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貞
【摘 要】青少年體質與健康調研的結果表明,培養(yǎng)青少年體育參與意識與積極性、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任重而道遠。本文圍繞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目標,以學校體育為核心和源點,探索新媒體時代家校結合下的培育與引導方式和全社會的引領意識與責任擔當。
【關鍵詞】青少年體質健康;新媒體;家校結合;社會責任
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的頒布將全民健身計劃提升到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層面[1]。青少年作為祖國建設的中堅力量和未來希望,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和勇為擔當。《綱要》中明確提出青少年體質健康干預計劃,校園體育是最為直接和最為有效的實現途徑,同時也離不開全社會的廣泛協(xié)作與積極參與。
1.青少年體質健康現實境遇
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表明,與2010年相比,盡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總體有所改善,但也存在著大學生身體素質繼續(xù)呈現下降趨勢、各學段學生視力不良率繼續(xù)攀升并呈低齡化傾向、各年齡段學生肥胖檢出率持續(xù)上升等主要問題[2]。2018年7月25日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心發(fā)布的《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報告》表明,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心肺功能、速度素質達標率較高,但仍然存在“學生肥胖比例較高、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學生睡眠時間總體不足”的問題[3]。即使現有的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計給予了體育課充分的課堂時間,但是真正發(fā)揮的課堂效果和促進水平由于文化課的壓力和課程內容趣味性不足的因素遠未施展窮盡。因此,青少年體質健康的促進未有顯著效果。
2.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全社會責任
2.1校園體育的責任
校園體育媒介責任就是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媒介責任,即媒介化社會一切傳播活動(包括傳統(tǒng)媒介傳播活動和新媒介傳播活動)作用于青少年體質健康影響因素過程中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4]。近年來校園體育有了陽光體育活動的嘗試和興趣選修課的試驗,但是青少年體質健康效果改善狀況卻背道而馳。校園體育對青少年體育參與熱情的鼓舞和體質增強的作用發(fā)揮,需要在家校結合的良好氛圍之中取得實效性的進展。
在課程內容設計上,要根據青少年所處的年齡階段和身體水平制定適宜參與的體育活動形式。學校體育課堂內容不應千篇一律地局限于傳授一項專業(yè)體育運動的技術要點和進行實戰(zhàn)操練,而是首先培養(yǎng)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性和四肢控制能力。在課程核心上,要把傳遞團結、協(xié)作、勇敢、堅持、感恩的價值觀作為第一要義貫穿其中。無論是簡簡單單的疊羅漢還是花樣百出的跳繩運動,只要能從趣味性的設計和反復的協(xié)作配合中獲得運動的快樂、感受到傳達的真諦,就對青少年的體質與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好的意義。此外,校園體育的目標從來不是攀登運動技術高峰,而是在簡單接觸中培養(yǎng)對體育和運動項目的熱愛,是基礎性和奠基性的作用。因此,校園體育參與的目標是實現體育參與的人群范圍和內容范圍的擴大化,使每一個處在校園環(huán)境的學生個體都能獲得平等的參與權利,而不是在技戰(zhàn)術水平的高標準限制下望而生畏、被排斥在課堂之外。
2.2家庭教育的責任
在一再呼吁的課業(yè)減負和作業(yè)時間縮減的共同推動下,青少年似乎有了更多的課余活動時間。但是,升學壓力下的課外補習仍然占去大部分時間,而受互聯(lián)網時代帶來的休閑娛樂大眾化的影響,手機、電腦、電子游戲又分去了幾乎所有的剩余賦閑時間。在青少年的自覺與自律水平下,如果家庭缺失良好方向的引導和以身作則的示范與榜樣,難免對體質健康水平提高和近視率下降有反向抑制的作用。
同時,家長的體育參與興趣與習慣往往對子女有極大的影響。以如火如荼的校園足球為例,足球球迷相對集中于已經參加工作的中青年男性,他們往往擁有更穩(wěn)定的工作和經濟來源,消費能力也相對更強。從年齡段的劃分來看,足球球迷群體中有部分組建了家庭并孕育了子女。從性別和家庭角色分工上看,父親往往對子女的體育運動參與有更大的話語權,以體育為喜好并且體育參與頻次和項目廣泛的父母往往能更好地影響到子女的體育興趣培養(yǎng)并且在體育運動的選擇和體育技能的指導上有更好的天然稟賦。在潛移默化的家庭影響之中,學業(yè)至上的教育指向得到稀釋,體育鍛煉得到重視。加上成人繁重工作壓力帶來的身體健康水平下降的預警以及學生學習壓力下的作息不規(guī)律和心理憂思,使得家庭對于身體健康狀況改善的需求滋生并更加迫切。因此,要維持住家庭的體育運動需求并將其轉化為積極的體育運動參與。
2.3社會傳播的責任
經濟發(fā)展引起了三次產業(yè)比重調整和文化產業(yè)的興起與火熱,一系列音樂、影視、綜藝、游戲直播、電子競技等等編織成的娛樂產業(yè)體系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微信、微博、視頻軟件等在線端口的打造更是為廣泛覆蓋的用戶體育收視打通了更為便捷的信息獲取端口和隨時觀看的渠道。青少年人群已經是手機用戶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媒體流量的繁衍之下和娛樂圈生命周期的堆疊換代之中,體育粉絲經濟也開始成為體育消費與娛樂消費的主流之一。偶像效應持續(xù)發(fā)酵,并且改變方方面面。受益于新型網絡技術,手機端、平板端、電腦端成為繼電視以后更為便捷的選擇。傳統(tǒng)的幾大熱門衛(wèi)視互聯(lián)網搜索上線以及在線視頻網站的獨立自制更加吸引青少年群體的收看。
因此,在如此廣域、迅捷、高速的社會傳播之中,要摒棄有悖于社會正向價值觀的錯誤觀念和思想,要積極弘揚社會主流價值和健康正能量。這不僅需要學校、家庭的教育和學生個人的自律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需要全社會勇?lián)熑危挂谎砸恍薪浀闷饳z驗、符合規(guī)范,共同熔鑄成社會的價值引領與精神取向。
3.新媒體時代體育教育的發(fā)展契機
“互聯(lián)網+教育”是“互聯(lián)網+”背景下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即智慧教育。互聯(lián)網的高效、快捷、方便傳播的特點在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學習工具、學習方式、學習資源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媒體通過各方面的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新媒體使教學資源實現跨平臺的適配、完成交互操作并實現內容的趣味性設計。因此體育教學資源的內容和形式有了更多的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的范圍得以擴大、體育參與的場所、時間和投入等的限制得到改善。通過網絡視頻、H5游戲、電子書、自媒體宣傳等營造的社會效益,讓廣大青少年了解體育運動、參與體育運動、熱愛體育運動。
【參考文獻】
[1]馮漢哲,張振東.《“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對中學學校體育改革的啟示[J].青少年體育,2018(10):35-36.
[2]國家體育總局. 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EB/OL] [2018-09-20].
[3]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報告[R].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心,2018.
[4]張業(yè)安.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媒介責任:概念、目標及機制[J].體育科學,2018,38(06):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