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
【摘 要】在新時期的發展中,很多先進技術已融入各個行業的發展中。目前,大家的消費方式以網絡交易活動居多,這種交易方式的應用中交易雙方不需要見面就能夠完成交易,但消費者在實際交易過程中無法接觸商家的產品,不能針對產品的質量做出相應的評價。基于此,文章闡述了網絡交易安全的相關內容,分析了網絡交易安全中存在的問題,研究了網絡交易安全與民商法保護的相關性。
【關鍵詞】網絡交易安全;民商法保護;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已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的發展中,且互聯網教育產業增長速度在不斷提升。從法律本質的角度來看,法律的滯后性比較嚴重,且網絡交易等新興產物也呈現出滯后性特點,民商法的推行有利于確保網絡交易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除此之外,在網絡交易活動中,相關部門需要將傳統的民商法交易結構和新型的網絡交易制度融合起來,有利于互聯網交易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網絡交易安全概述
網絡交易和傳統交易存在很大的差異,網絡交易形式不需要交易雙方直接見面,在互聯網交易平臺上完成交易活動。網絡交易的第三方認證、網上銀行是交易過程中的橋梁,在第三方認證后能夠確保交易的真實性和公平性。通過了解網絡交易流程發現,網絡交易安全包括兩方面內容,分別是賬戶安全、支付安全。在賬號被盜的情況下,客戶交易無法順利開展,賬號內的資金會被相關人員盜用,這就需要網絡交易者注重賬號安全問題。例如,在設置淘寶網賬號密碼的過程中,交易者盡量使用中英文、數字、標點符號組合的形式,確保密碼的安全性,還可以進行多種組合,且支付安全需要設置雙重保護,淘寶網中的支付寶設置了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只有支付密碼才能夠實現網絡交易中的資金支付,而網上銀行設有登陸密碼和電子口令、戶主手機動態口令中的臨時驗證碼,這樣就完成了網絡交易支付。除此之外,網絡交易和交易動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法律本質是交易的合法性、確定性和連續性,民商法中的交易分為動態安全交易和靜態安全交易。其中,動態安全交易指的是受法律保護的交易過程,而靜態安全交易指的是交易主體享受的法律保護、且不被他人任意剝奪的權利。
二、網絡交易安全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時期的發展中,網絡交易活動的安全性比較差,且存在很多問題:第一,限制消費者的知情權。網絡交易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交易雙方的選擇空間比較大,但在商品交易過程中,消費者只能通過圖片了解交易的物品,這就使得商品的真實性較差,且網絡交易安全性也比較差;第二,交易方式的多樣性。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和開放性比較強,商品信息、客戶瀏覽量往往處于可見狀態,人民群眾也明確交易方式,這就為不法分子帶來了很多可乘之機,會對交易帶來破壞,且交易雙方出現錢財被盜問題。
三、民商法在網絡交易安全保護中應用的作用
(一)民商法對網路交易行為的規范作用
在新時期的發展中,人民群眾的消費方式主要是網絡消費,為了確保網絡交易環境的安全性,維護消費者和商家的合法權益,法律部門需要針對網絡交易中的問題,采取合理的優化措施,這就使得民商法發揮出了自身的法律效力。一般而言,網絡交易行為的虛擬性比較強,但網絡系統中準確地記錄了實體物品、交易金額等信息。民商法對交易行為進行了有效規定,交易雙方需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交易活動的真實性進行判斷,保護交易雙方權利的合法性。在應用民商法的網絡交易法律制度監管這一行為的過程中,會暴露撤離和銷毀證據的行為,對銷售行為進行法律處罰。
(二)明確網絡交易雙方的法律地位與責任
在新時期的發展中,網絡交易屬于常見的消費行為,有利于人民群眾轉變傳統的消費觀念。為了確保網絡交易的安全性,政府部門需要嚴格規定交易雙方的法律地位、權責關系等內容。民商法是維護和監督交易活動的基本法律法規,網絡交易安全保護需要明確交易雙方的法律地位和責任,確保網絡交易活動的規范性。
(三)民商法對網絡交易的發展規定具有調整作用
網絡交易行為具有虛擬性、特殊性特點,且網絡交易在持續發展和變化,其發展速度比較快,屬于新鮮事物,這就使得網絡交易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影響了網絡交易的安全性,而民商法在網絡交易安全中的應用,確保了網絡交易的規范性,有效地調整并分析了交易中的相關規定及其交易行為。例如,民商法中的《電子簽名商務法》《電子交易法令》等法律法規,有效地修改并調整了網絡交易過程中的不良行為,為網絡交易活動的安全性提供了法律支持,保護了網絡交易行為。
四、我國網絡交易安全與民商法保護相關性研究
(一)通過公示明確雙方的責任與權限
民商法針對網絡經營者登記注冊信息進行了規定,其主要信息內容有商品名稱、數量、規格、質量合格書等信息,為消費者對商品信息的知情權提供了保障,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除此之外,為了確保網絡交易雙方的責任和權限,政府部門需要披露商品信息,并準確地記錄消費者的信息,確保網絡交易管理的安全性,充分發揮出網絡機構的公示作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出了民商法對網絡交易安全的保護作用。
(二)民商法在網絡交易中的責任制和強制性
在現代化社會的網絡交易過程中,大家越來越重視消費者安全問題,這也是民商法、現代網絡交易制度關注的重要內容。網絡的虛擬性比較強,而網絡交易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就使得消費者無法明確商品實際情況,還有一些網絡經營人員只注重自身的經濟效益,往往會發布一系列與商品實際情況不符的信息,引發了很多消費者被騙的問題。為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民商法部門需要從法律角度,制定商品交易先行賠付制度,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在制定網絡交易先行賠付制度的基礎上,建立民商法對網絡交易的責任制,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供了保障。
(三)網絡消費者隱私安全保護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網絡交易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消費者隱私問題逐漸發展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在網絡交易過程中,網絡經營人員會在COOKIE技術的基礎上,記錄消費者的基本信息,并將其整合成相關數據,用于網絡經營者的二次銷售。現階段,在網絡購物者購買一次商品后,消費者未開通該APP中的訂閱信息,但會向消費者發送很多商品信息,希望消費者能夠二次購買。例如,我國“COOKIE第一案”中,南京市朱女士狀告百度公司,認為其推送信息侵犯了她的隱私權。因此,互聯網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的隱私權保護存在問題。而民商法在完善的過程中,對消費者的隱私加強了保護,明確了交易雙方的權利義務,為交易活動開展的安全性提供了法律保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發展中,人民群眾的消費方式主要是網絡交易消費,這就對網絡交易消費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維護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我國法律部門完善了民商法中的相關內容,有效地保護了交易活動的安全性,還針對網絡交易的特點和發展情況進行了完善和優化,為消費者建立了健康的消費環境。
【參考文獻】
[1]楊茹.試分析網絡交易安全與民商法保護的相關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12):116-117.
[2]劉宇.對網絡交易安全與民商法保護的相關性探討[J].法制博覽,2017(29):166-167.
[3]高曉曦.網絡交易安全與民商法保護的相關性探討[J].中國市場,2017(16):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