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剛
【摘 要】隨著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程度的深入,利用信息化手段作為高職汽車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補充,提高專業教學質量,提升專業教學效果,促進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推動汽車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關鍵詞】高職汽車專業;信息化教學;應用研究
一、前言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有關要求,為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項目建設全面轉入實施階段,目前,高職汽車專業的數字化資源建設開發碩果累累,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數字教學與生產實踐環節教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教學手段,實質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進程。
二、高職汽車專業實施信息化教學必要性
1.科技進步使信息化教學應用成為必然
在國家大力提倡“互聯網+”的背景下,5G網絡的誕生,使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技術在高職汽車專業教學領域中應用與普及。以信息化教學融入傳統課堂教學,促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方式出現了嶄新的形式。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使溝通更加方便,學生與課堂的聯系更密切,抽象的概念可以更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信息化教學在高職汽車專業實踐教學中應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高速發展墊定基礎。
2.從教育學角度分析,信息化教學的應用符合高職實踐教學特點
現代教學思想如素質教育觀、終身教育觀、四大支柱的教育觀、創新教育觀,這些教育思想和觀念反映了當前教育所倡導的主流思想。職業教育正從傳統的教學方式向高科技數字化教學方式轉變,以數字終端替代或協助教師執行教學任務,展示教師的教學行為,形成有序的教學信息,建立以學生為本的課程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
3.從學生學習和知識獲取途徑上分析,信息化教學符合高職學情
隨著國內各高職院校的教育信息化推進,智能教室、智能實訓室建設質量和水平均有較大提高,學生對網絡新技術的探索為他們帶來了許多全新的體驗。學生從網絡獲取學生資源的能力不斷加強,網絡新技術正在滲透學生的生活,并影響著他們的信息獲取和加工的方式,從而影響到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價值取向,影響到教學質量[1]。
三、信息化教學在高職汽車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以突出教學、訓練特征的理想的現場教學環境為目標的,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所具有職業體驗、虛擬仿真、多群體多終端功能,豐富實踐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以數字資源的合理使用,作為理論教學與實操教學銜接的過渡手段,實現理論知識與技術技能培養初步轉化,以達到提高知識傳輸效率,降低教學成本目的。
1.信息化資源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形式
汽車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信息化資源可以再現具有高危險、高成本、抽象化教學項目(如制動系統、安全氣囊、汽車電氣等)進行情境再現;可以針對某一特定教學學期進行情境導入;針對汽車總成部件的拆卸裝配工藝進行流程化訓練;對經典故障進行診斷和關鍵技術數據的檢索等等,利用信息化手段將數字資源融合到實踐技能訓練之中,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2.信息化資源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手段
信息化資源的應用促進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的有效銜接,豐富了教學手段,改進了教學模式,學生在校園內通過校園網絡上的計算機、手機、掌上電腦均可自主、自由學習與測試,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機會。緩解學校汽車專業實驗室的教學壓力,創新“一體化的理論與實訓緊密結合”教學模式。
3.信息化資源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要突出職業能力訓練
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以實際工作中典型工作任務作為教學目標,增加與人才培養崗位能力對應且普適性強工作任務,把適合用信息化手段表現的照知識點和技能點加以篩選組合,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以虛擬情境為引導,以技術技能訓練為核心,從實際入手,注重理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運用,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課學習興趣。
4.信息化資源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符合安全綠色環保理念
傳統汽車專業實踐教學中,實訓設備、工具和耗材在使用過程中一定會造成損耗,甚至錯誤操作導致安全事故或經濟損失。信息化資源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解決實訓設備損壞、材料消耗大的難題,降低實訓教學成本,實現了綠色教學。
四、結束語
為汽車服務業培養不同層次的汽車維修人才,強化信息化資源在高職汽車專業實踐教育環節的應用,實現模擬、仿真、實作、崗位訓練為一體的、“點、面、虛、實”相結合的體系化技能教學情境,全面推動“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改革和創新。但突出學生的技術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依然是高職汽車行業學生培養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孫連偉.信息化汽車服務類專業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標準的探索 [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6 .
[2]孫連偉.建設汽車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項目對職業教育教學效果、教學效益的預測分析[J] 經營管理者2015.