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亮
【摘 要】高中化學中學習到的很多知識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化學課堂中,將生活與教學聯系在一起是十分有必要的。既可以將知識點記得更加牢固,還可以將知識應用到具體生活中,從而促進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習熱情,從而更加高效的學習和理解高中化學知識。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施途徑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生活中處處充滿了化學,高中化學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情景的創設顯得尤為重要。將化學知識融入到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中,讓他們覺得化學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的,而是出現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等待著我們的發現和探究。
一、從生活現象導入新課
在一節新課程的學習當中,課程的導入是非常重要的。準確的導入語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對于所學習的課程更感興趣,吸引學生眼球,還有助于學生會對于課程的理解和認識,增加對新知識的好奇,從而提升課堂效率與學習效率。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導入新課時一般都是由知識點引發新的知識點,或者只是簡單的說一下這節課的主要內容。這樣的導課方式,不足以吸引學生的眼球,因此無法起到一個很好的效果。對于高中生而言,已經有了充分的生活經驗,因此從生活中的現象來引起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結合了實際情況,更有助于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例如,在氯氣的性質這節課的教學當中,可以設計這樣的導入語:眾所周知,養魚的水不能直接用自來水,否則會使魚兒死亡,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中的哪種物質對魚產生了傷害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養魚呢?這樣的導入語可以讓學生記住,自來水是用氯氣進行殺毒消菌的,主要應用的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這樣的適當的問題,循序漸進,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對氯氣的性質有更深的記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用生活經驗豐富化學概念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因為部分化學概念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因此需要教師在講述相關概念的時候用適當的類比舉例的方式進行講解,難懂的、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化。在類比的時候,可以用教師的一些生活中的經驗來豐富化學概念,從而構造生活化的化學課堂,讓學生對于概念更加理解的同時對于化學學習也產生更大的興趣。化學與生活相結合,這應該是現在的化學課堂上的主要授課方式,也是學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方式。因此需要教師收集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在講課的時候,才會更加吸引學生,引人入勝。
比如說,氧化的概念很難以理解,沒有一個確定的模型來進行描述。因此,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類比生活中應用到的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漂白劑,但使用過后的一段時間,衣服會出現變白的情況。基于這個生活現象,讓學生思考衣服變黃的原因是什么,并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后由教師給出合理的解釋:用84消毒液時,如果水不好,含有過多的亞鐵離子,就會使得漂白時,漂白液中的物質與亞鐵離子發生反應,被氧化成三價鐵離子,從而導致衣物變黃。通過這樣的例子,學生會對于氧化現象有一個更加具體的認識,也會因此聯想到更多生活中的氧化現象,從而讓這個抽象的化學概念變得具體化,常常出現在生活當中。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化學知識涉及到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很多方面當中,將課堂上的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是學習化學的最終目的。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這方面的能力還比較欠缺,無法將知識和實際生活很好的結合起來,因此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在講述相關知識的時候,盡可能的提到在生活中的應用,或者可以留下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這一知識在生活中有哪些具體應用,這樣不僅可以對知識點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可以有所鍛煉,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比如說,教師在教授乙醇的化學性質的時候,就可以從人們生活中喝酒的這一現象開始講。人喝酒后,乙醇會在人體內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從而引發到交警測酒駕時的儀器應用了何種化學知識,最后在講一些解酒的方法。通過這些例子,學生對于乙醇的化學性質會有更深的記憶力,而且也可以將其很好的應用到生活中,實現了生活與教學的結合,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有一定的提升。
四、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化學問題
化學習題是高中學生的一個難點,但是,適當的化學題可以有效地使學生對于知識點更加理解,并且對于化學知識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和擴展。因此,習題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師在習題的設計中,可以適當的將習題回歸到日常的生活當中,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做題的枯燥無味的現象,提高對化學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說,做有關沉淀方面的習題時,教師可以根據水壺中的水垢開始,設計一定的習題。比如說:水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去除水壺中的水垢?等等類似習題。這樣會讓學生在做題時聯想到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并且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在鞏固知識點的同時,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具有創造性,能力得到了鍛煉,也提高了化學知識。
五、利用生活資源開展化學課外活動
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它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時,豐富的課外活動也會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因此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善于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去進行一定的實驗,讓學生去觀察,并鼓勵學生去動手實際操作,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化學的神奇的有趣之處,激發學習化學的學習熱情。同時,適當的課外活動,對于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等都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為祖國培養更多全能型人才。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化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一門學科,生活中離不開化學,處處都體現著化學知識,只有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很好的聯系起來,才能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化學,意識到化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對化學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促使學生學習化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范志敏.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J].中國高新區,2018,08:90.
[2]董大維,李金紅.試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112.
[3]王淑芹.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185.
[4]胡傳根.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107+120.
[5]戴波.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