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英 李永強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已經步入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時代,要想適應時代發展的大潮流,企業必須加強信息技術的融合和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隨著2014年國家財政部發布并實施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里面明確提出要大力支持和鼓勵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充分利用專業化的分工和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快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積極推動會計職能從重視核算到重視管理轉變。財務共享中心充分融合了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現代信息技術,這是一種借助信息技術推動財務管理創新的新模式。本文分析了財務共享管理的概念,建立的重要性,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以及共享財務的發展趨勢,希望可以幫助大型、集團企業實現更好的財務管理,最終實現自身的長遠、健康發展。
【關鍵詞】集團企業;財務共享;財務管理;應用
一、企業財務共享管理的概念分析
我們所說的企業財務共享主要指的是: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過程中除開資金計劃、融資、成本管理、管理會計以及財務規劃等業務外,包括其它所有的財務核算、報表編制以及資金收支等業務實施全部共享的企業財務業務共享,實質上就是對企業傳統的財務業務進行共享,如此一來就把企業的財務部門從繁瑣的日常事務中解放出來,有助于促進企業財務部門向真正意義上的業務部門轉變,同時也可以促進其和業務部門的緊密聯系。大型、集團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以信息化的技術作為基礎的,其所構建的財務信息系統,包含了可以統一實施的影像系統、財務系統、審批流轉系統,是依托于網銀付款指令來進行批量的生成和自動的付款,有助于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系統化、自動化和集成化。
二、集團企業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重要性
現階段,集團企業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解決集團企業在規模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財務管控問題
集團企業構建并完善財務共享中心,有助于解決集團企業在規?;l展過程中遇到的財務管控問題,從而為集團企業的規?;l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作為企業管控的傳統手段,財務管控涉及到了企業的采購、生產以及銷售的各個方面,可是企業的支付控制長期以來被當作企業財務管控的底線和基礎,對于那些非生產型的企業而言,其報表、支付以及稅務管理,基本上就是其財務管理的全部內容,基于這樣的情況,集團企業構建并完善財務共享中心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二)有助于提升企業財務核算的規范性和統一性
集團企業積極構建并完善財務共享中心,可以有效提升企業財務核算的規范性和統一性,也有助于企業財務核算制度的落實。隨著集團企業在外的分支機構逐步發展和壯大,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就比較容易出現自成體系的情況,因此集團企業怎樣實現對這些分支機構的牢牢控制,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構建并完善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思路,這是一個有效的、非人為的管理和控制方式。財務共享中心是根據統一的標準和模式對支付加以審核,并進行財務的處理,按照統一的模式對企業的業務進行規范,如此一來集團企業的各個分支機構就如同連鎖經營的分店,根據集團企業統一的模式進行財務上的內部控制與管理,從而有助于企業政策的上傳和下達,其各項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操作和執行起來也更加高效和快速,這也是集團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有助于提升集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集團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是以強大的信息系統作為依托的,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全程無紙化,是企業信息化系統和業務處理方式的高度統一,對提升集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三、集團企業財務共享模式實施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因素分析
盡管財務共享模式有不少的優點,可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也可能潛伏著不少的風險,因此如果集團企業在向財務共享模式轉變的過程中,沒有對這些風險進行很好的規避,就會產生不少的問題,最終阻礙集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所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財務人員轉型和不同財務組織協調過程中的風險
如果是按照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集團企業和它的子公司就可以根據現有的分工、流程和協調機制進行運轉,一旦向財務共享轉變,就需要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重新設計,對企業的權責關系進行重新分配,這對原有的組織慣性和管理方式而言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如果協調和處理不好就會出現諸多的問題,比如:難以對集團和子公司的財務和共享中心財務的一些職責進行清晰、明確的界限劃分,致使它們難以在日常的工作中順利實現交付和對接。
(二)各自不同的業務板塊和子公司業務流程差異所帶來的風險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集團企業的不同業務板塊和不同子公司的業務流程不會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它非常強調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和統一性,需要通過標準化的體系對納入財務共享服務的各個子公司和業務進行規范和統一,這樣一來,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各子公司業務的靈活性和對各自不同發展環境的適應性。
(三)不同信息系統之間的集成所帶來的風險
在傳統財務管理的模式下,對集團企業而言,在原先各自分離的信息系統中都會有自己的一套獨立的數據,包括了非結構化和結構化,因此各個系統和數據之間的交互是比較少的,但是在財務共享中心建成之后,需要各個不同系統的集成,因此在接口端可能會存在不小的困難,從而影響財務共享具體的實施效果。
(四)集團企業共享財務人員同外部單位聯系弱化所帶來的風險
基于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集團企業的各個分公司的財務人員可以比較方便的同客戶、供應商等就存在的問題進行郵件、電話或者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以促進信息的及時、有效解決。但是在財務共享中心建成之后,各個子公司的財務就相應的減少了,他們的財務人員與各個供應商、加盟商以及代理商之間基本上處于完全脫節的狀態,因此難以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傳遞、溝通和交流,從而會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并且由于互動的弱化,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集團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
四、集團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發展趨勢
(一)財務管理流程的自動化和柔性化
現階段,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流程主要是圍繞著規范化和標準化進行的,主要是向客戶共同的剛需服務,在今后將會逐步向靈活性、可擴展性方面發展,將更具有自動化和柔性化的特征。
(二)崗位的碎片化和虛擬化
由于集團企業財務工作的復雜性,要想完全取代人工操作的崗位并不具備太大的實現基礎,而且在短期內也是難以實現的。所以,人工崗位還將存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不過,由于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財務共享中心的集中辦公模式會一步一步的被虛擬公室所取代,這就打破了財務人員辦公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將進一步的促使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崗位向虛擬化和碎片化的方向發展,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財務管理中心的內部管理模式。
(三)運營的外包化
在以后,隨著共享中心崗位的定義和任務變得越來越清晰和明確,加上崗位虛擬化的發展趨勢,就完全可以將共享中心的部分工作整體外包給其他的組織或者個人,但同時這也就意味著集團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組織邊界將會表現出一定的動態化和模糊化的特點,這也就給財務共享中心的風險控制和質量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尹衛軍.淺析財務共享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2018(12):133.
[2]劉偉濱,張嬌.集團企業加強財務共享研究[J].中國商論,2018(2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