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蓉 陳婷 任娟
【摘 要】中職學生在校只有兩三年的時間,而這兩三年正處于心理素質建設、人格塑造、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這一情況,作為中職班主任任務艱巨責任重大,通過學習,結合我對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經驗,談談如何以尊重和愛的名義教育中職學生。
【關鍵詞】尊重;愛;中職學生;班主任
古往今來,“教書先育人”被大家認可。基礎教育用九年的時間去培養塑造學生,完善他們的人格,但是職業教育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如何在短暫的兩三年時間內提高學子們的綜合素質是職業院校所重視的課題。職業院校不僅有傳授專業技能的重擔,更有育人的責任。
作為一名職教老師,如何利用短暫的時間達到“育人”的目的呢?
一、中職學生的基本狀況
中職的學生大多數是中學教育時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存在著明顯的“不愛學習,熱衷邊緣化事物”的特性。而且他們中絕大部分是未成年人,處于逆反心理強,心理素質建設、人格塑造、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學期初,我班學生需要復印學習資料,一名學生小蘇主動說他知道一個復印店收費比較低,同學們都同意由他來替大家復印,并把復印的錢全都交給了他。當時我還再三強調,周一下午老師上課就要用,一定按時發給大家。小蘇也保證能完成任務。但是到了周一下午上課的時候,同學們卻沒有拿到資料。小蘇解釋說本打算周末去復印,但是周五的時候有同學回家的路費不夠了,他就把收大家復印資料的錢借給了那位同學。小蘇覺得等周一早上同學把錢還了中午再去復印也來得及。誰知這位借錢的同學也把這件事給忘了。
作為班主任,對這件事我非常的生氣,甚至有些不能理解,小蘇收的是全班同學復印學習資料的錢,是公款,隨意挪用不說,還不能立即補上。耽誤了全班同學的學習進度。在小蘇和借錢同學的眼中卻不然,因為他們的游戲世界,一切都可以重來。
他們太缺乏責任心,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和能力。
在一次主題班會上,主持人讓大家回憶一下開學以來發生在你周邊的讓你感動的人或者事。這本是一次能夠引起同學們沉思和共識的話題,但效果卻不盡人意。只見同學們聽完以后一下活躍起來,開始和周圍的人熱烈的討論、分享。完全忽略了紀律,忽略了當時站到講臺上準備和大家分享的同學。他們只是迫切的想說,而不懂得尊重和傾聽。
近兩年的中職學生大部分為零零后,他們生長的環境相對優越,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在電子產品的影響下生活,室外活動減少少了,手機電玩時間多了,甚至同學們之間的游戲和話題也多為網絡和電子游戲。
許多學生反映,他們回到家中與家人的交流也很少,就算是坐在一起吃飯,也都是各玩各的手機。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的孩子,缺乏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多以自己為中心,缺乏責任心和耐心。
二、用愛凈化學生的心靈
我們的中職生在以學習成績為主的義務教育階段,被貼予了“缺乏學習自覺性、不守紀律、奇裝異服、失敗者”等等的標簽,通常是班主任不疼任課老師不愛的對象。導致他們在剛進入中職學校時,依然對老師有一些抵觸、防御心理。這種心理甚至表現在給老師留家長電話時,編造家長電話,不愿意老師與家長聯系。部分學生在班里躲著老師,不愿意主動和老師說話。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老師該怎么辦呢?高爾基說:“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p>
一次體育課時間,我到教室去檢查學生是否鎖門,不料卻發現了一個逃課在教室睡覺的學生小超。小超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對班級同學表面上漠不關心,卻喜歡犯些小錯誤引起老師和同學的關注。看到他又曠課,我有些生氣的走到他身邊,剛想訓斥他時,發現他的胳膊上有一道長長的傷疤,我便將他輕輕推醒,問他,怎么這么不小心,還疼不疼。小超一下褪去了平時的戒備與抵觸,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沒事快好了。看到小超此時的神情,我決定暫時不提曠課的事,跟他聊起了童年趣事。小超在周記中說,那是他和老師聊的最開心的一次。
簡單的發自內心的一句關心,便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才是最為正確直接的教育,我很慶幸沒有直接訓斥職責小超。
尤其我們的中職生,他們中絕大部分是未成年人,處于心理素質建設、人格塑造、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而此時,他們遠離父母,離自己最近的就是老師和同學。
三、以尊重塑造學生責任心
學生責任心得缺乏,往往是因為諸事有人代勞,不用自己去選擇或者說沒有得到過選擇決定的權利。培養學生責任心,我首先從班委抓起。
剛入校的學生對擔任班干部大都熱情積極,一呼百應。但是對班委的職責卻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于是我在班里開展了一次“我們的約定”主題班會。
此次主題班會主要有兩個內容,第一,班委簽訂書面職責書,明確各班委的具體職責。第二,全班同學對班規表態。同學們在班級后面的搶上貼上了一顆樹,所有同學用手掌沾上顏料在大樹上印上指紋。
這就是“我們的約定”。用這樣一種儀式告訴所有的同學們,我們自己制定的規則,就要去遵守。老師尊重你們自己制定的班規,同樣你們也要尊重自己!
課間我在教室跟學生聊天,一個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學生跟我說,老師,我覺得我選錯專業了,我應該去學電子競技,我要當專業的競技高手!周圍的學生聽力開始嘲笑挖苦他,有的說他技術不行,有的說他在做夢。而我選擇尊重他的夢想,我說,你知道電子競技的選手每天要工作多長時間嗎?他們在練習階段,每天要工作14個小時以上,并且要組隊練習,你可以再假期試試,我支持你!孩子的夢想是美好的,不要用慣用的思維去打擊他們,而是尊重他,告訴他會遇到怎樣的困難,讓他自己去選擇!
尊重學生,同時也讓他們尊重自己!
教師和教書匠的區別,并不在于教學內容知識的難易、多寡,幼兒園里有大師,大學講堂里有“匠氣”,這并不罕見。教書匠僅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教師不僅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教會他們怎樣認識自己及怎樣對待自己的人生。教書育人不僅是師者的責任,更是一所品牌職業院校的社會責任與魅力。
正所謂你教室里的某一個孩子,都是某些人的整個世界。所以請所有班主任用尊重和愛的名義管理教育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