財務會計核算中預算會計的原則是收付實現制,這就造成開展與確認會產生業務差異。
(2)費用扣除時的差異。
國家稅務法明確指出,事業單位在財務活動中是采用一定百分比的方式扣除費用的,但是在應稅所得額的法律規定中,一些直接列支的費用是不能扣除的;現階段事業單位新的財務會計核算列支的費用是以事業支出的形式直接全額扣除的。
(3)資產處理的方法差異。
根據我國稅法規定,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攤銷是采用直線攤銷法,直接將無形資產的成本在受益期內進行攤銷,而現階段新的財務會計核算中有兩種情況:一是單位內部進行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將無形資產的成本在實際受益期內進行分時段分攤成本,在實際做賬中通過分期記錄的方式計入 “經營支出”科目;二是單位內部沒有進行實際核算成本的事業單位,進行無形資產處理時,其成本采用一次攤銷的方法計入“事業支出”科目。
三、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的實質影響和發展對策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和稅法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其計算方式、收支確定方式等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涉稅業務。在實際核算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稅法規定進行日常會計規范工作,否則無法獲得按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同時,在計算應納所得稅時工作難度大,容易出錯,有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在計算過程中往往會忽視稅收,沒能在計算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稅收征納的相關標準進行,降低了財務會計控制作業的質量與效率。部分事業單位還存在非應稅收入,應納稅收入實質是財會計算中事業單位收入和免征企業所得稅的收入的差額,在相關計算時必須要將這兩類項目支出費用分開計算,這就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使原本就復雜的計算過程變為更加冗雜枯燥,增加工作難度,造成事業單位征收所得稅與稅法規定相悖。由此可見,這些細化下的差異對事業單位的稅收征納和日常財會管理工作產生了阻礙的作用。事業單位想要保證財務會計工作長效穩定發展,就需要解決這些問題,讓會計制度與稅法發展一同前行,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事業單位稅務會計體制,大力推進將會計信息化融入會計工作中,提高稅收征納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通過以上思考,本人提出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的對策有三點:一是加大財務會計規范,減少與國家稅收法律之間的差異。實現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與稅法相協調一致,順應我國時代發展的需求。例如,我國大部分的事業單位屬于服務性質的非營利性組織,資產處理方法可以大體符合稅法規定,包括無形資攤銷、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等,細細致化的工作條例使得日常稅務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礎,切實有效的幫助了非營利性組織納稅義務的正常履行。二是完善事業單位稅務會計體制。稅務會計工作是依靠完善的稅務體系保障稅收征納工作順利完成的。稅務會計工作中應嚴格按照稅法的條款執行,對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和稅務信息進行科學分析和控制,達到稅收征納工作順利完成的目的。例如:以某事業單位的稅務為例,假設該規定允許所有機構執行財務會計原則的收入和支出,在該過程中,相關人員就可通過核定應稅所得率的方式上繳所得稅。三是征求上級主管部門及兄弟單位同行財務人員的會計工作經驗,對行業規范提出意見和建議,從根本上解決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與現行法律之間的差異,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得以完善,稅收核算結果準確無誤,保證稅收征納工作確實有效地進行。以上是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的影響,僅供參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經濟體制也隨之改變,事業單位作為我國的民眾服務基礎,更應該與時俱進。由于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規范與稅法之間有實質的差異,為了在極大的程度上避免這一問題帶來的不良現象,相關人員需要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加以重視,大力落實對財務會計規范與稅法之間差異的研究討論,并思考實際解決差異的有效改進方法,達到實現財務會計規范與稅法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目的,進而推進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我國稅收管理工作及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偉鋒,郭媛媛.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的影響分析[J].納稅,2018,12(22):75.
[2]朱海榮.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論,2018(19):132-133.
[3]劉興毅.芻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的影響[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6):45-46.
[4]孫濤.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的影響探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0):173-174.
[5]張磊.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的影響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7(06):105-106.
[6]董佳舜,李宏偉.淺析事業單位財務會計規范對稅收征納的影響[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0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